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098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dragonfly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 了凡四訓序文講記(四)
也許同修要問,有道場可以弘法利生,這不是好事嗎?諸位要知道好事不如無事。最好的事情是無事,大家千萬要記住。道場裡面常講,佛菩薩隨緣。你看看十大願王有一條叫「隨喜功德」。而我們一般所做的是攀緣,本來無一物是隨緣。心裡要想有一個道場、想有一個寺院,想弘法利生這都是攀緣。攀緣,心地不清淨,煩惱重重。《楞嚴》裡面所講的,如來舉心動念,先放光明;眾生起心動念,塵勞先起。原因在那裡呢?一個是隨緣,一個是攀緣。一字之差,凡聖永隔。我們幾時能夠做到隨緣而不攀緣,這才能成就。換句話說,修行人求什麼呢?求心地清淨,遠離塵勞煩惱。遠離攀緣,把這攀緣心斷掉,一切隨緣。即使沒有人供養,明天沒有飯吃,也不找人化緣。若明天沒有飯吃沒有道糧,就求人趕緊來幫幫忙,這就叫「攀緣」。要怎麼呢?明天沒有,餓一天念一天佛,後天沒有,餓兩天念兩天佛,餓到死則念佛往生,心裡面還是如如不動,這叫「隨緣」。這才能成佛作祖,才能成就。這是用功關鍵所在。真正能做到隨緣,沒有不成就的。因為隨緣是不動心。有人來請你說法,他來請,當然你隨緣去了。沒有人來請,絕不會找上門來的;找上門也得是機緣成熟,真正是可度之機。那是什麼呢?那是自己已經成就了。最低限度已經有他心通,有宿命通。自己成就之後,倒駕慈航,才行菩薩道。



菩薩為眾生作不請之友。萬萬不要以為我現在是行菩薩道,他不請我,我也可以去找他。像阿難尊者在《楞嚴經》裡所表現的,他怎麼不墮落呢!阿難還證了初果,還要墮落。而我們連初果功夫都沒有,博地凡夫就想學菩薩,作眾生不請之友。那不墮落才怪!所以要曉得自己的程度,曉得自己的功夫。菩薩的心、菩薩的願、菩薩的行,我們的程度不夠。現在我們眼前要做的是發心,要發成無上菩提的大心。初學下手要從斷惡修善,最初步的功夫做起,才能有成就。所以這些大經大論可以看、可以聽,暫時不要學。為什麼呢?學不到的。別說那些佛菩薩的行持我們學不到,祖師們的功夫都學不到。不要看遠的,近代的虛雲老和尚。我們有沒有學到呢?印光大師有沒有學到呢?所以要學就要從《了凡四訓》下手,學袁了凡。先把這個基礎真正打好了。得到的效果是轉無福為有福,轉無壽為長壽,轉無法緣為有法緣。那時再進一步學祖師;祖師學成了,再進一步學菩薩;菩薩學成了,再進一步學佛。按步就班的來,才能有成就。一步登天,在中國佛教史上只有惠能大師,再沒有看到第二個人了。你要自以為不比慧能差,你要有這一念,就比惠能大師差得太多了。惠能大師沒有這一念。



彼既丈夫我亦爾。何可自輕而退屈。



「彼」是指袁了凡。這一段都是講袁了凡先生的事,以及像袁了凡一樣的人。他們能認真的修學,斷惡修善,改造自己的命運,能做得到成佛作祖。我們為什麼要自輕?為什麼要自卑呢?他能做得到,我們也能做得到。



尤註說:「彼丈夫我亦丈夫。彼能是我豈不能是。然則自暴自棄者。實等於自殺耳。」



我們要回頭來想想自己,是不是自暴自棄?如果不能效法前賢,就是自暴自棄。換一句話說,我們要不能在三年之內把命運改轉過來,就是自暴自棄。萬萬不要貢高我慢,萬萬不要抬高自己,要好好的想一想,我們能比得了誰呢?文章到此是一段。這是拿袁了凡居士,一生的行持,來勉勵我們。下面再細說斷惡修善的要領。



或問格物乃窮盡天下事物之理。致知乃推極吾之知識。必使一一曉了也。何得以人欲為物。真知為知。克治顯現。為格致乎。



這是假設一個疑問,說或者有人這麼問。儒家常講的格物致知,物是講的『天下事物之理』;格、當窮盡講。我們要研求一切事物、一切萬法的道理,這叫格物。致知是推展我們的知識學問,使我們對一切法樣樣都能夠明瞭,這叫格物致知。這跟前面大師所講的不一樣。前面大師所講的是以人欲為物,以本性裡的真智慧顯現出來為知。而以去妄克欲之內功顯現,稱做格物致知。

答曰。誠與明德。皆約自心之本體而言。名雖有二。體本唯一也。



這是印祖在這一篇一開端,就把修學的因果提示出來了。後面的文章,不外乎是發揮這個道理而已。聖賢之道就在誠與明。這兩個字在前面講得很詳細,現在不必再說了。誠與明都是講我們自己真心本體。



尤註說:「誠即惟真無妄之性德。明德即一真湛然之心體。」所以誠與明都是從本性上說的,本性的理體、本性的作用,用這兩個字來形容,來解釋。那麼誠與明,在名字上講的是兩個字,體上是一個。



知與意心。兼約自心之體用而言。實則即三而一也。



前面講格物致知,知、意、心這三個名詞,也是從真心理體上說的,誠、明是從兩方面說的,知、心、意是從三方面說的。三即是一,一即是三。說是有三,體是一個,那麼曉得一而三,三而一了。



格致誠正明五者。皆約閑邪存誠返妄歸真而言。



兩方面三方面,綜合起來還不是一樁事情嗎?此指明明德之明與誠明之明。『皆約閑邪存誠,返妄歸真而言』。什麼叫做閑邪存誠?「閑」是防範的意思。閑邪就是防範邪思、邪知、邪見,我們先要預防。你常常能夠提起警覺心,預防邪知邪見不讓它侵入,你才能做到誠明的功夫。誠明為什麼失掉?就是邪知邪見侵入了。



其檢點省察造詣功夫。明為總綱。格致誠正。乃別目耳。



講到做功夫,關係到我們日常修持的事情了,檢點、省察、造詣。「造詣全神灌注不到不罷意。」



修行一定要成功。從那裡做起?明是總綱,明就是真智慧。諸位想想看,世出世間法都是以真智慧為基礎,而不是以聰明。世間的聰明與真實智慧不一樣,這是千萬要把它分別清楚。佛說世間聰明是八難之一—世智辯聰。世智辯聰與真智慧的揀別在那裡?應知世智辯聰是有分別、有執著的;真智慧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作用看起來一樣,用心不一樣,作用受用也不一樣。一個是從分別心生出來的,一個是從無分別心生出來的。



佛經確實是智慧,真智慧。我們現在念佛經,為什麼我們真智慧不能現前?那就是我們仍用世智辯聰來讀佛經,所以把佛經也變成世智辯聰了,不但不會開智慧,開不了悟,成就不了。幾時我們心清淨了,用無分別心來讀經,來聽經,一看就開悟了。換一句話說,那些開悟的人,會用功的人,我們跟他用的方法似是一樣,而用心則全不一樣。人家念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念八十萬句阿彌陀佛也消不了一個罪業。他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我們也念的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效果不一樣?人家是以無分別心,真心念的。我們是攀緣心、分別心、雜亂心、希求心、慳吝心,亂七八糟的心在念,怎麼會一樣呢?當然不相同。如果有人問學佛有什麼秘訣?很簡單,秘訣就是於一切法當中無心。你在一切法裡有心就不行,你一分一毫也入不進去。



我們細看佛菩薩日常生活形式與我們沒有什麼分別。《金剛經》表現得尤其明白。釋迦牟尼佛發起般若大經,在穿衣吃飯,日常生活當中發起。我們那一個人那一天不穿衣?那一天不吃飯?人家穿衣吃飯,是證無上菩提。我們穿衣吃飯,是造生死根本。那怎麼會一樣呢?這就是說明了事是一樣心不一樣。他穿衣吃飯沒有心,我們穿衣吃飯有心。穿一件衣服,要講究什麼質料?什麼樣式?吃飯要適合口味,要挑挑點點的。這就是生死根本。



諸位想想看,我們穿衣吃飯是不是攀緣,佛菩薩穿衣吃飯是隨緣。古德說得好,「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怎樣是造新殃?攀緣就造新殃,隨緣就不造新殃。所以大家時常要記住,十大願王之隨喜功德、恒順眾生,是等覺菩薩給我們說的話,修行必須依真智慧為總綱。下面的細目,一一都是以智慧為根本,這就是佛法。如果沒有真智慧做總綱,則所修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世間法。



若是依真實慧隨緣,一一法皆是佛法。穿衣吃飯都是佛法,待人接物也是佛法。若用攀緣心,則天天念經、拜佛,弘法利生都是世間法,都是生死根本。用攀緣心弘法利生,依然是生死根本。確實是生死根本,只在人天裡修一點癡福而已。



此處所講的句句真實。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會用隨緣,而不用攀緣。則你行的就是「菩薩道」,修的就是「無上菩提」。即是古人所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法法攀緣,則一切法皆非佛法。祖師這幾句話的意思很深,希望我們能依照《了凡四訓》來修行,事相上要照這樣做。再用隨緣的心,那就是行菩薩道,《了凡四訓》變成無上醍醐。本來是世間的福報,結果一變,變成出世間無漏的福報。這真是不可思議。所以這一句非常的重要,格物、誠意、正心,是修行的別目。



修身。正心。誠意。致知。皆所以明明德也。



這些功夫有深淺,有次第、有目的。其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要恢復我們的明德。倘自心本有之真知。為物欲所蔽。則意不誠而心不正矣。



我們的「意」為什麼不誠?「心」為什麼不得其正?就是五欲六塵在面前,我們做不了主,被它牽著走了。換一句話說,五欲六塵是你的主人。你是它的奴隸,它叫你幹什麼,你就得幹什麼,自己沒有一點自由,身不由己,為境所轉。所以意不能誠,心也不得其正。還是剛才一句老話,心離不開攀緣,所以心被境界牽著走,做不了主宰。隨緣就做得主了,不被境界牽走,在萬物當中自己作主,這才是誠意正心。見到好吃的,就想把它得到,心就被貪欲境界牽著走;見到好玩的,也想得到,心被好玩的境界牽著走。心那裡會有誠?那裡會有正呢?甚至於此地有一部很好的經書,我們看了很喜歡,也想得到,這心被佛經牽著走了,心還是不誠,還是不正。為什麼呢?佛經還是一物。見到釋迦牟尼佛來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心裡要是歡喜高興得不得了,馬上頂禮膜拜,你還是博地凡夫,被釋迦牟尼佛的幻相,牽著鼻子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禪家說「佛來斬佛,魔來斬魔」。道理在那裡?不被他牽著走,心裡頭一塵不染。實在給諸位說,要是動一念,佛來我斬他,魔來我斬他,還是被牽著走。既然礙不了事的時候,你斬他幹什麼?動一念就是攀緣。



請細細想想這個味道,我們還想真正學佛,真正培養自己圓頓的根性,要從那裡修練起呢?要從萬境上不動心練起。也就是說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像《楞嚴經》所謂的:用根不用識。根不會用,用識也不妨,不要用心所。我用心王不用心所,這也就很了不起了,那跟明心見性,就隔一張紙而已,很接近。可是我們現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真性不會用,心王也不會用,心所當家。展開《百法明門》,五十一個心所當了家。五十一個心所做主宰,所以是處處攀緣,時時攀緣,念念攀緣;無時無刻不在那裡造罪業。那一天才能離得了輪迴?那一天才能得到解脫呢?縱然是修福,未必是真福,怎麼說不是真福呢?我們對於什麼叫做福?什麼叫做罪?實在是分不清楚。



往往把罪當做福,把惡當做善,把邪當做正,自己搞不清楚,還以為做了很多好事,這是愚癡,這是無明。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講,外面邪教很多,拜神、拜鬼的也叫菩薩。有些廟祝來找你化緣,土地菩薩像壞了,請你發發心來修補來修廟。你出了財力,以為做了一樁功德,殊不知那是邪神邪鬼。你出錢幫助他作怪,他造作罪業,他是主犯你是從犯。你自己還以為是做了功德,實際上已經造大罪業了。這是邪正、是非不明。《楞嚴經》說得尤其好,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這是講我們佛門裡面邪正不分、善惡不辨。佛門以外我們容易辨別,佛門裡面不容易辨別。要是沒有智慧,沒有明德,往往自己以為修很多功德與福報。將來報盡之時,到閻王老子那裡,一算帳都是罪業。自己還不肯承認。幾時才能覺悟呢?所以這一段特別注重在智慧上。是教我們轉世間有漏的福報,而成就出世無漏的福德。無漏福德是無量無邊,有漏的福報很有限。這是印祖在序文裡大慈大悲,開導我們學袁了凡。要把心境轉過來,把世間福轉變為出世間無量的大福。這是祖師這一篇序文,立意之所在。



若能格而除之。則是慧風掃蕩障雲盡。心月孤圓朗中天矣。



斷惡修善的方法,祖師開導我們:「明」為總綱。明就是「智慧」。如果智慧不能現前,再好的方法,還是有問題。智慧不能現前,總而言之,免不了盲修瞎練。這是對學無上菩提而言。菩薩六度中,如果沒有「般若」,其餘的五度從「布施」到「禪定」,皆是人天有漏福報。修行的目的是要明心見性、要成佛作祖。而其結果,還是在人、天兩道享福,這就是自己路子走錯了,所以說是盲修瞎練。



假使我們修學的目標是求人天福報,般若智慧就不會現前。福報能不能得到呢?也未必能得到。我們讀完《了凡四訓》之後,也許就明白了。道理就在我們凡夫對邪正、善惡、是非,很難辨別。人天福報是要斷惡修善才能獲得。也許我們自己以為修的是善,斷的是惡,殊不知事實恰恰相反;斷的是善,修的是惡,將來的果報就不堪設想。所以這一層,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然後才能改造自己的命運。我們在序文裡面看得很清楚,皆是指導我們智慧第一。為什麼呢?明為總綱。

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乃至於修身、齊家,這一套都是方法。此地講得很清楚,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把物欲格除。換句話說,我們要做的第一樁事,也就是修行的根本。大根大本是什麼呢?先在境界裡面學不動心。在一切境界之中,將自己的貪、瞋、癡、慢斷除,這就是「格物」。要從心地格除物欲,只要你做到這一步,你本有的般若智慧就透出來了,縱然不能全部透出來,透出一分就很難得。為什麼呢?這一分是真智慧,從此以後有智慧,做為我們修證無上菩提的基礎,一切的修為皆得其正,他怎麼會不成就呢?所以祖師在這裡引用古人兩句話教導我們,這兩句偈是:



『慧風掃蕩障雲盡』,「障」就是五欲六塵障礙自性智慧德能。好像雲彩障礙陽光,智慧比喻大風,把雲彩吹走,障礙沒有了,智慧一透出來障礙就沒有了。



『心月孤圓朗中天』,這句容易懂。明月中天,才能將一切事物真相照得清清楚楚。



此聖人示人從泛至切。從疏至親之決定次序也。



這是自古以來,佛、菩薩、祖師大德們教人修行的次第,千萬不可疏忽。我們修行功夫不得力,研教之所以不開悟,就是把順序弄錯了,所以路走不通,越走越艱難。到後來多少同修們,連信心都喪失了。原因就是沒有按照祖師指導的順序。換句話說我們將綱目顛倒了,亂了頭緒了。印祖在此地,把我們向來修學的毛病給我們點破,指出一條道路來讓我們走,確實古德是如此。



『從泛至切』,「泛」是泛泛,慢慢走上切實。



『從疏至親』,「疏」是疏遠,「親」是親切。這是一定的次序,不容忽視。



若窮盡天下事物之理。俾吾心知識悉皆明了。方能誠意者。則唯博覽群書。遍游天下之人。方能誠意正心以明其明德。未能博覽閱歷者。縱有純厚天資。於誠意正心。皆無其分。況其下焉者哉。有是理乎。



這一段話說得很好,就是說明「格物」的大意。一般人把格物講錯了。錯認「格物」就是要研究天下萬物的道理。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常講的博學多聞。博學多聞畢竟是少數人,這樣說起來,成聖成賢只有少數人有分。佛在經中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成佛」,那大多數人都沒有這個希望了?所以祖師在這裡說得非常明白,「格」是格除的意思,「物」是物欲。你要懂得這個講法,我就是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格物致知也能做得到。可見得聖人之法乃是人人有分,不一定要博學多聞的大學問家,他們才有分;不認識字的人也有分,沒有念過書的同樣可以做聖做賢、可以成佛做祖,這就是把這道理說明白了。



假如是要『窮盡天下事物之理』,這是過去一般人解釋「格物」的說法。格物致知而後才能做到誠意正心。照這個講法,只有博覽群書。博覽群書還不行,還得要遍遊天下。所謂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種人可以夠得上格物致知的條件,確實有很多人有這種誤會。這種說法我們細細想一想,不是聖人說的。聖人的意思,這個「格」確確實實是「格除」的意思,唯有格除物欲,我們清淨心才能現前,清淨心中自生智慧。



諸位讀《六祖壇經》,你看六祖大師對忍大師講:「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他一個字也不認識,他心裡面生智慧。他為什麼生智慧呢?就是他將格物的功夫做得很深,離相離念,心地清淨,所以他心裡生智慧。我們凡夫所以不能生智慧,智慧不能現前,就是被物欲所蓋覆住了。物欲蓋得愈多,往外面透的智慧就愈少。物欲蓋得愈薄,透的智慧就愈多。無論是透的智慧多少,我們都是為物欲所障礙了。凡夫、小乘、權教菩薩皆不例外。到什麼時候物欲(貪瞋癡)真正從心地裡面斷除;就是世間萬法,乃至於出世間的佛法,你做到了一塵不染,佛菩薩在你面前,你的心地也如如不動了。這個時候,才可以說格物的功夫到家。為什麼呢?本性裡面的真智慧,毫無障礙地透出來,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白的。序文裡面所講的純厚的天資,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善根深厚。《彌陀經》裡面講的多善根、多福德的意思。



《彌陀經》裡面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一定要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只要心地純厚,這種人修道,比那些世智辯聰要容易得多。所以對於誠意、正心、格物、致知的功夫,這些人比世間那些有學問,博學多聞,行萬里路的反而來得快,來得踏實,絕不是沒有分。這一段話,是印祖從反面給我們說的。


然不深窮理之士。與無知無識之人。若聞理性。多皆高推聖境。自處凡愚。不肯奮發勉勵。遵循從事。



這裡面也說這些毛病,我們細心觀察這些毛病,確實是很多。「窮」是追尋究竟,直窮到底之意。這就是對於理論的探討,應當要追根究底。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一定要徹底的明瞭,這是有智慧的人。『與無知無識之人,若聞理性,多皆高推聖境』。



這兩種人:一種人對於理性沒有深究,確實是很多;一種是無知無識的人。這兩種人,我們要是跟他談到理性,宇宙人生的大道,講到佛性,講到佛法。他往往不敢承當。以為那是佛菩薩才能做到,我是凡夫怎麼能做到?『高推聖境』,實際情況還沒有搞清楚,自己就先認為不行了,認為自己做不到了,這是『自處凡愚,不肯奮發勉勵,遵循從事』。



尤註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即無思無慮點塵不染之心。如具此心則亦大人而已矣。」此處所說的大人,可以解釋為佛菩薩。佛菩薩跟我們有什麼差別呢?佛菩薩的心是清淨的,是一塵不染的。「塵」是什麼?就是前面講的物欲。物是一切的物相。「欲」是欲望,是貪瞋癡,「欲」是煩惱;五欲六塵,一執著心裡面就產生欲望,就不清淨,心地就為其染污。「大人」是佛經裡面講的大丈夫,佛菩薩的本事就是心地永恆不染。物相有沒有?物相有,這五欲六塵的相是有的。功夫要自己做,要在這裡面訓練著不染著,不染就是不起心動念。此地比喻赤子之心。「赤子」是小孩,多大的小孩呢?兩三個月的小孩,他對於一切物相不動心。在菩薩行裡面有一種修行法,叫「嬰兒行」。



諸位顧名思義,就可以體會到,怎樣修菩薩行呢?看那嬰孩,你就學他。他不會說話,也不會攀緣,他對於一切境界的好醜,都不起分別心,這就叫赤子之心。所以赤子之心,講老實話我們那一個沒有呢?個個都是從這兒來的,可惜保持不住,年齡稍微大一點,赤子之心就喪失了。那真正是佛心,真正叫清淨心,喪失了。『自處凡愚,不肯奮發勉勵,遵循從事』。



尤註說得好:「狂夫欺慢。如何有入道因緣。多眾自疑。竟忘卻本來面目。」這兩句話有責備、感歎的意思在。可見得我們本來不是凡夫、本來不是愚人,就是因為『高推聖境』,以為那是聖人的境界,我們做不到,真正是自暴自棄。就是自卑感所造成的,以為我們不如佛菩薩,甘心當凡夫,甘心情願做個愚癡人,所以不肯奮發。因此隨波逐流,遵循從事,我們看現前多數人,是在這個境界當中隨業流轉,當然是凡夫。對於這些人有什麼方法來勸他回頭呢?你要以佛法的理論來跟他講,辦不到。為什麼呢?他以為那是佛菩薩的事情,我不敢當。這才不得已用另外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就是底下所講的。



若告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或善或惡。各有其報。



講因果報應,他能接受,他就害怕了。這是佛度眾生的一種善巧方便的法門。「報應通三世」。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果報是通三世的,「現在時期為至暫」。這是我們俗話講的現世報,現世報時間不長,一生當中就能看得見的。「過去未來時期則甚長」。有多生多劫種的因,現在果報現前了;或者是多生多劫種的因,我們現在還沒有受報,未來世緣成熟才得果報,這種情形多的是。現在造的因,現在就受果報,這是現因現果;現在世造的因,來世受果報,這叫「生報」;或者是現在世造的因,多生多劫以後再受報,這叫「後報」。大家要明瞭,佛法裡講的三世因果,事、理說得非常透徹。可知三世因果主要是勸導中下根性的人,可以由此入道。

「藏經中所載因果報應之事。往往有經多生多劫。而酬償夙債者。」諸位要是查《藏經》,單找這些因果報應,也是相當難的一樁事情。為什麼呢?這些事情散在諸經論中。古人把經論裡的因果報應摘錄出來,編成一本書,你只要看這本書,就把整個《大藏經》的因果報應都看到了。這部書的名字叫《經律異相》、《法苑珠林》,這兩種書裡面都是摘錄編成的,只要看這兩本書就都看到了。但是這兩本書的份量都相當大。我們都想看。單是《法苑珠林》就有一百卷,份量差不多等於《華嚴經疏鈔》,《經律異相》有五十卷。所以份量都相當的多,這是佛在經典裡面講三世因果的事。



「身口意三。所作諸善諸不善業。緣熟時至。一一自食其報。報盡方休。」這幾句話我們確實要牢記在心。身、口、意是指的三業。我們身、口、意天天在造,時時刻刻都在造,所造的業,有善、有惡。有非善非惡的無記業,善業與惡業都有果報。什麼時候果報現前呢?緣熟時至。我們所造作的在阿賴耶識裡留下業因,因變成果,當中要有緣。什麼時候機緣成熟了,果報就現前,絕對不會沒有報應的,換句話說,有因一定就有果。也許同學們要問,成佛以後還有沒有果報呢?成了佛以後依然不免,釋迦牟尼佛在世,示現三個月馬麥之報,成了佛還要受果報。不過成佛受果報,或者已經證得阿羅漢以上的果位受果報,與我們受果報不同;我們受果報感受到苦,而他們受果報沒有這個感受,為什麼沒有感受呢?他對於前因後果都明白。



舉個例子來講,我們不曉得因果報應,我們今天身上帶的錢財被人偷了,心裡很難過,很煩惱。這就是苦受。佛菩薩受果報,知道這是自己前世造作偷他的因,今天被他偷回去了,還他的債就沒有事了,心裡有樂受,沒有苦受。一報還一報,清清楚楚。所以說,悟了以後,只有還債再不欠債。還一筆,心裡就舒服一層,他愈來愈自在。心地確實是清淨平等覺。



我們凡夫迷惑顛倒,一面還債一面又欠債。欠的比還的更多,永遠還不盡,苦不堪言。這是舉個比喻來說。所以說「報盡方休」;報盡就是還完了。但是真正講到「休」,那是要般若智慧現前,才辦得到。換句話說,自己不會再造業了。



古德給我們講的:「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隨緣消業,消業就是還債,不再欠債了。心地真正到清淨,一塵不染,這個時候,只有還債。隨緣跟攀緣不同,「隨緣」是菩薩行,「攀緣」是凡夫行。隨緣就是普賢菩薩所講的「恒順眾生」,「恒」就是永遠是這個樣子。永遠都是順著眾生,這才能消得了業;你不能隨順,就動心了,動心就造業。所以要想不造業,就學著隨緣不要攀緣。我們想做一樁善事,攀緣做一樁善事好不好呢?古人告訴我們說,「好事不如無事」。無事,心地是清淨的,你做一樁好事心不清淨。可見得我們真要想做到心地清淨,唯一的辦法—要隨緣不執著才能辦得到。



「眾生障重慾深。昧卻本明。」「障」是講業障。業障太重了,欲望太多了。所以本性裡的智慧光明失掉了。「逐妄造孽紛紛擾擾。無時無處不在迷境。處火坑而不覺。遇怨懟而不知。」火坑是指三界,三界六道就是火坑。如《法華經》所說的三界火宅,那有安穩處呢?遇怨懟而不知,誤將怨家對頭當做親人。「千秋長夜萬劫沉淪。可憐亦可悲已。」



這是說眾生相。不但指現前人道,還包括諸天在內的六道眾生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因果報應是一切事實的現象,作用非常廣大。對中、下程度人,講因果報應的道理,容易體會容易接受。


則必畏惡果而斷惡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惡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護身口。洗心滌慮。雖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對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



我們讀了這一段文字,知道修道先決的條件,要深信因果,他才肯認真修行。如果撥無因果,根本就不相信因果報應,那就沒有辦法了。講高深的理論他不懂,不能接受—他以為那是佛菩薩的事情,凡夫辦不到。那麼講淺一點的呢?因果報應他又不相信,他以為是神話。這樣的人佛菩薩也沒有法子度他,在佛經裡,稱為「一闡提」。「一闡提」就是沒有善根的人。



如果你不想得惡果報,那麼你必須先斷惡因;不造惡因,當然就不遭受惡的果報。試問那一個人不希望好的果報呢?好的果報從那裡來?由善因來。可見得我們要想離開不好的果報,得到如意的果報,就必須要懂得斷惡修善才能獲得。斷惡修善的重點在身、口、意三業,因為造善、造惡,都離不開身、口、意三業。「身口意三業。簡言之。各各都能為十善業及相反之十不善業。詳大乘戒律中之《十善業道經》。」



這裡舉出修行的綱領。眾生身、口、意種種造作無量無邊。佛將我們身、口、意的造作,歸納為十大綱領。所謂身三、口四、意三。稱之謂十善業道。「身三」是身體的造作,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是身的三善業。「口四」是言論四種造作,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這是口的四種善業。「意三」就是心裡三類念頭,不貪、不瞋、不癡,這叫做意的三善業。這就是《十善業道經》裡所講的,十種善業的功德果報。十善業反過來就叫做十惡業



。這是佛為眾生指出善惡的標準。我們身、口、意,一動念、一造作,就要想到這十條。我所造的是屬於善業、還是屬於惡業呢?那麼善惡的果報自然就明瞭了。佛菩薩以這樣的法門,來接引中下根性的眾生,入菩提大道。



所以斷惡修善是大乘佛法裡的根本法門,無上菩提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我們如果深信因果,深信報應,就可以入大乘之門了。



『既知因果,自可防護身口,洗心滌慮』。「心」就是意,你對於身口意三業,自自然然懂得防護了。換一句話說你就知道改過修善。『雖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對帝天』。



「君子戒謹恐懼。雖處暗室中。覺(也好像是)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常若有多人監視然。常存明明在上鑒察不爽意。」古代的中國人,對於天非常的尊敬。民間所稱的玉皇大帝,佛門稱為忉利天王。「帝天」,如同對玉皇大帝四天王一樣。『不敢稍萌匪鄙之心』。「匪同非、鄙同醜」。不敢稍存非理之心,不敢稍存醜惡之念。當然就也不敢做惡事,這才能斷惡業。



『以自干罪戾也已矣』。「干」是干犯。「戾」就是罪過,就是常如面對帝天,面對大家,不敢故意造作惡業。



此大覺世尊。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



大聖大賢、佛菩薩度眾生,也不捨棄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對於中下根性的人很有效,上根利智,也不例外。上根利智通常講,偏在心性的理論上,後面有兩句話說得好—「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因果」。這是對上根利智的人講的。所以上根人沒有不相信的,他的信心比中下根性的人要堅固得多了。為什麼呢?他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的修行必然是如法的。



尤註說:「大覺究竟真空實相。徹底盡源。更無遮障之謂。」「大覺」,是指佛。「究竟真空實相」,「究」是窮究,「竟」是畢竟,圓滿的意思。對於真空實相的理體。「徹底盡源,更無遮障之謂」,這是大覺。這是從大乘佛果上講的。



「凡夫不覺悟。聲聞自覺不覺他。菩薩自覺亦覺他。但功行未圓滿。」這是說明佛、凡夫、小乘菩薩之所以不同處。「惟諸佛如來自覺覺他皆圓滿。故獨稱之為大覺。世尊乃佛之尊號。以佛具足萬德。為一切世界所尊奉。故曰世尊。」佛為究竟圓滿之大覺,為一切世間所尊敬。他以圓滿大智,教化眾生,普遍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之大法,就是深信因果,斷惡修善的法門。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局域網對方和您在同一內部網 | Posted:2005-10-15 11:5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45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