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44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white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8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養身] 秋冬養生 燥寒不一樣
2004.12.05  中國時報
秋冬養生 燥寒不一樣
黃天如/北縣報導


  你對健康的定義只是沒有病痛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表示觀念落伍囉!為引導現代人邁向「enjoy your life」的人生,中時報系美麗身心講座,四日邀請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教授林昭庚,主講「從中醫觀點談秋冬養生與保健」,內容深入淺出,聽講民眾都覺得很受用。

  林昭庚教授表示,中醫無論對有病痛或無病痛的人,都講求養生之道。其中所謂的「養」,涵蓋了良好的營養及保養;至於「生」,則代表了有活力的生命,以及品質良好的生活。


  中醫養生精髓在「天人相應」四字,也就是設法順應節氣變化,隨時保持身心平衡狀態。林昭庚強調,中醫常說「喜怒哀樂皆有所傷」,換言之,狂喜就跟狂悲一樣傷身;所以,最好的「養心」之道,就是時時事事保持平常心、歡喜心。

  至於配合四季變化的保養之道,林昭庚教授說,秋季主氣為「燥」,所以秋天是一切燥症的好發期,舉凡皮膚乾燥、鼻燥、唇燥、頭痛、咽痛、乾咳、手足心熱及大便乾結,都是秋天常見的病症。

  為求對症食補或藥療,秋季保養重點在於防燥養肺、養胃護脾;以西醫觀點來看,就是預防上呼吸道疾病、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的感染。林教授建議,秋季食補要「潤燥、增液、養血」,特別要多吃梨子、菠菜、藕、豆漿、甘蔗、白木耳、柚子等,符合水份多不甜膩、溫而不熱、涼而不寒特性的食物。

  至於冬季的主氣是「寒」,食補重點為「溫熱養陽、溫而不散、熱而不燥」。林昭庚教授說,冬季最適用的食補中藥材包括:枸杞、當歸、黃耆、生地、茯苓、杜仲等;用以熬燉歸地海參湯、黑豆紅棗黃鱔煲、山藥枸杞火腿火鍋,都好吃又滋補。

  最後,林昭庚更以三種最適合秋冬保養的穴位按摩法,以饗民眾。一、鼻翼按摩法:用食指由上而下按摩鼻翼兩側至少廿次,直至鼻翼生熱為止;二、耳朵按摩法:以兩手拇指與食指由上而下按摩耳廓,直至生熱;三、腳心按摩法;早晚用手掌搓腳心一百至兩百次,直至手心腳心發紅發熱為止。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英國 | Posted:2005-01-22 19:0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64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