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存在先于本质
沙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要旨、各存在主义者的共同主张。这看法是值得怀疑的,
因为一些共认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如祈克果未必会同意这点。
不过,如果把「存在先于本质」视为沙特存在主义的要旨则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沙特的大部份哲学主张都是以「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前提的,
或者说若沙特不是持有「存在先于本质」这观点是推不出很多他的其他哲学主张。
「存在先于本质」是甚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这世上根本没有所谓客观的本质,
「本质」都只是由人的抉择而决定的。
要进一步说明「存在先于本质」是甚么意思,也许要先说明一下甚么是「本质先于存在」,
剪刀就是一个「本质先于存在」的例子。制造剪刀的工匠是先有剪刀的概念,
即根据他希望制造出来的剪刀(用来剪甚么)达到甚么目的,再去决定它的形状。
于是我们可以说剪刀是「本质先于存在」的。这个工匠的例子可以用以比喻传统基督教创造观,
上帝创造人类就好像工匠制造剪刀般,是先有人的概念再去创造人的。
作为一位无神论哲学家,沙特反对这一点,
然而沙特也不同意一些无神论哲学家所持有的:「人类具有人性」(普遍人的概念)这一观点。
沙特认为「人首先存在着,面对自己-然后界定自己」,即人在存在中去决定自己的本质,
而不是在存在以先已有固有的本质。这就是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
要补充的是正是这种本质观使他认为存在是荒谬的,
沙特的「荒谬」是指:事物存在并没有充份的理由、事物是偶然的,
而不是必然的。既然人没有先于自己存在,
必然的本质、必然的存在目的,人的存在自然是荒谬的。
人被判定是自由的/自我塑造
沙特认为「人除了自我塑造以外,甚么也不是」,并认为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这个命题的前提是「事物仅是它们所呈现出来的现象」,
即事物在现象背后再无本质。这样当事物不再呈现时,
就再没有了。现在的行动和过去的行动没有任何关连,人的抉择不受制于过去,而是为未来而抉择,
这至少是沙特所说的自由的一个含意。这种事物仅仅是它的呈现的例子有:
「离开爱的行动即没有爱」、「没所谓一生不曾写过一首诗的天才诗人」。
「离开爱的行动即没有爱」是指离开爱的具体行动,即没有所谓爱的实质,爱不是一种本质性的「东西」。
「没所谓一生不曾写过一首诗的天才诗人」是指一位天才诗人的天才就仅仅是他所写作品的总和,
而没有所谓:「甲很有写诗天才,只是他一首诗也没有写。」的说法,因为没有所谓「内在写诗天才」这本质。
沙特认为当我们说「不」,甚至心中有一否定时,最可体现我们的自由。这是沙特所讲自由的意思。
沙特认为人是一个可以行动的纯粹存在,除了自由外就再没有其他作为存有的内容。
然而,自由是非一般的「存有」,因为它没有一些具体、固定的内容,也不是一般所理解的所谓本质的内容。
所以,沙特说我们是一种「非存有的存在」,我们没有不自由的自由,因为我们就是抉择的自由。
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是,人除了「自由抉择」这种性质外,再没有其他性质。
反思与评论
诚言,沙特是一位真诚、对人生存在认真的哲学家。他不容许自己活在一些假象之中,
例如他认为宗教虽可使人安定的过活,却是使人在一种迷糊的状态中生存,然后会失去真正的自己。
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却不可否定他这种对人生真诚的态度是高尚而坚强的。
以下就他的思想作粗略的评论。
沙特在道德行动上,认为最重要的是抉择,忽略对一行为是对是错的道德判断。
例如,沙特的一位学生来请教他,应陪伴独居的母亲以尽孝,还是去投入抗战而对国家尽忠。
沙特只说:「抉择吧!」沙特解释,在这一些两难的情况,道德根本不能为我们提供甚么指引。
这些道德的标准往往是决定不了行为的对错的。但我们要问,难道如果学生的问题是问:
「我应杀掉母亲,还是去叛国呢?」我们也不可以指出两者都是错的,作为指引吗?
另外,沙特认为过去的事件和现在毫无关连,这不免否定过去的道德经验有行为指引的作用。
沙特在这里似乎有放弃规范伦理学的倾向。虽然他也强调人要为他的抉择、
行为负责,但人真的有这样的能力吗?
一个杀人无数的人说他会为他的行为负责,但责任只是在口头上的吗?
他真的可以为他的行为「负责」吗?
一个毫无规范的世界又是否可能吗?这些都是我有疑问的。
参考资料:
1.李天命,《存在主义概论》,(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民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