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戲,演戲的時候你要認真,不能放棄。
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戲,演戲的時候你要認真,不能放棄。 在演戲的過程中又不能糊塗,不能把這些當真, 要放下,不執著。我們都會說「放下」, 但很多人都放棄了。放下就是不放棄, 沒有放下就是放棄。「放下」是一種心態,⋯⋯ 是一種智慧,不是一種行為。 「不放棄」也是一種智慧,不是一種行為。 不放棄是因果不虛,是大慈大悲。 達真堪布 《心經》云: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個道理說得容易,但真正要明白含義, 要做到非常困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我們的思想概念裡是矛盾的,實際上不矛盾, 這叫超越,這是真正的諸法實相。 用生活化的語言簡單來解釋, 就是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認真, 無論修什麼法都要認真。要認真,但不能執著; 要放下,但不能放棄;要隨緣,但不能隨便。 簡單點說叫緣起性空:性空不離緣起,緣起不離性空, 性空和緣起是雙運的, 一體的。「放下」講的是空性, 「不放棄」講的是緣起, 二者是雙運、一體的,不是相違的,是圓融的。 「要放下」,這是真空;「不放棄」,這是妙有。 認真和不執著也是雙運、一體的。 「要認真」,這是妙有。「不執著」,這是真空。 真空離不開妙有,妙有離不開真空, 就是相離不開空,空離不開相。 但很多人因為不懂得其含義,弄不清楚這些, 都混在一起。把執著當成認真,把放棄當作放下, 把隨便當作隨緣。我們強調做事情、 修法的時候不能執著,但馬上就不認真了, 認為認真是執著,這是錯誤的。認真不是執著, 執著也不是認真。不執著不影響認真, 只有在你不執著的時候,才能認真。不執著的時候, 才有真正的智慧。有真正的智慧,才有真正的認真。 有了智慧,有了真正的認真,才有究竟圓滿的成就。 我們之所以一直沒有成功,沒有成就, 就是因為有執著而沒有認真。 不認真是罪過,不執著是解脫, 這兩個不一樣。佛、菩薩、上師不可能不認真, 但是他們沒有執著心,所以這兩個是不矛盾的。 你們所認為的認真,實際上就是一種執著, 因為你真正認真了,就解脫了。 你現在對家人、對親朋好友很好,這實際上是一種執著, 而不是認真。因為你對他們所謂的「認真」給你帶來了 煩惱和痛苦,所以不是認真,是罪過。 認真是一種緣起的作用,是完全的解脫; 而你現在的認真是一種執著,是輪迴的因,完全是痛苦的。 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戲,演戲的時候你要認真,不能放棄。 在演戲的過程中又不能糊塗,不能把這些當真, 要放下,不執著。我們都會說「放下」, 但很多人都放棄了。放下就是不放棄, 沒有放下就是放棄。「放下」是一種心態, 是一種智慧,不是一種行為。 「不放棄」也是一種智慧,不是一種行為。 不放棄是因果不虛,是大慈大悲。 我們有一句法語: 「能放下一切眾生,這叫智慧; 不放棄一個眾生,這叫慈悲。」 有大智慧,才有大悲心,智悲雙運! 這是佛法裡講的慈悲、平等。在上師三寶面前, 每個眾生不管貧富貴賤、男女老少,不管是佛還是魔, 包括自己的仇敵都是一樣的。不放棄任何人, 不放棄任何事,這才是圓滿。「處處都是好處, 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還要放棄什麼啊? 這叫放下。這些道理雖然不太好理解、不容易明白, 但通過學修,有一天一定會明白的,那時你就具有大智慧了。 佛講眾生愚痴、顛倒, 就是因為這些簡單的道理我們都不懂, 很容易的事情我們都做不到。事實上如果我們真的放下, 就能得到,就不需要放棄,而且是永恆地不放棄。 我們現在所認為的沒有放棄責任與義務, 認為把家放下了,孩子也放下了,實際上是已經放棄了。 再比如,有的人害怕自己家裡有鬼魔, 就想找人把他們都送走,這就叫放棄眾生、失去眾生! 你放棄了就有煩惱、痛苦,所以放棄是罪過。 當你沒有煩惱、痛苦的時候才是真正放下了。 所以,這些道理都一定要分清楚, 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實際行動上分清楚。 解脫就是在日常的生活工作當中放下、解脫, 除此以外沒有什麼可放下的,沒有什麼可解脫的。 我們遇到事情時,經常會說要「隨緣」, 但大家說「隨緣」時說得太容易了。 因為隨緣是有大修行、有大智慧的人, 大成就者才能做到,一般的凡夫怎麼能做到隨緣呢? 你們說的隨緣不是隨緣,而是隨便。隨便是造業, 隨緣卻是一種解脫。隨緣的含義很深, 一切都讓它自自然然,那是隨緣。 在心裡把一切萬法都看成自然,自自然然地發生, 來去自然,生死自然,聚散自然,高低自然…… 如一個有智慧的老人在看一群玩耍的小孩一樣, 一切顯現都知道,明明了了,不動心、 不執著,這叫隨緣。所以說要做到隨緣很難, 在沒有達到隨緣的境界時,還要認真地取捨與對照, 這才是對的。如果還沒有到達這種境界就隨緣, 那是隨便,那叫散亂、懈怠。這不是修行,也不會有成就。 隨緣不隨便,放下不放棄,認真不執著,叫二諦雙運, 含義都非常深。 如果想把緣起性空的道理運用到生活當中, 那就需要這樣去運用。 不能把緣起和性空都掛在虛空當中,不去做,不去落實。 能做到,這就是最究竟的。 雖然我們用的詞彙都是很普通、很生活化的語言, 但是含義很深,要仔細去思維、體會,這樣一定會有成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