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
基本上..對於莊周夢蝶的境界究竟是什麼...因人之詮釋而異.. 但必須注意的是..莊周夢蝶是〈齊物論〉中的一小段故事...甚至是《莊子‧內七篇》中的一小段而已..所以任何一項詮釋必須僅扣住〈齊物論〉..《內七篇》的思想...否則將是雖人說理罷了.. 上述這篇文章..基本上..結論沒有多大的問題.. 但是..有一些地方必須注意.. 例如..莊周夢蝶中..甚至《莊子‧內七篇》雖然是以渾然一體的基本立場來看待萬事萬物...但是莊子最後言:「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就表示說..莊周與蝴蝶實際上仍是二者...這是必須分辨清楚的...所以所謂的萬事萬物渾然一體..並非是指不去分辨...實際上是指...萬事萬物都有其一定的價值..無須刻意強調何者價值地位高..何者價值地位低的高低優劣之主觀意識判斷... 第2..莊子中是否認為人與社會本來是不和諧的...甚至說..帶有反社會傾象???這或許還有待商榷...因為如果莊子認為人與社會本就不和諧...則何以莊子最後仍會談及〈應帝王〉呢??誠如上述所言...任何一段文字一段故事..都必須扣僅全篇主軸來看..從一開始的〈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這樣的順序是有其意義的..從個人追求的自由境界..到如何追求..如何看待與我同樣地位的萬物..再到人不可能脫離這社會世界..所以人應該怎麼去面對這社會世界..最後..真正的主政者應該要如何執政..這些都是莊子所認為必須談及的.. 第3..孟子談的浩然正氣..是立基於儒家道德仁義的基礎上來談...而莊子並未正面肯定儒家的道德仁義..(也許他有肯定仁義道德..但未肯定當時的道德法條原則)...而且佛家所說的無分別心...是立基於萬事萬有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就是所謂的空...與莊子強調的逍遙齊物有很大的差異...所以若以此來作為三者均是追求天人和諧的結語或許可以說得通..但..若要以此來說明三者是相同的則有待商榷.. 第4...大鵬鳥是自由逍遙的代表者??這應是誤解...基本上..自由逍遙應是不受制任何因素..但是大鵬鳥要展翅高飛..需有其空間上的要求..即要有好幾千里大的地方才能讓他的翅膀得以伸展...而且還需要有風的強度夠大才能夠支撐著住那巨大的翅膀...此種有時間空間的要求..何以稱為自由逍遙呢???
ps.關於第4點,我發覺應是錯的,我這樣的思路與郭象相同,實不符合道家莊子的原義。道家莊子的原義應就是發文者所言,大鵬是消遙,小鳥還未消遙,莊子藉由此比喻來說明消遙與否,而非我原先所言。(在此未刪除先前所言,算是提供一些資訊,有興趣者可以去翻翻郭象的莊子注。) 以上是我的一些淺見...或許有不周嚴之處..
[ 此文章被moder97在2006-11-03 18:06重新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