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401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 此生不負為人願,悲作航船智作帆 。若人識得心中寶,千年險路一日還 。”

圖 1.

圖 2.

圖 3.



“此生不負為人願,悲作航船智作帆。若人識得心中寶,千年險路一日還。”這樣充滿智慧與力量的七言詩,
出自新浪微博“才真旺姆”的“出家日記”——一個畢業於青島大學的濟南姑娘。
才真旺姆2009年開始修行,2012年10月剃度,更名“才真旺姆”(漢譯“持壽自在母”),在四川甘孜新龍東祉寺、
海拔4200米的雪域高原開始了清苦而充實的修行生活。

她的微博日記一經公佈,立刻引起了大量網友的圍觀,
網友們紛紛感慨美女大學生換上僧衣之後的那份迥脫塵氛的從容秀逸,揣測著她所經歷的人生故事:
“這個決定需要多大的勇氣啊!你到底經歷了什麼?”“雖然不認識,但希望你幸福。”……

新浪山東:從什麼時候接觸佛學?
才真旺姆:自幼外婆信佛,小時候跟著她拜佛訪寺,雖沒有太大感受,但也是一個緣起的形成。
2009年4月我大二,去市圖書館找佛法的書,看的第一本書就是《圖解密宗》,
然後便開始瀏覽一些佛法論壇,請來楞嚴咒每天誦讀,也產生很多感應甚至奇蹟。
因緣巧合之下,我開始慢慢被其他修行領域吸引,但在根除煩惱及解答宇宙終極疑問上,
還是發現這些方法的無力。那時我在博客上寫,宇宙啊,賜給我一個師父吧。2011年2月,我便遇見了上師。
現在回憶起來,皈依上師三寶的那一天,是我生命中最重要最溫馨的一天。同年8月,
從上師所在的神山回來之後,我依教進入索達吉堪布的“菩提學會”學習,才算一點點明理,逐漸深入佛法。

新浪山東:為什麼會選擇出家?
才真旺姆:很多人佩服我出家的“勇氣”。我常回复說,就像有了金子自然扔掉廢鐵一樣,根本不需要任何勇氣。
當我們逐漸進入佛法,通過學習、觀察、實踐,你會發現佛法句句真理,並真切臣服於佛法廣博無邊的智慧。
那時,做出這個決定一點都不難。如微博中所寫:“每每有人問我為何會出家,總不知該怎樣回答。
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亦不存在什麼逃避。原因裡,有對人生與輪迴之苦的體悟(出離心),
有為眾生拔苦之渴望(菩提心),有對宇宙終極實相的探求(無二慧)。最後只能回復一句話:
我出家,是因為佛陀說得對。”

新浪山東:出家這個決定是受家庭影響,還是自己某一刻的頓悟,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
才真旺姆:“2012年7月,我第二次上神山。彼時並沒有出家的想法。而上山之後,驚如上岸,
一看山下,滿滿的全是漩渦。之前在世間,因所有人都在漩渦裡轉,一個趕一個,難有發覺,臨至聖地,
才突曉差別。記得那個早上,我在神山濕漉漉的清晨醒來,聽見上了岸的自己說:我再也不想下去了。
” 這是微博裡對這個問題的描述。

之前剛上山時問上師我可不可以出家,心里特別忐忑,就害怕上師讓我出家,
上師就回答:“哦……慢慢來慢慢來……”後來心定後再打電話問上師,心裡一樣忐忑,
但害怕的是上師不讓我出家。上師回答說:“哦!很好的!很好的!”高興的我眼淚都流出來了,
拉著當時尚未出家的圖丹蔣揚師就跳起來。蔣揚師,1987年的,從山大研究生考取了南大博士,
也是在那時發現自己本來就想出家。我們同一天剃度。

新浪山東:“才真旺姆”這個微博名字的來源,有什麼含義嗎?
才真旺姆:“才真旺姆”是我出家後法名的藏文音譯,翻譯過來是“持壽自在母”,是剃度那天大恩上師所賜。
上師會根據每個人的特質取不同的名字。出家前做居士時的法名是“慈誠卓嘎”,“持戒白度母”之義。

新浪山東:能簡單介紹下現在每天的生活功課麼?
才真旺姆:早上五六點左右起床,各自做早課,八點共同上課聽法;十一點左右下課,
午飯;下午一般兩節藏文課,有初學者,有翻譯班,我負責教學。寺院有活兒時就要去做,
尤其夏天居士多時,常常連軸轉著忙碌。沒事兒時下午四五點就回到自己的小房子裡,我過午不食,
省去晚飯,就看書背誦,準備第二天的講考。有時晚上沒電,就點上燈,做晚課。

新浪山東:每天都吃些什麼?自己做嗎?
才真旺姆:自己一間房子,自己做。常常停電,就拾柴燒火。菜由寺院統一下山採購統一分發,
以白菜土豆為主,其他菜也會有,斷菜的時候,便以糌粑或野菜為主。
這裡雖然趕不上漢地條件,但相對於藏地其他寺院已經好很多。就是冬天麻煩些,要考慮菜的防凍問題,
但還是常常被凍壞。比如土豆,最好是提前埋起來,不然幾天后就凍硬了,太陽一曬化成蘑菇一樣軟軟的樣子,
皮一剝就下來。去年預備過冬的土豆都凍壞了,就花幾下午時間去皮、切條、用鹽把水煞出來、再炸,
這樣就可以存放很久。有時沒時間做菜,就直接抓一把來一炒就好。

新浪山東:做出出家決定後,以前的社交圈子怎麼處理?還經常聯繫麼?
真旺姆:最初出家時,因為心還不穩定,便斷掉了大部分聯繫。後來隨著內在的平和安穩,
又感於佛法無邊的利益智慧,非常想與更多人分享。13年5月,父母知道我出家之事並同意後,便恢復了微博,
又因朋友需要一步步恢復了微信、人人、QQ。上師對此也表示支持。很多曾經的姐妹在各自的微博裡說,
在生活忙碌的壓力與瑣事中,有時一想到在這片純淨剎土安然修行的我,就會感到安心。
“記得慶毅說,他是一個守望者。而如今的自己,亦甘願擔當起這樣的角色:在這方淨土支起一盞燈。
所有漂泊的你們,若累了,就回家吧。”這是我給他們的承諾。當然,你們也一樣。

新浪山東:現在怎麼看待親情?
才真旺姆:因為非常感恩父母親人給我的生養之情,所以要最大程度的報答他們的恩德。若無有來世,
給他們今生的衣食也無可厚非。但是當我已通過種種探尋發現確有來世無疑,那我要不要管?當然要管。
所以我不僅要給他們今生的安樂,還要讓他們生生世世都安樂。而對於一個大乘佛子,親人的範圍已然更廣,
所有眾生都是我的親人,所有親人的安樂我們都要管。
“在世間時,每每發覺父母漸老,內心總會升起巨大的難過與恐慌。而如今出家,念及此事,反覺安寧篤定。
也許,我想我已經可以把一份永不失去的﹑最好的東西給他們了。今逢中元,亦名報父母恩日。而包括你們在內的,
我生生世世所有的父母。我也要把這最好的東西給你們。這是我的誓言。”

浪山東:在家修行、出家修行區別在哪?
才真旺姆:“藉由出身體的家,達到出煩惱的家。以前在家時覺得在家也可以修好,出家之後才知道差別天地之大。
經論裡說,只有登地菩薩才能做到在家修行而不被境轉。凡夫須擇靜地而安之。”在家修行如陸上行舟,
有太多身不由己。出家修行如水上行舟,“離惡境故惑減輕,無散亂故善自增。靜心於法生定解,居於靜處佛子行。”
  所以我很佩服在家修行的居士們。因為要面對這麼多生活的瑣事和外境的干擾,他們明顯需要格外強大的心力。

新浪山東:普通人理解的出家是看破紅塵了卻塵緣遁入空門,這種理解恰當麼?你怎麼理解“出家”?
才真旺姆:“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也可以這麼理解。但可能是受影視劇的影響,
聽起來總有些淒婉避世的小乘意味。如梁啟超先生在《論佛教與群治之關係》中所言:“佛教的信仰是智信,
不是迷信;是兼善,不是獨善;是入世,不是厭世。”
就像世間人為了以後更好的服務社會,先要在學校進行專門的訓練,提升自身能力一般,在我看來,
寺院亦只是一個學校。為了以後能更好的入世度化眾生,所以我們先要通過修行,令自己慈悲、智慧、能力具足,
出家就是為了擁有這樣“專業”修行及弘法的機會。對於一個大乘佛子,眾生皆為父母,怎能自己安樂讓父母受苦?
所以我們要報恩,更要以最好的方式報恩——將他們皆安置於解脫生死輪迴的堅地。

新浪山東:現在的生活和預想中的感覺有落差嗎,有沒有被人質疑是作秀?
才真旺姆:沒有“落差”,有“升差”,哈哈,就是比預想中好多了。在靜地一心修行,
自己成長的速度超過自己的想像,所以一年多後就可以被上師派下來嘗試著弘法了,弘法時也比較順利圓滿。
  只要與我們見過面、交談過的,基本全都沒有質疑,因為我們真的很真誠,佛法真理本身也不怕被懷疑。
但是網上質疑的聲音較多,尤其是我在網上所謂“火了”以後,每天面臨著各種的指責與誤解的聲音。
其實也不怪大家,因為現在人們了解正統佛法的渠道甚少,而且如今末法時代,
一些寺院和出家人也確實不讓人起信心。但是越是這樣,我們越有責任去做一個好的、如法的出家人,
重新建立起出家人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新浪山東:剃度一年多了,有過不適應麼?
才真旺姆:沒有呀。反而在城市裡生活,一直讓我不適應。一放假就回東北老家青山綠水的村莊,
要回濟南的時候就會哭,喊著我不要回城市。
現在到山上,雖然條件相對艱苦,但是對我是如魚得水,才是回家一般。
如《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我們的骨子裡都有一種對自然與真理的追尋,摒除沒有必要的物質欲求,
回歸純粹的生活狀態。在那種狀態裡,我們才能更加貼近自己的心。

新浪山東:這一年最大收穫和感悟是什麼?
才真旺姆:太多了。最重要的是,越來越感受到上師三寶的力量和加持真實不虛,
上山後自己都驚訝於自己改變之大,而我每一點一滴的改變都來自上師三寶的加持。
很多事,比如出家一年就能下山弘法,這憑藉自己現在的力量是根本做不到或者做不了這麼好的。
這時候很多人就會問我為何感受不到?其實就像陽光普照大地,但是如果我們把門窗緊閉,陽光也是進不來的。
所以“信心”其實非常關鍵,有一分信心就會有一分感應,窗戶打開一點,光線就會進入一點。
很多人埋怨佛陀不救度現在的災難。其實佛陀一直在伸著手,試圖把我們從火坑里拉上去。
但是我們自己不伸出手,佛陀又有什麼辦法呢?

浪山東:還會還俗麼?
才真旺姆:如微博所說:“你知道,當一個人已經醒了,就不可能再像睡時那樣去執著夢境了。
” 也提到了在電影《黑客帝國》里莫斐斯讓尼奧從紅色和藍色兩個藥丸中選一個,
選藍色的就可以在虛幻的世界裡忘卻一切,安靜地活著;選紅色就會發現世界的真相,但要面對各種挑戰。
在這兩個藥丸裡,我們選擇的是後者。但是發現和《黑客帝國》裡的真相比較,我們的真相要美好多了。

新浪山東:躁動的社會中,怎麼讓內心歸於平靜,有什麼好的建議?
才真旺姆:我覺得大部分人苦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們總是不知道知足與感恩。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習慣不斷往前趕,總是一直盯著自己沒有的那點兒東西看,卻忽略了自己擁有了多少。
其實幸福不在未來的某個點而是在當下,現在的你,就已經很好,就已經足夠。
其實我們哪裡都不需要去。只需要在當下安心。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記得:真正的快樂只可能來自內心。就像佛經裡說:“我們不可能把整個大地舖上地毯,
但是我們可以自己選擇穿上鞋子。”還有一句話是:“人生就像開車,不能只會踩油門,還要會踩剎車。
”每一天、每一年、每一個人生階段,我們都需要停下來、靜下來,自省、觀察、調整、補充,
再繼續上路時,就不至於偏得太遠。

新浪山東:你以前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孩?做一個自我評價。
才真旺姆:我把“以前的自己”定義為09年開始修行之前的自己。那時的自己內心格外糾結。情緒起伏很大,
也有過輕度的強迫症和被害妄想症,胳膊上還有自虐的傷疤。打開衣櫥,都是黑灰的衣服,
好像在黑色裡自己覺得很安全。現在,你們看,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後來臨出家前的我,
衣櫥裡已經沒有一件黑色衣服了,都是彩色的。因為希望讓別人看見我能快樂一點。
以前的自己就是一個“把快樂寄託在外在”的女孩兒。就像蓮師所說:“那些不知道因緣之事皆是無常的人,
將永遠不可能停止哀傷。”

新浪山東:你設想或理想中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的?
才真旺姆:具足所有的能力、用更多的方式去度化眾生,分分秒秒都可以盡力幫助眾生。韓國有一位慧敏僧人,
是伯克利的學士、哈佛的碩士、普林斯頓的博士,他也是24歲出家,現在已經十多年了。
他在韓國訪談節目裡說,不想做一個住在深山、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的“高僧”,而希望能做一個“小區僧人”。
這也是我的一個目標。
還有一個心願,就是一定要廣傳淨土法門,尤其要把淨土法門帶到更多的農村去。鄉村里的人,
尤其是老者,大都善良淳樸,但卻沒人去給他們講。看著這些與己相連的親人,默默來,又默默走,
白白浪費了這個寶貴人身,而下次解脫的機緣遙遙無期。
所以特別希望自己能把簡單易行又無比殊勝的淨土法門廣傳到農村,利益更多善良的鄉親。
採訪結束,在問到接下來的計劃時,才真旺姆回复說,根據上師的安排,她會暫時在南京講法。
但是以後不論她在山上一心修法還是在山下弘法利生,她都希望自己能直接或者間接地利益更多的人。
就如她的微信簡介所說:“用我的一切,願你們好。”這就是她的誓言。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4-14 19:5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51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