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六祖惠能: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三障,佛教用語,其中包括煩惱障、業障、報障。 佛教認為眾生因為有此三障, 所以尚且不能信受佛法,皈依三寶,乃至開悟佛道。煩惱障,如貪慾嗔恚愚痴等惑; 業障,如五逆十惡等業; 報障,又稱異熟障,包括六道中的苦報。 《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五卷): 「如說三障,謂煩惱障、業障、異熟障。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若諸有情,成就六法; 雖聞如來所證所說法毗奈耶; 而不堪任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 《瑜伽師地論》(二十九卷): 「何等為三?一者、業障。二、煩惱障, 三、異熟障。言業障者,謂五無間業,及余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 彼異熟果,若成就時;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業障。煩惱障者。 謂猛利煩惱長時煩惱。由此煩惱,於現法中, 以其種種淨行所緣,不能令淨。是名煩惱障。異熟障者: 謂若生處,聖道依彼,不生不長;於是生處。異熟果生。 或有生處,聖道依彼,雖得生長;而於其中異熟果生。聾騃愚鈍, 盲瞽喑瘂,以手代言,無有力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是名異熟障。」 《大般涅槃經》煩惱障者。貪欲瞋恚愚癡。 忿怒纏蓋焦惱嫉妬慳悋奸詐諛諂無慚無愧。 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貢高懟恨諍訟邪命諂媚。 詐現異相以利求利惡求多求。無有恭敬不隨教誨。 親近惡友貪利無厭纏縛難解。欲於惡欲貪於惡貪。 身見有見及以無見。頻申憙睡欠呿不樂。貪嗜飲食其心[夢-夕+登]瞢。 心緣異想不善思惟。身口多惡好憙多語。諸根闇鈍發言多虛。 常為欲覺恚覺害覺之所覆蓋。是名煩惱障。 《大般涅槃經》業障者。五無間罪重惡之病。 維基百科*涅槃經明三障 障蔽也。謂諸眾生,被此惑業障蔽, 不見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云障也。 (一)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 故名煩惱。謂貪欲、瞋恚、愚癡等惑, 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 (二)業障;業即業行,謂由貪、瞋、癡起,起身、口、意, 造作五無間重惡之業,障蔽正道,是名業障。 (五無間業者,一殺父、二殺母、 三殺阿羅漢、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也。) (三)報障;報即果報,謂由煩惱惑業,生在地獄、 畜生、餓鬼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報障。 【三障】出華嚴孔目 (一)皮煩惱障;即三界中思惑也。謂貪瞋癡等煩惱,對外六塵而起, 如皮在身外,故名皮煩惱障。 (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思惑者, 於一切法起貪愛心也。六塵者,色塵、聲塵、 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肉煩惱障;即三界中見惑也。謂斷常有無等見,皆屬內心分別。 如肉在皮內,故名肉煩惱障。 (三)心煩惱障;即根本無明惑也。謂此無明之惑, 由迷真心,逐妄而起,故名心煩惱障。 【三種重障】出瑜伽大教王經 (一)我慢重障;謂我慢貢高,邪見執蔽,不能下心, 敬事諸佛菩薩師僧父母,及不能學如來正法,是名我慢重障。 (二)嫉妒重障;謂妒賢嫉能,自是他非,見人修善反生嫉妒, 而不能學如來正法,是名嫉妒重障。 (三)貪欲重障;謂多貪多欲, 懶惰睡眠,掉舉破戒,亦不能學如來正法。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4-12-27 08:09重新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