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三自性與三無自性性
鄭振煌教授*
三自性 《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云:「謂諸法相略有三種,何等為三? 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此「相」作「性」解。 唯識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心識的任何見分、相分皆是依他起,「他」是指「因緣」。 即依「四緣」:親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而生起,親因緣是第八識的種子。一切外境的現起, 對有情眾生來說是依識變,是由於我們阿賴耶識的種子產生異熟變,變出了外物的「似相分」, 這是依他起性。眾生不了解這道理,就遍計所執,執著生、住、異、滅都是實有,心情就隨之而起伏。
依他起性的本身就是圓成實性,依他起性是有為法,圓成實性是無為法。依他起只是就相用來講, 但是就體來講是圓成實。種種心念依「種子起現行」時,若能不遍計執,當體就是真如心的圓成實性。
心識就世俗諦而言有三自性,但就勝義諦而言是三無自性性。
三無自性性⋯⋯ 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所以三自性的理體就是三無自性性: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
依他起性:一切諸法的生住異滅是依他而生住異滅,所以是「生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也包括: 住無自性性、異無自性性、滅無自性性。一切諸法的生住異滅皆沒有自性, 因為一切諸法的生住異滅,皆依於其他條件而有。
遍計所執性:眾生由於無明,所以妄執一切法相的生住異滅為實有, 若能悟解無為法、真如法,就能夠證悟「相無自性性」。
圓成實性:世尊慈悲方便,為著說明心識清淨以後的境界,假名施設有「圓成實性」。 解脫者不執著一切,所以能成就一切,任運自在,隨順眾生需要而示現「應化身」或「他受用報身」, 這叫作圓成實性或「真如」,這是世俗諦的假名安立。但如果執著真有「圓成實性」, 就不是畢竟空,從勝義諦來說,它是「無自性性」。
為什麼能夠證得無為法?《百法明門論》最後一句話說:「言無我者, 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呼應第一句話所說的:「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 一切法包括有為法和無為法,即「五位百法」,又可簡化為補特伽羅(眾生本身)和法(眾生之外的萬事萬物)。
《百法明門論》主要闡明兩個要旨:(一)百法名數,(二)二無我--補特伽羅(人)無我、法無我。 佛法以證得寂靜涅槃為最後目標,欲證得寂靜涅槃,必須先證「二無我」 (我空、法空)、破二執(我執、法執)、斷二障(煩惱障、所知障)。
有為所顯示出來的是無為,亦即一切諸法的法性就是六種無為,這六種無為當然是由我們的心去領會的, 由識所變,識一旦清淨後就生起六種無為。
換言之,心會感受到六種無為法,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法無我」,一切法本性空寂, 一切法分析到最後就是二種無我。因為體會了二種無我,才能夠證得六種無為。
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 「補特伽羅」梵語Pudgala是「數取趣」、「有情」之意。因攀緣執著五趣,輪迴生死, 一世一世都會出生在不同的三界六道中。數取趣的自性是無我,如果戒定慧修行圓滿, 就可了知數取趣無我(人無我)。數取趣這些有情眾生,可以用五蘊--色、受、想、行、 識蘊來分析它。簡單來講,用身、心來分析它,身是由不同的器官、不同的細胞等等所組成。 你若去分析它,根本找不到一個「我」,「我」梵語atman,原意為呼吸,泛指恆常不變的主體: 具「常、一、主、宰」四義。我執就是執著此五蘊為實我。
同樣的,心也可以分析成心王、心所,心所是由心王所產生。八種心王是由第八識的種子習氣所生, 而這些種子習氣是怎麼來的?是在真如性海之中一念無明,自以為有所知、有所見、有任何的分別。 分別心一起來就是無明,「依無明生三細」,三細相就是阿賴耶識的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 所以阿賴耶識不是真實有的,阿賴耶識也是空性的。
「依境界長六麤」,六麤相就是第七識的智相和相續相、第六識的執取相、計名字相和起業相、 前五識的業繫苦相。因此,前七識也是依他起,並非真實有。 總之,全部八識都是依他起,並非真實有。
自性本空,空亦空,一切諸法皆空。一切諸法皆是空性,不是說一切諸法不存在。一切諸法是存在的, 只不過它們是生住異滅存在,自己不能作主,而是依於其他因素而有生住異滅,五蘊皆空, 因此證得我空叫作「人無我」(補特伽羅無我)。
法執就是執著五蘊法為實法,證得法空叫作「法無我」。色無我,受無我、想無我、行無我、識無我。 總之,就是物質、心皆是無我、空性,皆非「常一主宰」的性質,而是觀待其他因緣而有生住異滅。
生住異滅如果是無我,就遠離生住異滅四種相的執著。遠離這四相也就是無為, 所以六無為是依於「人無我、法無我」而證得。無為是唯證乃知的境界,證得真如無為是最究竟的真實解脫, 也是諸法的實相。
Q:真如無為與虛空無為有何差別?
A:真如無為是指一位成佛的聖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也就是成佛所證的絕待真理。 絕待真理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不可思議,不可言詮,唯證乃知。「真如」 一名只是假名安立;說七種真如、六種無為更只是一種方便施設,藉著語言文字勉強詮釋其相狀而已。
為什麼說「成佛」的境界,其最高的智慧是「不空不有」,又非「亦空亦有」,「離四句、絕百非」, 什麼都不是,那到底是什麼呢? 只好用方便譬喻,用虛空來作譬喻,因為虛空可容受諸法。「真如無為」, 真如法性好像虛空,離開一切色法、心法等諸障礙,法性歷久常住不變;相似虛空無礙。 但是虛空無為還是不能把大乘真如無為的境界完全講出來,因為講虛空無為的時候,這個虛空是被動的, 是一個靜止狀態,沒有積極的動態,而真如無為不是如此,真如無為是有動力的。
我們用虛空無為來譬喻真如無為,但虛空無為還是不能完全表達真如無為的法性、實相境界。 虛空只是「所依」,一切萬法不是虛空所生,一切萬法依於虛空而生。虛空無為是無作為的, 但大乘佛法的真如無為,並不是無作為的,而是一種動態的。是怎樣的動態呢? 我們以體、相、用三方面來談。 它的體是畢竟空,就是完全空,連空亦復空。它的相是光明莊嚴;它的用是大慈大悲,利濟群萌。 如來藏時可分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三種;而虛空無為只能譬喻到空如來藏而已。 但是大乘的真如無為,還含攝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兩種。不空如來藏,以慈悲為動力, 是積極的行為;空不空如來藏是動靜一如,悲智雙運,悲就是智,智就是悲,悲智不二。
所以,大乘的真如無為比虛空無為,多了不空及空不空二個部分。再說,大乘無為是有動力的, 也就是它有智慧光明、有動力,佛性是大慈大悲,關懷眾生的。一如《維摩詰所說經》云: 「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而虛空無為沒有光明,它只是一個虛空的狀態。 簡單的比較,虛空無為是靜態的,而真如無為是動態的,含意較廣,是修行證果的目標。 這兩者有相同之處,也有很細微的差別。真如無為雖是動態,而心卻不動,不動就是動, 動就是不動,亦即是《肇論》所闡明的主題:「般若無知,涅槃無名,知而無知,無知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