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層峰,指的是年輕、有活力,同時擁有最高管理階層的權力核心人士。日理萬機之下,隨身所攜頂尖的高科技配備,才足以應付龐大機構每日的運轉,時尚尖端產品亦是彰顯個人品味的絕佳配備,諸如PDA手機、高效率NB、名牌西服與設計感十足的眼鏡。
▓充滿行動力更是新世代層峰的必要配備之一,因此敏捷的移動效率、舒適的乘坐空間與充滿現代設計感的座駕,便成為絕佳的代表。BMW 7系列,充滿強勁敏捷的移動特性、舒適豪華的乘坐空間、高科技配備座艙與時尚經典線條萬關,無疑彰顯新世代層峰各項特質的唯一指標!
一手車訊,連續八年、32季獲得AC尼爾森閱讀率調查汽車雜誌類冠軍,陶社長夢麟(人稱陶公),是車訊國際14年來第一位社長,每日運轉這般龐大的巨輪,所需要的是靈活的頭腦、強健的身體與快速的敏捷性。一有空閒便到健身房運動的陶公,對於BMW BMW 7系列一直是讚譽有加,不僅是外型、動力,連前、後座的空間設計與舒適感都是當今車壇首屈一指的選擇!
豪華寬敞舒適
配備豐富科技
一般而言,菁英級主管對於科技產品的訊息都相當注重,因此BMW 7系列內裝的設計絕對能滿足所需,保有車室內多處覆以大面積核桃木飾板之外,還搭配霧銀金屬飾條,讓其內裝提昇無限質感、有個性。
對於習慣一般房車內裝設計的人,甫進入BMW 7系列車室內可能會不太習慣,不僅操作介面大相逕庭,諸多線傳科技配備絕對會讓人耳目一新,諸如按鈕式手煞車、位於方向盤右後方之線傳排檔桿,以及諸多個人化設定等,車主得花點時間才能完全適應,不過一旦適應後,會發現BMW 7系列這些電子配備不僅豪華、實用外,還頗貼近人心的。
目前總代理所引進的BMW 7系列均已配置第二代i-Drive,其介面平台共分為四大主題,包括通訊、娛樂、空調、導航等,操作者只需利用中央扶手前方之圓形旋鈕點選所需項目即可操作,如發生錯誤,只需將中央扶手後方的“Menu”鍵按下,螢幕自動跳回首頁。整體而言,第二代i-Drive比第一代而言變得相當人性且具親和力,與其他車廠類似系統相比,算是屬於較易上手的設計。除了i-Drive外,BMW 7系列配置了電動天窗、HID氙氣頭燈、行動通訊系統、分離式通訊系統、PDC自動泊車警示系統、全車皮椅、雙前座電調座椅(附記憶模式) 、CD主機+6片式換片箱等,配備豐富度為同級車款之牛耳。另外,在主被動安全方面,BMW 7系列配置雙前座安全氣囊、雙前側邊安全氣囊、AHPS II前、後座頭部氣囊、自動防滑穩定控制系統+循跡裝置(ASC+T)、動態循跡系統(DTC)、煞車力道輔助系統(DBC)等未經應車主提供最舒適與安全的乘坐空間。
前後座買家都會重視的一項購車因素,便是空間問題。BMW 7系列的長軸距提供了非常優異的乘坐空間(長軸車款軸距長達3130mm),尤其在後座部分,不僅膝部、頭部空間寬裕,軟硬適中的泡棉更提供了絕佳的舒適性,就算後座乘員希望在後座擁有極為寬敞的休憩空間,BMW 7系列在這方面的表現絕對可以應付所需。
純正德系底盤
豐富駕駛樂趣
強勁性能之下還兼顧乘坐舒適性,是頂級車款缺一不可的條件。BMW 7系列的車款大多配置跑車化懸吊,但是舒適性設定卻不落人後,整體表現實在是可圈可點,同時配置Perelli P0 Russo 18吋胎圈,加上懸吊調校得宜,BMW 7系列絕對符合層峰車主的各種行路需求,並且還極具駕駛樂趣。
擁有德國高級房車血統的BMW各系列車款之操控性都令人印象深刻,原因在於它不僅擁有大型豪華房車應有的沈穩、紮實之行路性,過彎時,其精準的操控性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由於BMW 7系列皆配置Servotronic電子伺服動力方向盤,因此,起步時方向盤相當輕手,剛開始輕到讓人有些不習慣,不過此設定在車速低且多車的市區中卻提供了非常輕鬆且易上手的悠遊樂趣。一旦車速加快後,其電腦則依車速、行駛狀況隨時調整方向盤輔助力道,這時,方向盤由於輔助力道變小,路感於是變得相當清晰,配合其調校得宜之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懸吊,就算是採取稍高速度入彎,還是擁有靈活的車身動態。由於懸吊稍呈舒適取向,激烈操駕時,車身會出現輕微側傾,但車身依舊可以維持既定的路線前進,再加上其所配置之18吋P0輪胎提供極佳的抓地力,過彎極限相對提高不少。整體而言,BMW 7系列不僅兼具豪華房車的舒適性,更可輕鬆展現優異底盤調校特性後所迸發的操駕感。
BMW 7系列配置三款不同型式引擎(V12、V8與直六),其中760Li V12車款最大馬力及扭力分別高達445hp及61.2kgm,在雙可變氣門正時控制系統的加持下,配合六速Steptronic手自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僅需8.1秒就可搞定(730i車款),這些優異的表現主要來自引擎低轉速扭力較佳所致,當然,反應迅速的變速箱亦居功闕偉。雖然BMW 7系列之變速箱都具有手自排功能,實際操駕時,卻沒有想自行升降檔的念頭,原因是此具變速箱所表現的各項特性都讓人非常讚賞,實在沒有必要以人為方式介入操作。
出處來源:http://www.carnews.com.tw/1car/1car.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