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三自性与三无自性性
郑振煌教授*
三自性 《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云:「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 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此「相」作「性」解。 唯识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心识的任何见分、相分皆是依他起,「他」是指「因缘」。 即依「四缘」:亲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而生起,亲因缘是第八识的种子。一切外境的现起, 对有情众生来说是依识变,是由于我们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异熟变,变出了外物的「似相分」, 这是依他起性。众生不了解这道理,就遍计所执,执着生、住、异、灭都是实有,心情就随之而起伏。
依他起性的本身就是圆成实性,依他起性是有为法,圆成实性是无为法。依他起只是就相用来讲, 但是就体来讲是圆成实。种种心念依「种子起现行」时,若能不遍计执,当体就是真如心的圆成实性。
心识就世俗谛而言有三自性,但就胜义谛而言是三无自性性。
三无自性性⋯⋯ 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所以三自性的理体就是三无自性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
依他起性:一切诸法的生住异灭是依他而生住异灭,所以是「生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也包括: 住无自性性、异无自性性、灭无自性性。一切诸法的生住异灭皆没有自性, 因为一切诸法的生住异灭,皆依于其他条件而有。
遍计所执性:众生由于无明,所以妄执一切法相的生住异灭为实有, 若能悟解无为法、真如法,就能够证悟「相无自性性」。
圆成实性:世尊慈悲方便,为着说明心识清净以后的境界,假名施设有「圆成实性」。 解脱者不执着一切,所以能成就一切,任运自在,随顺众生需要而示现「应化身」或「他受用报身」, 这叫作圆成实性或「真如」,这是世俗谛的假名安立。但如果执着真有「圆成实性」, 就不是毕竟空,从胜义谛来说,它是「无自性性」。
为什么能够证得无为法?《百法明门论》最后一句话说:「言无我者, 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呼应第一句话所说的:「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一切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即「五位百法」,又可简化为补特伽罗(众生本身)和法(众生之外的万事万物)。
《百法明门论》主要阐明两个要旨:(一)百法名数,(二)二无我--补特伽罗(人)无我、法无我。 佛法以证得寂静涅槃为最后目标,欲证得寂静涅槃,必须先证「二无我」 (我空、法空)、破二执(我执、法执)、断二障(烦恼障、所知障)。
有为所显示出来的是无为,亦即一切诸法的法性就是六种无为,这六种无为当然是由我们的心去领会的, 由识所变,识一旦清净后就生起六种无为。
换言之,心会感受到六种无为法,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本性空寂, 一切法分析到最后就是二种无我。因为体会了二种无我,才能够证得六种无为。
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 「补特伽罗」梵语Pudgala是「数取趣」、「有情」之意。因攀缘执着五趣,轮回生死, 一世一世都会出生在不同的三界六道中。数取趣的自性是无我,如果戒定慧修行圆满, 就可了知数取趣无我(人无我)。数取趣这些有情众生,可以用五蕴--色、受、想、行、 识蕴来分析它。简单来讲,用身、心来分析它,身是由不同的器官、不同的细胞等等所组成。 你若去分析它,根本找不到一个「我」,「我」梵语atman,原意为呼吸,泛指恒常不变的主体: 具「常、一、主、宰」四义。我执就是执着此五蕴为实我。
同样的,心也可以分析成心王、心所,心所是由心王所产生。八种心王是由第八识的种子习气所生, 而这些种子习气是怎么来的?是在真如性海之中一念无明,自以为有所知、有所见、有任何的分别。 分别心一起来就是无明,「依无明生三细」,三细相就是阿赖耶识的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 所以阿赖耶识不是真实有的,阿赖耶识也是空性的。
「依境界长六粗」,六粗相就是第七识的智相和相续相、第六识的执取相、计名字相和起业相、 前五识的业系苦相。因此,前七识也是依他起,并非真实有。 总之,全部八识都是依他起,并非真实有。
自性本空,空亦空,一切诸法皆空。一切诸法皆是空性,不是说一切诸法不存在。一切诸法是存在的, 只不过它们是生住异灭存在,自己不能作主,而是依于其他因素而有生住异灭,五蕴皆空, 因此证得我空叫作「人无我」(补特伽罗无我)。
法执就是执着五蕴法为实法,证得法空叫作「法无我」。色无我,受无我、想无我、行无我、识无我。 总之,就是物质、心皆是无我、空性,皆非「常一主宰」的性质,而是观待其他因缘而有生住异灭。
生住异灭如果是无我,就远离生住异灭四种相的执着。远离这四相也就是无为, 所以六无为是依于「人无我、法无我」而证得。无为是唯证乃知的境界,证得真如无为是最究竟的真实解脱, 也是诸法的实相。
Q:真如无为与虚空无为有何差别?
A:真如无为是指一位成佛的圣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也就是成佛所证的绝待真理。 绝待真理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不可思议,不可言诠,唯证乃知。「真如」 一名只是假名安立;说七种真如、六种无为更只是一种方便施设,藉着语言文字勉强诠释其相状而已。
为什么说「成佛」的境界,其最高的智慧是「不空不有」,又非「亦空亦有」,「离四句、绝百非」, 什么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呢? 只好用方便譬喻,用虚空来作譬喻,因为虚空可容受诸法。「真如无为」, 真如法性好像虚空,离开一切色法、心法等诸障碍,法性历久常住不变;相似虚空无碍。 但是虚空无为还是不能把大乘真如无为的境界完全讲出来,因为讲虚空无为的时候,这个虚空是被动的, 是一个静止状态,没有积极的动态,而真如无为不是如此,真如无为是有动力的。
我们用虚空无为来譬喻真如无为,但虚空无为还是不能完全表达真如无为的法性、实相境界。 虚空只是「所依」,一切万法不是虚空所生,一切万法依于虚空而生。虚空无为是无作为的, 但大乘佛法的真如无为,并不是无作为的,而是一种动态的。是怎样的动态呢? 我们以体、相、用三方面来谈。 它的体是毕竟空,就是完全空,连空亦复空。它的相是光明庄严;它的用是大慈大悲,利济群萌。 如来藏时可分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三种;而虚空无为只能譬喻到空如来藏而已。 但是大乘的真如无为,还含摄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两种。不空如来藏,以慈悲为动力, 是积极的行为;空不空如来藏是动静一如,悲智双运,悲就是智,智就是悲,悲智不二。
所以,大乘的真如无为比虚空无为,多了不空及空不空二个部分。再说,大乘无为是有动力的, 也就是它有智慧光明、有动力,佛性是大慈大悲,关怀众生的。一如《维摩诘所说经》云: 「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而虚空无为没有光明,它只是一个虚空的状态。 简单的比较,虚空无为是静态的,而真如无为是动态的,含意较广,是修行证果的目标。 这两者有相同之处,也有很细微的差别。真如无为虽是动态,而心却不动,不动就是动, 动就是不动,亦即是《肇论》所阐明的主题:「般若无知,涅槃无名,知而无知,无知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