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284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 Lee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即心是佛.

圖 1.

圖 2.



阿彌陀佛在西方,向西發願往生,
是顯教法門之發願;修密宗者,
我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
唯心净土,本性彌陀,
並無東西南北方向之差别。⋯⋯
有方向之差别者是凡夫心,
我心万法具足,汝信得過自己是阿彌陀佛,
念念向自心發願,一定往生,一定成佛,
但不可有疑心為最要緊。

- 諾那祖師-
【最簡單而且最大之修持法】
問︰現在一般人世務憧憧,修法之時甚少,
不知有無最簡單而且最大之修持法?
答︰密宗最簡單最大之修持法,
汝就是本尊,本尊就是汝。
汝之身口意,就是本尊之身口意;
汝之居處或辦公室,
就是本尊之莊嚴佛殿;
汝之父母妻子及一切所見之眾生,
均是本尊之身體;汝耳所聞一切聲音,
均是本尊之法語;
汝心所想及一切眾生之心念,均是本尊之心念;
一切地水火風空,無一不是本尊之功德,
汝所住之世界就是佛土。
常如此觀想,就是無上密宗成佛之大法。
久而久之,自能打成一片,到一心不亂境界。
最要緊是汝自心信得過,汝就是本尊,
本尊就是汝,汝與本尊無二無別。
恭錄自 諾那華藏精舍金剛贈經會出版
《諾那呼圖克圖法語開示錄》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1-09 18:04 |
Adam Lee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佛學大辭典/己身彌陀唯心淨土
【己身彌陀唯心淨土】
(術語)謂萬法唯一心,故生外無佛,亦無淨土,彌陀即己身中之彌陀,
淨土即我心內之淨土也。觀無量壽經曰: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天台觀經疏曰:「諸佛法身與己同體,現觀佛時,心中現者名心是佛。」
維摩經佛國品曰:「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起信論義記下本曰:「眾生真心即諸佛體,更無差別。
故華嚴經云:若人慾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
樂邦文類四載圓辯法師之淨土唯心說,並載姑蘇禪師之唯心淨土文。
雲樓彌陀經疏鈔一曰:
「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是為由諸法唯心,萬法一如之理性而談之法門,
古來聖道門之念佛皆是也。然善導所立之淨土門不取之。
西方指淨土,心外仰佛。是曰指方立相。
觀經疏定善義曰:
「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
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
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龍舒淨土文一曰:「世有專參禪者,雲唯心淨土,豈復有淨土?
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此言似是而非也。」
萬善同歸集二曰:「問唯心淨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質蓮臺,寄形安養?
而興取捨之念,豈達無生之門?欣厭情生,何成平等?
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中略)平等之門無生之旨,
雖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強習重,須生佛國以仗勝緣。」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1-09 18:09 |
Adam Lee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1-09 18:22 |
Adam Lee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即心即佛
佛宗用語,是說不須向面外求佛,
你的自心即是佛。
見《達摩血脈論》即心是佛,亦復如是。
除此心外終無別佛可得;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祖堂集。馬祖傳》 道一每謂眾曰:
“汝今各信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

《道一禪師塔鳴并序》道一常說:
“佛不遠人,即心而證。”

《三藏法數》云:
“遮即止其所非,詮即能詮名字。
謂如諸經所說真如妙性,
每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因無果、
無相無為、非凡非聖、
非性非相等,皆是遣非盪跡,絕相祛情,
是名遮詮。”從反面作否定的陳述,
以排除事物本身不具有的屬性和意義。

僧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
”師云:“為止小兒啼。
”僧云:“啼止時如何。”師云:“非心非佛。”

僧人間馬祖為什麼說此心就是佛,
馬祖回答那是為了讓嬰兒停止啼哭。
僧人又問啼哭止住了又怎麼樣呢?
馬主回答說不是心也不是佛。
這裡“非心非佛”就是用了遮詮的手法。
兩個非字都是否定的意思,
是對即心即佛的否定。
心和佛的觀念都要否定,
其目的是為了破除學人對“即心即佛”的執著,
強調不能執著此心即是佛的觀念。
非心非佛是超脫即心即佛的觀念,
也即當下直取佛心的一種更高的解脫境界。

諺語

諺語是一種口頭創作,
產生於民間,流傳於人口,
本身常含有一種教訓的意義,
是某種思想的形象表現。
在它裡面反映了人們的經驗和處世秘訣。
諺語和俗語基本上是同一類型語句的不同稱謂。
在上文遮詮所引公案中的“為止小兒啼”
便是一則諺語。
禪宗俗諺主要有三個來源:
漢文典籍、佛教典籍、禪師獨創。
來源於佛教典籍的諺語是指佛教為說服信徒
而運用的帶有寓言性質的小故事,
後來被禪門宗師反復引用,
成為習用的諺語。
這裡的“止小兒啼”出自《涅槃經》卷20:
指楊樹黃葉似金錢,給小孩哄其勿哭,
比喻佛說天堂快樂以止人間作惡。
公案中意指:“即心即佛”之說實為方便法門。

意即“見性成佛”

禪宗講究相信自己,
每個人都有佛性,所謂不假他求。

就是說,佛,不要向外去尋求。
佛就在每個人的心裡,
你能明心見性,你自己就是佛。

所謂佛也曾是人,在禪師眼裡,
自己與佛是應該平起平坐的。

馬祖道禪法
馬祖道一的禪法具有獨特的內涵,
其邏輯推演與理論闡釋,
層層遞進。針對修行者而言,有三個層面:

一、“即心即佛”是思想基礎,確立自信自立;
二、“非心非佛”是解脫關鍵,破除妄念偏執;
三、“平常心是道”是根本目的,堅持應世利人。
“平常心”是馬祖道一禪法的突出特點和根本旨趣,
它排除了善惡、染淨等二元對立的區別性,
主張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體現心性、張揚真理。
它繼承並發展了惠能等祖師們的禪法思想,
也深受《華嚴經》
“事事無礙法界”等義理的影響。
“平常心”所體現出的平民化、
世俗化、生活化、簡易化等品質,
促進了中國禪宗追求大乘入世精神
的信仰價值趨向。

修行者的思想基礎
即心即佛:心性一如,佛性平等,自信自立,
這是修行者的思想基礎。

達摩所傳的上乘之法
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佛教信仰者,
首先要有堅定的信念、信心,
具備人格自立的思想基礎。
這就是馬祖道一首先要講“即心即佛”的出發點。
在《語錄》中,馬祖道一告訴弟子們:

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達摩大師從南天竺來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
又引《楞伽經》,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信,
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
故《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夫求法者,應無所求,
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不取善不捨惡,淨穢兩邊俱不依怙,
達罪性空念念不可得,
無自性故。故三界唯心,
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
菩提道果,亦復如是。於心所生,即名為色,
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若了此意,乃可隨時著衣吃飯,
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汝受吾教,
聽吾偈曰:“心地隨時說,菩提俱亦寧。
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在這段話裡,馬祖首先肯定即心即佛,
然後指出它是達摩所傳的上乘之法,
又引《楞伽經》為證。
其論證的推理過程是:因為諸法性空無自性,
求法者應無所求;三界唯心,心性平等;
所以眾生心地佛性具足,即事即理,任運無礙。
從而要求求法者,
不要顛倒不要外求,“著衣吃飯,
長養聖胎”,思想上達到自信自立。

禪宗祖師們的理論的繼承與發揮
馬祖的這種觀點不是自己的發明創造,
他直接繼承發揮了禪宗祖師們的理論。
初祖達摩大師在《二入四行論》
裡所講“深信含生凡聖,
同一真性”為“理入”,
與馬祖的“一心”是一樣的意義。
二祖慧可也說過“是心是佛,是心是法”。
四祖道信曾經引《無量壽佛經》
中“諸佛法身入一切眾生心想,
是心是佛”,提出:
“當知佛即是心,心外無別佛”。
五祖弘忍依據《金剛經》,
更是發揮“即心即佛”的思想。
到六祖惠能,更加直接,明確眾生心就是佛心。
《壇經》中說:“吾今教汝,
識自心眾生,見自心是佛。
……汝等諸人,自心是佛,
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
皆是本心生萬種法。……菩提只向心說,
何勞向外求玄?”當然,
道一更直接地繼承了懷讓禪師的思想衣缽。
在馬祖問道時,
懷讓在運用了“磨磚”、“打車”等比喻後,
總結出一首偈語:
“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
何壞復何成。”這裡的“心地”被馬祖直接引用,
與《壇經》中“心是地,性是王……
性含萬物為大,
自性含萬法,名為含藏識”的意味是一致的。

佛性-清淨自性
關於馬祖所謂“一心”的含義,
一般認為它所表達的是人的清淨自性即佛性,
人一旦悟到並歸依自己的清淨本性,
也就與佛性沒有什麼差別了,
從佛性或心性上講,
人與一切事物沒有根本的差別,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教義。當然,
祖師們為了應機說法,
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對不同的人物、
事情,用不同的概念、
詞語來表達,就出現了不同解釋。
但大致是指眾生思維的功能和思維的活動(心識)、
大乘佛教所說的精神性本源和本體
(真如、實相、法性、佛性等)、
佛教最高的人格化理念(法身)等。
不過,馬祖所講的首先立足於佛性本源上,
然後講眾生的心識功能。
前者重在“理”,
強調本性的認同和平等;後者重在“事”,
強調事相的轉化和意義。對修行者來講,
只有從根本上體會了凡聖的無差別性和可轉化性,
才可能堅定信念、培育精神。
如果用《華嚴經》的“法界緣起”等概念,
那麼,馬祖的一心是
可以用“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來形容的。
馬祖的《語錄》裡不斷地闡釋“即事即理”、
“理事無礙”的思想,
主要是根據《華嚴經》思想。
《華嚴經》用“一真法界”來概括法界圓融的思想,
它融攝一切萬法是一切現象
的本體是一切萬有的“本源真心”。
它清淨平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而展現宇宙萬物。
華嚴宗祖師法藏根據
《華嚴經?十地品》的“三界虛妄,
但是一心作”,把一真法界視為“真心”、“如來藏”,
認為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
是成佛的根源,也是形成萬物的原因。
之後,澄觀、
宗密等人也強調一心是萬物的本原,
是眾生原本具有的覺悟之心,
具備智慧和功德的靈知之心。
宗密在《原人論》裡講:
“一切有情(眾生)皆有本覺真心,
無始以來常住清淨,
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
亦名如來藏。……
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
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
”法界緣起的一切現像在
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的共同作用下,
互為因果,相資相生,彼中有此,
此中有彼,彼即是此,
此即是彼。相即相入,
圓融無礙。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重重無盡【 參方立天:《佛教哲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256~269頁】

“即心即佛”-簡約直接
馬祖的“即心即佛”說,
顯然是融合了佛教華嚴、唯識等理論,
繼承了禪宗祖師們的思想,
而且簡要直捷。這簡約化的命題,
卻涉及到了佛教思想中
最為重要的三個彼此相關的問題:
一是佛性問題即人的自性究竟如何;
二是成佛途徑問題即修行方式究竟如何;
三是佛陀境界問題即真正解脫的境界究竟如何。
它首先設定人的心靈本來就是清淨無垢的,
人的自性與佛性沒有差別,
如惠能所說“佛是自性,
莫向身外求”;其次,
當人領悟到自心是佛而回歸自己的本性,
就脫胎換骨似地進入超越和解脫的境界,
即如惠能所說“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視自性,
一悟即至佛地”;
再次,人們一旦覺悟,回歸自心,
心中便是一片澄澈空明,水月朗照,纖塵不生,
體驗與感受宇宙和生命的真實境界,
即如惠能所說“內外明澈,
不異西方”。這就與傳統佛教禪宗漸悟之法不同。
正因為“即心即佛”
簡約而直接地表達了南禪頓悟之說在佛性論、
修行論、境界論三個方面的獨特思想,
所以它成為中國禪宗南禪的著名命題。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1-09 22:16 |
Adam Lee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六祖壇經.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
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1-09 22:1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717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