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054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 Lee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1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讨论] 因果缘起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1-08 08:43 |
Adam Lee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1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从俗谛而言,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有;由真谛而言,
一切皆无自性,皆毕竟空。然世俗有即是毕竟空,
毕竟空即存在于世俗有中,若不依俗谛,则不得第一义,
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如本法师:中观派(梵名Madhyamaka,Madhyamika),
系以龙树(梵语Nagarjuna)之中论为基础宣扬空观之学派。

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获得之认识,
皆属戏论范围,称为俗谛;唯有依照佛理而直觉观照,
方能证得诸法实相,则称为真谛。
从俗谛而言,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有;由真谛而言,
一切皆无自性,皆毕竟空。然世俗有即是毕竟空,
毕竟空即存在于世俗有中,
若不依俗谛,则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在理论上,统一性空与方便;在认识上和方法上,
统一名言与实相,俗谛与真谛;宗教实践上,
统一世间与出世间,烦恼与涅槃,即所谓假有性空,
不着有、无二边之观点,即称中观。
中观与瑜伽派对立,迄印度大乘教末期,
此派一直为二大潮流之一。

中观派以龙树菩萨为始祖,历经提婆(梵语Arya-deva)、
罗喉罗跋多罗(梵语Rahulabhadra)、青目、婆薮开士等人。
至六世纪初,有佛护(梵语Buddhapalita),
清辨(梵语Bhavaviveka,Bhavya),二论师出而作中论之注释。

其后中观派裂为佛护系之具缘派(梵语Prasangika)
与清辨系之依自起派(梵语Svatantrika)。
前者之月称(梵语Candrakirti)论师曾对清辨之中论注释,
予以激烈抨击,其思想并传入西藏而广泛流传;
后者则以观誓(梵语Avalokitavrata)等论师为代表人物。

七、八世纪之际,中观派与瑜伽派有交互流通之趋势,
终于形成寂护(梵语Santaraksita)、
莲华戒(梵语Kamalasila)等之中观瑜伽派
(梵语Madhyamakayogacara),
与密教同时流传,直至印度佛教之灭亡为止。

在我国方面,此派之学说由鸠摩罗什开始系统地介绍至中国后,
发生极大之影响,如隋唐之时,
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等诸大宗派,
均以此派之创始者,及其经典为立宗之重要根据。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1-08 08:49 |
Adam Lee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1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色空不异万法都与空相应联结.   
色空不异万法都与空相应联结.

图 2.



色空不异万法都与空相应联结.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1-08 08:4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02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