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110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dragonfly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 了凡四训序文讲记(四)
也许同修要问,有道场可以弘法利生,这不是好事吗?诸位要知道好事不如无事。最好的事情是无事,大家千万要记住。道场里面常讲,佛菩萨随缘。你看看十大愿王有一条叫「随喜功德」。而我们一般所做的是攀缘,本来无一物是随缘。心里要想有一个道场、想有一个寺院,想弘法利生这都是攀缘。攀缘,心地不清净,烦恼重重。《楞严》里面所讲的,如来举心动念,先放光明;众生起心动念,尘劳先起。原因在那里呢?一个是随缘,一个是攀缘。一字之差,凡圣永隔。我们几时能够做到随缘而不攀缘,这才能成就。换句话说,修行人求什么呢?求心地清净,远离尘劳烦恼。远离攀缘,把这攀缘心断掉,一切随缘。即使没有人供养,明天没有饭吃,也不找人化缘。若明天没有饭吃没有道粮,就求人赶紧来帮帮忙,这就叫「攀缘」。要怎么呢?明天没有,饿一天念一天佛,后天没有,饿两天念两天佛,饿到死则念佛往生,心里面还是如如不动,这叫「随缘」。这才能成佛作祖,才能成就。这是用功关键所在。真正能做到随缘,没有不成就的。因为随缘是不动心。有人来请你说法,他来请,当然你随缘去了。没有人来请,绝不会找上门来的;找上门也得是机缘成熟,真正是可度之机。那是什么呢?那是自己已经成就了。最低限度已经有他心通,有宿命通。自己成就之后,倒驾慈航,才行菩萨道。



菩萨为众生作不请之友。万万不要以为我现在是行菩萨道,他不请我,我也可以去找他。像阿难尊者在《楞严经》里所表现的,他怎么不堕落呢!阿难还证了初果,还要堕落。而我们连初果功夫都没有,博地凡夫就想学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那不堕落才怪!所以要晓得自己的程度,晓得自己的功夫。菩萨的心、菩萨的愿、菩萨的行,我们的程度不够。现在我们眼前要做的是发心,要发成无上菩提的大心。初学下手要从断恶修善,最初步的功夫做起,才能有成就。所以这些大经大论可以看、可以听,暂时不要学。为什么呢?学不到的。别说那些佛菩萨的行持我们学不到,祖师们的功夫都学不到。不要看远的,近代的虚云老和尚。我们有没有学到呢?印光大师有没有学到呢?所以要学就要从《了凡四训》下手,学袁了凡。先把这个基础真正打好了。得到的效果是转无福为有福,转无寿为长寿,转无法缘为有法缘。那时再进一步学祖师;祖师学成了,再进一步学菩萨;菩萨学成了,再进一步学佛。按步就班的来,才能有成就。一步登天,在中国佛教史上只有惠能大师,再没有看到第二个人了。你要自以为不比慧能差,你要有这一念,就比惠能大师差得太多了。惠能大师没有这一念。



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屈。



「彼」是指袁了凡。这一段都是讲袁了凡先生的事,以及像袁了凡一样的人。他们能认真的修学,断恶修善,改造自己的命运,能做得到成佛作祖。我们为什么要自轻?为什么要自卑呢?他能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得到。



尤注说:「彼丈夫我亦丈夫。彼能是我岂不能是。然则自暴自弃者。实等于自杀耳。」



我们要回头来想想自己,是不是自暴自弃?如果不能效法前贤,就是自暴自弃。换一句话说,我们要不能在三年之内把命运改转过来,就是自暴自弃。万万不要贡高我慢,万万不要抬高自己,要好好的想一想,我们能比得了谁呢?文章到此是一段。这是拿袁了凡居士,一生的行持,来勉励我们。下面再细说断恶修善的要领。



或问格物乃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致知乃推极吾之知识。必使一一晓了也。何得以人欲为物。真知为知。克治显现。为格致乎。



这是假设一个疑问,说或者有人这么问。儒家常讲的格物致知,物是讲的『天下事物之理』;格、当穷尽讲。我们要研求一切事物、一切万法的道理,这叫格物。致知是推展我们的知识学问,使我们对一切法样样都能够明了,这叫格物致知。这跟前面大师所讲的不一样。前面大师所讲的是以人欲为物,以本性里的真智慧显现出来为知。而以去妄克欲之内功显现,称做格物致知。

答曰。诚与明德。皆约自心之本体而言。名虽有二。体本唯一也。



这是印祖在这一篇一开端,就把修学的因果提示出来了。后面的文章,不外乎是发挥这个道理而已。圣贤之道就在诚与明。这两个字在前面讲得很详细,现在不必再说了。诚与明都是讲我们自己真心本体。



尤注说:「诚即惟真无妄之性德。明德即一真湛然之心体。」所以诚与明都是从本性上说的,本性的理体、本性的作用,用这两个字来形容,来解释。那么诚与明,在名字上讲的是两个字,体上是一个。



知与意心。兼约自心之体用而言。实则即三而一也。



前面讲格物致知,知、意、心这三个名词,也是从真心理体上说的,诚、明是从两方面说的,知、心、意是从三方面说的。三即是一,一即是三。说是有三,体是一个,那么晓得一而三,三而一了。



格致诚正明五者。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



两方面三方面,综合起来还不是一桩事情吗?此指明明德之明与诚明之明。『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什么叫做闲邪存诚?「闲」是防范的意思。闲邪就是防范邪思、邪知、邪见,我们先要预防。你常常能够提起警觉心,预防邪知邪见不让它侵入,你才能做到诚明的功夫。诚明为什么失掉?就是邪知邪见侵入了。



其检点省察造诣功夫。明为总纲。格致诚正。乃别目耳。



讲到做功夫,关系到我们日常修持的事情了,检点、省察、造诣。「造诣全神灌注不到不罢意。」



修行一定要成功。从那里做起?明是总纲,明就是真智慧。诸位想想看,世出世间法都是以真智慧为基础,而不是以聪明。世间的聪明与真实智慧不一样,这是千万要把它分别清楚。佛说世间聪明是八难之一—世智辩聪。世智辩聪与真智慧的拣别在那里?应知世智辩聪是有分别、有执着的;真智慧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作用看起来一样,用心不一样,作用受用也不一样。一个是从分别心生出来的,一个是从无分别心生出来的。



佛经确实是智慧,真智慧。我们现在念佛经,为什么我们真智慧不能现前?那就是我们仍用世智辩聪来读佛经,所以把佛经也变成世智辩聪了,不但不会开智慧,开不了悟,成就不了。几时我们心清净了,用无分别心来读经,来听经,一看就开悟了。换一句话说,那些开悟的人,会用功的人,我们跟他用的方法似是一样,而用心则全不一样。人家念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念八十万句阿弥陀佛也消不了一个罪业。他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也念的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效果不一样?人家是以无分别心,真心念的。我们是攀缘心、分别心、杂乱心、希求心、悭吝心,乱七八糟的心在念,怎么会一样呢?当然不相同。如果有人问学佛有什么秘诀?很简单,秘诀就是于一切法当中无心。你在一切法里有心就不行,你一分一毫也入不进去。



我们细看佛菩萨日常生活形式与我们没有什么分别。《金刚经》表现得尤其明白。释迦牟尼佛发起般若大经,在穿衣吃饭,日常生活当中发起。我们那一个人那一天不穿衣?那一天不吃饭?人家穿衣吃饭,是证无上菩提。我们穿衣吃饭,是造生死根本。那怎么会一样呢?这就是说明了事是一样心不一样。他穿衣吃饭没有心,我们穿衣吃饭有心。穿一件衣服,要讲究什么质料?什么样式?吃饭要适合口味,要挑挑点点的。这就是生死根本。



诸位想想看,我们穿衣吃饭是不是攀缘,佛菩萨穿衣吃饭是随缘。古德说得好,「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怎样是造新殃?攀缘就造新殃,随缘就不造新殃。所以大家时常要记住,十大愿王之随喜功德、恒顺众生,是等觉菩萨给我们说的话,修行必须依真智慧为总纲。下面的细目,一一都是以智慧为根本,这就是佛法。如果没有真智慧做总纲,则所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世间法。



若是依真实慧随缘,一一法皆是佛法。穿衣吃饭都是佛法,待人接物也是佛法。若用攀缘心,则天天念经、拜佛,弘法利生都是世间法,都是生死根本。用攀缘心弘法利生,依然是生死根本。确实是生死根本,只在人天里修一点痴福而已。



此处所讲的句句真实。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会用随缘,而不用攀缘。则你行的就是「菩萨道」,修的就是「无上菩提」。即是古人所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法法攀缘,则一切法皆非佛法。祖师这几句话的意思很深,希望我们能依照《了凡四训》来修行,事相上要照这样做。再用随缘的心,那就是行菩萨道,《了凡四训》变成无上醍醐。本来是世间的福报,结果一变,变成出世间无漏的福报。这真是不可思议。所以这一句非常的重要,格物、诚意、正心,是修行的别目。



修身。正心。诚意。致知。皆所以明明德也。



这些功夫有深浅,有次第、有目的。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恢复我们的明德。倘自心本有之真知。为物欲所蔽。则意不诚而心不正矣。



我们的「意」为什么不诚?「心」为什么不得其正?就是五欲六尘在面前,我们做不了主,被它牵着走了。换一句话说,五欲六尘是你的主人。你是它的奴隶,它叫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自己没有一点自由,身不由己,为境所转。所以意不能诚,心也不得其正。还是刚才一句老话,心离不开攀缘,所以心被境界牵着走,做不了主宰。随缘就做得主了,不被境界牵走,在万物当中自己作主,这才是诚意正心。见到好吃的,就想把它得到,心就被贪欲境界牵着走;见到好玩的,也想得到,心被好玩的境界牵着走。心那里会有诚?那里会有正呢?甚至于此地有一部很好的经书,我们看了很喜欢,也想得到,这心被佛经牵着走了,心还是不诚,还是不正。为什么呢?佛经还是一物。见到释迦牟尼佛来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心里要是欢喜高兴得不得了,马上顶礼膜拜,你还是博地凡夫,被释迦牟尼佛的幻相,牵着鼻子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禅家说「佛来斩佛,魔来斩魔」。道理在那里?不被他牵着走,心里头一尘不染。实在给诸位说,要是动一念,佛来我斩他,魔来我斩他,还是被牵着走。既然碍不了事的时候,你斩他干什么?动一念就是攀缘。



请细细想想这个味道,我们还想真正学佛,真正培养自己圆顿的根性,要从那里修练起呢?要从万境上不动心练起。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像《楞严经》所谓的:用根不用识。根不会用,用识也不妨,不要用心所。我用心王不用心所,这也就很了不起了,那跟明心见性,就隔一张纸而已,很接近。可是我们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真性不会用,心王也不会用,心所当家。展开《百法明门》,五十一个心所当了家。五十一个心所做主宰,所以是处处攀缘,时时攀缘,念念攀缘;无时无刻不在那里造罪业。那一天才能离得了轮回?那一天才能得到解脱呢?纵然是修福,未必是真福,怎么说不是真福呢?我们对于什么叫做福?什么叫做罪?实在是分不清楚。



往往把罪当做福,把恶当做善,把邪当做正,自己搞不清楚,还以为做了很多好事,这是愚痴,这是无明。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外面邪教很多,拜神、拜鬼的也叫菩萨。有些庙祝来找你化缘,土地菩萨像坏了,请你发发心来修补来修庙。你出了财力,以为做了一桩功德,殊不知那是邪神邪鬼。你出钱帮助他作怪,他造作罪业,他是主犯你是从犯。你自己还以为是做了功德,实际上已经造大罪业了。这是邪正、是非不明。《楞严经》说得尤其好,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是讲我们佛门里面邪正不分、善恶不辨。佛门以外我们容易辨别,佛门里面不容易辨别。要是没有智慧,没有明德,往往自己以为修很多功德与福报。将来报尽之时,到阎王老子那里,一算帐都是罪业。自己还不肯承认。几时才能觉悟呢?所以这一段特别注重在智慧上。是教我们转世间有漏的福报,而成就出世无漏的福德。无漏福德是无量无边,有漏的福报很有限。这是印祖在序文里大慈大悲,开导我们学袁了凡。要把心境转过来,把世间福转变为出世间无量的大福。这是祖师这一篇序文,立意之所在。



若能格而除之。则是慧风扫荡障云尽。心月孤圆朗中天矣。



断恶修善的方法,祖师开导我们:「明」为总纲。明就是「智慧」。如果智慧不能现前,再好的方法,还是有问题。智慧不能现前,总而言之,免不了盲修瞎练。这是对学无上菩提而言。菩萨六度中,如果没有「般若」,其余的五度从「布施」到「禅定」,皆是人天有漏福报。修行的目的是要明心见性、要成佛作祖。而其结果,还是在人、天两道享福,这就是自己路子走错了,所以说是盲修瞎练。



假使我们修学的目标是求人天福报,般若智慧就不会现前。福报能不能得到呢?也未必能得到。我们读完《了凡四训》之后,也许就明白了。道理就在我们凡夫对邪正、善恶、是非,很难辨别。人天福报是要断恶修善才能获得。也许我们自己以为修的是善,断的是恶,殊不知事实恰恰相反;断的是善,修的是恶,将来的果报就不堪设想。所以这一层,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然后才能改造自己的命运。我们在序文里面看得很清楚,皆是指导我们智慧第一。为什么呢?明为总纲。

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至于修身、齐家,这一套都是方法。此地讲得很清楚,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物欲格除。换句话说,我们要做的第一桩事,也就是修行的根本。大根大本是什么呢?先在境界里面学不动心。在一切境界之中,将自己的贪、瞋、痴、慢断除,这就是「格物」。要从心地格除物欲,只要你做到这一步,你本有的般若智慧就透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透出来,透出一分就很难得。为什么呢?这一分是真智慧,从此以后有智慧,做为我们修证无上菩提的基础,一切的修为皆得其正,他怎么会不成就呢?所以祖师在这里引用古人两句话教导我们,这两句偈是:



『慧风扫荡障云尽』,「障」就是五欲六尘障碍自性智慧德能。好像云彩障碍阳光,智慧比喻大风,把云彩吹走,障碍没有了,智慧一透出来障碍就没有了。



『心月孤圆朗中天』,这句容易懂。明月中天,才能将一切事物真相照得清清楚楚。



此圣人示人从泛至切。从疏至亲之决定次序也。



这是自古以来,佛、菩萨、祖师大德们教人修行的次第,千万不可疏忽。我们修行功夫不得力,研教之所以不开悟,就是把顺序弄错了,所以路走不通,越走越艰难。到后来多少同修们,连信心都丧失了。原因就是没有按照祖师指导的顺序。换句话说我们将纲目颠倒了,乱了头绪了。印祖在此地,把我们向来修学的毛病给我们点破,指出一条道路来让我们走,确实古德是如此。



『从泛至切』,「泛」是泛泛,慢慢走上切实。



『从疏至亲』,「疏」是疏远,「亲」是亲切。这是一定的次序,不容忽视。



若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俾吾心知识悉皆明了。方能诚意者。则唯博览群书。遍游天下之人。方能诚意正心以明其明德。未能博览阅历者。纵有纯厚天资。于诚意正心。皆无其分。况其下焉者哉。有是理乎。



这一段话说得很好,就是说明「格物」的大意。一般人把格物讲错了。错认「格物」就是要研究天下万物的道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常讲的博学多闻。博学多闻毕竟是少数人,这样说起来,成圣成贤只有少数人有分。佛在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成佛」,那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希望了?所以祖师在这里说得非常明白,「格」是格除的意思,「物」是物欲。你要懂得这个讲法,我就是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格物致知也能做得到。可见得圣人之法乃是人人有分,不一定要博学多闻的大学问家,他们才有分;不认识字的人也有分,没有念过书的同样可以做圣做贤、可以成佛做祖,这就是把这道理说明白了。



假如是要『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这是过去一般人解释「格物」的说法。格物致知而后才能做到诚意正心。照这个讲法,只有博览群书。博览群书还不行,还得要遍游天下。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人可以够得上格物致知的条件,确实有很多人有这种误会。这种说法我们细细想一想,不是圣人说的。圣人的意思,这个「格」确确实实是「格除」的意思,唯有格除物欲,我们清净心才能现前,清净心中自生智慧。



诸位读《六祖坛经》,你看六祖大师对忍大师讲:「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他一个字也不认识,他心里面生智慧。他为什么生智慧呢?就是他将格物的功夫做得很深,离相离念,心地清净,所以他心里生智慧。我们凡夫所以不能生智慧,智慧不能现前,就是被物欲所盖覆住了。物欲盖得愈多,往外面透的智慧就愈少。物欲盖得愈薄,透的智慧就愈多。无论是透的智慧多少,我们都是为物欲所障碍了。凡夫、小乘、权教菩萨皆不例外。到什么时候物欲(贪瞋痴)真正从心地里面断除;就是世间万法,乃至于出世间的佛法,你做到了一尘不染,佛菩萨在你面前,你的心地也如如不动了。这个时候,才可以说格物的功夫到家。为什么呢?本性里面的真智慧,毫无障碍地透出来,这是我们应当要明白的。序文里面所讲的纯厚的天资,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善根深厚。《弥陀经》里面讲的多善根、多福德的意思。



《弥陀经》里面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一定要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只要心地纯厚,这种人修道,比那些世智辩聪要容易得多。所以对于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功夫,这些人比世间那些有学问,博学多闻,行万里路的反而来得快,来得踏实,绝不是没有分。这一段话,是印祖从反面给我们说的。


然不深穷理之士。与无知无识之人。若闻理性。多皆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



这里面也说这些毛病,我们细心观察这些毛病,确实是很多。「穷」是追寻究竟,直穷到底之意。这就是对于理论的探讨,应当要追根究底。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一定要彻底的明了,这是有智慧的人。『与无知无识之人,若闻理性,多皆高推圣境』。



这两种人:一种人对于理性没有深究,确实是很多;一种是无知无识的人。这两种人,我们要是跟他谈到理性,宇宙人生的大道,讲到佛性,讲到佛法。他往往不敢承当。以为那是佛菩萨才能做到,我是凡夫怎么能做到?『高推圣境』,实际情况还没有搞清楚,自己就先认为不行了,认为自己做不到了,这是『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



尤注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即无思无虑点尘不染之心。如具此心则亦大人而已矣。」此处所说的大人,可以解释为佛菩萨。佛菩萨跟我们有什么差别呢?佛菩萨的心是清净的,是一尘不染的。「尘」是什么?就是前面讲的物欲。物是一切的物相。「欲」是欲望,是贪瞋痴,「欲」是烦恼;五欲六尘,一执着心里面就产生欲望,就不清净,心地就为其染污。「大人」是佛经里面讲的大丈夫,佛菩萨的本事就是心地永恒不染。物相有没有?物相有,这五欲六尘的相是有的。功夫要自己做,要在这里面训练着不染着,不染就是不起心动念。此地比喻赤子之心。「赤子」是小孩,多大的小孩呢?两三个月的小孩,他对于一切物相不动心。在菩萨行里面有一种修行法,叫「婴儿行」。



诸位顾名思义,就可以体会到,怎样修菩萨行呢?看那婴孩,你就学他。他不会说话,也不会攀缘,他对于一切境界的好丑,都不起分别心,这就叫赤子之心。所以赤子之心,讲老实话我们那一个没有呢?个个都是从这儿来的,可惜保持不住,年龄稍微大一点,赤子之心就丧失了。那真正是佛心,真正叫清净心,丧失了。『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



尤注说得好:「狂夫欺慢。如何有入道因缘。多众自疑。竟忘却本来面目。」这两句话有责备、感叹的意思在。可见得我们本来不是凡夫、本来不是愚人,就是因为『高推圣境』,以为那是圣人的境界,我们做不到,真正是自暴自弃。就是自卑感所造成的,以为我们不如佛菩萨,甘心当凡夫,甘心情愿做个愚痴人,所以不肯奋发。因此随波逐流,遵循从事,我们看现前多数人,是在这个境界当中随业流转,当然是凡夫。对于这些人有什么方法来劝他回头呢?你要以佛法的理论来跟他讲,办不到。为什么呢?他以为那是佛菩萨的事情,我不敢当。这才不得已用另外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底下所讲的。



若告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或善或恶。各有其报。



讲因果报应,他能接受,他就害怕了。这是佛度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的法门。「报应通三世」。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果报是通三世的,「现在时期为至暂」。这是我们俗话讲的现世报,现世报时间不长,一生当中就能看得见的。「过去未来时期则甚长」。有多生多劫种的因,现在果报现前了;或者是多生多劫种的因,我们现在还没有受报,未来世缘成熟才得果报,这种情形多的是。现在造的因,现在就受果报,这是现因现果;现在世造的因,来世受果报,这叫「生报」;或者是现在世造的因,多生多劫以后再受报,这叫「后报」。大家要明了,佛法里讲的三世因果,事、理说得非常透彻。可知三世因果主要是劝导中下根性的人,可以由此入道。

「藏经中所载因果报应之事。往往有经多生多劫。而酬偿夙债者。」诸位要是查《藏经》,单找这些因果报应,也是相当难的一桩事情。为什么呢?这些事情散在诸经论中。古人把经论里的因果报应摘录出来,编成一本书,你只要看这本书,就把整个《大藏经》的因果报应都看到了。这部书的名字叫《经律异相》、《法苑珠林》,这两种书里面都是摘录编成的,只要看这两本书就都看到了。但是这两本书的份量都相当大。我们都想看。单是《法苑珠林》就有一百卷,份量差不多等于《华严经疏钞》,《经律异相》有五十卷。所以份量都相当的多,这是佛在经典里面讲三世因果的事。



「身口意三。所作诸善诸不善业。缘熟时至。一一自食其报。报尽方休。」这几句话我们确实要牢记在心。身、口、意是指的三业。我们身、口、意天天在造,时时刻刻都在造,所造的业,有善、有恶。有非善非恶的无记业,善业与恶业都有果报。什么时候果报现前呢?缘熟时至。我们所造作的在阿赖耶识里留下业因,因变成果,当中要有缘。什么时候机缘成熟了,果报就现前,绝对不会没有报应的,换句话说,有因一定就有果。也许同学们要问,成佛以后还有没有果报呢?成了佛以后依然不免,释迦牟尼佛在世,示现三个月马麦之报,成了佛还要受果报。不过成佛受果报,或者已经证得阿罗汉以上的果位受果报,与我们受果报不同;我们受果报感受到苦,而他们受果报没有这个感受,为什么没有感受呢?他对于前因后果都明白。



举个例子来讲,我们不晓得因果报应,我们今天身上带的钱财被人偷了,心里很难过,很烦恼。这就是苦受。佛菩萨受果报,知道这是自己前世造作偷他的因,今天被他偷回去了,还他的债就没有事了,心里有乐受,没有苦受。一报还一报,清清楚楚。所以说,悟了以后,只有还债再不欠债。还一笔,心里就舒服一层,他愈来愈自在。心地确实是清净平等觉。



我们凡夫迷惑颠倒,一面还债一面又欠债。欠的比还的更多,永远还不尽,苦不堪言。这是举个比喻来说。所以说「报尽方休」;报尽就是还完了。但是真正讲到「休」,那是要般若智慧现前,才办得到。换句话说,自己不会再造业了。



古德给我们讲的:「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随缘消业,消业就是还债,不再欠债了。心地真正到清净,一尘不染,这个时候,只有还债。随缘跟攀缘不同,「随缘」是菩萨行,「攀缘」是凡夫行。随缘就是普贤菩萨所讲的「恒顺众生」,「恒」就是永远是这个样子。永远都是顺着众生,这才能消得了业;你不能随顺,就动心了,动心就造业。所以要想不造业,就学着随缘不要攀缘。我们想做一桩善事,攀缘做一桩善事好不好呢?古人告诉我们说,「好事不如无事」。无事,心地是清净的,你做一桩好事心不清净。可见得我们真要想做到心地清净,唯一的办法—要随缘不执着才能办得到。



「众生障重欲深。昧却本明。」「障」是讲业障。业障太重了,欲望太多了。所以本性里的智慧光明失掉了。「逐妄造孽纷纷扰扰。无时无处不在迷境。处火坑而不觉。遇怨怼而不知。」火坑是指三界,三界六道就是火坑。如《法华经》所说的三界火宅,那有安稳处呢?遇怨怼而不知,误将怨家对头当做亲人。「千秋长夜万劫沉沦。可怜亦可悲已。」



这是说众生相。不但指现前人道,还包括诸天在内的六道众生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因果报应是一切事实的现象,作用非常广大。对中、下程度人,讲因果报应的道理,容易体会容易接受。


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



我们读了这一段文字,知道修道先决的条件,要深信因果,他才肯认真修行。如果拨无因果,根本就不相信因果报应,那就没有办法了。讲高深的理论他不懂,不能接受—他以为那是佛菩萨的事情,凡夫办不到。那么讲浅一点的呢?因果报应他又不相信,他以为是神话。这样的人佛菩萨也没有法子度他,在佛经里,称为「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的人。



如果你不想得恶果报,那么你必须先断恶因;不造恶因,当然就不遭受恶的果报。试问那一个人不希望好的果报呢?好的果报从那里来?由善因来。可见得我们要想离开不好的果报,得到如意的果报,就必须要懂得断恶修善才能获得。断恶修善的重点在身、口、意三业,因为造善、造恶,都离不开身、口、意三业。「身口意三业。简言之。各各都能为十善业及相反之十不善业。详大乘戒律中之《十善业道经》。」



这里举出修行的纲领。众生身、口、意种种造作无量无边。佛将我们身、口、意的造作,归纳为十大纲领。所谓身三、口四、意三。称之谓十善业道。「身三」是身体的造作,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身的三善业。「口四」是言论四种造作,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这是口的四种善业。「意三」就是心里三类念头,不贪、不瞋、不痴,这叫做意的三善业。这就是《十善业道经》里所讲的,十种善业的功德果报。十善业反过来就叫做十恶业



。这是佛为众生指出善恶的标准。我们身、口、意,一动念、一造作,就要想到这十条。我所造的是属于善业、还是属于恶业呢?那么善恶的果报自然就明了了。佛菩萨以这样的法门,来接引中下根性的众生,入菩提大道。



所以断恶修善是大乘佛法里的根本法门,无上菩提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我们如果深信因果,深信报应,就可以入大乘之门了。



『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心」就是意,你对于身口意三业,自自然然懂得防护了。换一句话说你就知道改过修善。『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



「君子戒谨恐惧。虽处暗室中。觉(也好像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常若有多人监视然。常存明明在上鉴察不爽意。」古代的中国人,对于天非常的尊敬。民间所称的玉皇大帝,佛门称为忉利天王。「帝天」,如同对玉皇大帝四天王一样。『不敢稍萌匪鄙之心』。「匪同非、鄙同丑」。不敢稍存非理之心,不敢稍存丑恶之念。当然就也不敢做恶事,这才能断恶业。



『以自干罪戾也已矣』。「干」是干犯。「戾」就是罪过,就是常如面对帝天,面对大家,不敢故意造作恶业。



此大觉世尊。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



大圣大贤、佛菩萨度众生,也不舍弃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对于中下根性的人很有效,上根利智,也不例外。上根利智通常讲,偏在心性的理论上,后面有两句话说得好—「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因果」。这是对上根利智的人讲的。所以上根人没有不相信的,他的信心比中下根性的人要坚固得多了。为什么呢?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的修行必然是如法的。



尤注说:「大觉究竟真空实相。彻底尽源。更无遮障之谓。」「大觉」,是指佛。「究竟真空实相」,「究」是穷究,「竟」是毕竟,圆满的意思。对于真空实相的理体。「彻底尽源,更无遮障之谓」,这是大觉。这是从大乘佛果上讲的。



「凡夫不觉悟。声闻自觉不觉他。菩萨自觉亦觉他。但功行未圆满。」这是说明佛、凡夫、小乘菩萨之所以不同处。「惟诸佛如来自觉觉他皆圆满。故独称之为大觉。世尊乃佛之尊号。以佛具足万德。为一切世界所尊奉。故曰世尊。」佛为究竟圆满之大觉,为一切世间所尊敬。他以圆满大智,教化众生,普遍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就是深信因果,断恶修善的法门。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局域网对方和您在同一内部网 | Posted:2005-10-15 11:5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98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