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引用 許軒維 於 2013-09-22 15:58 發表的 行政學~:
1.府際關係:裡面一段:其中高層級的政府單位會將收入和其他資源分享給低層單位,並責成其符合某些特殊必要條件以獲得補助
請問"責成"其符合某些特殊必要條件?是什麼意思?
2.為什麼新新聯邦主義 聯邦政府要裁縮對州和地方的補助?政府不是應該要以補助款方式來幫助?州和地方政府嗎?
合作式聯邦主義主張聯邦支出以創造需求的理論 可是聯邦支出不是會造成政府過度的財務負擔嗎?
3.第一代政策評估的測量:裡面說的"技術性測量工具"的提供是指什麼的術性測量工具?
.......
1.責成就是要求他人完成任務,整段話應該是說高層(中央)會先要求低層(地方)完成某些任務或要求達到某些要件才給予補助
(因為補助款的發放是中央控制地方的好工具)
2.這一題要看當時的時空背景,新新聯邦主義(1985年)乃處於NPM、政府再造及民營化的時期,
(當時石油危機,經濟蕭條,政府赤字有關)雷根覺得中央政府不該再扮演輔助地方政府的角色,
而是地方政府應該具企業家精神,並自籌財源--->說穿了就是中央沒錢所以要地方自己賺><
至於合作式聯邦主義,是1930年代也是遇到經濟大恐慌及二次大戰,
而當時羅斯福提出新政計畫,讓聯邦、洲與地方彼此合作,
也就是凱因斯提出聯邦支出以創造需求的理論(凱因斯革命)
因此透過聯邦支出先讓國民得到就業機會-->你可以想像成,聯邦先花錢請人民去軍火工業工作,
產出的武器在外銷賺錢,因為聯邦若不拿錢出來開缺,人民便沒工作,沒工作就沒生產,
國家就沒收入,因此算是先投資的方式吧。
3.第一代評估(1910)的運用技術性測量工具,
我是想像成運用技術性測量方法,如智商、學習成效的測量,而所謂的工具就是指方法。
第三代評估(1963~1975),我是想像成NPA,不能只注重效率,
而要價值判斷該政策是否符合公平正義及公共利益。
第四代評估,焦點為協商,概念性認知與思考
->應該是說對政策利害關係人的內心感受、訴求、關切、爭議等回應
(需要對這些有概念性認知),並且透過對話思考與其達成共識。
4.感覺是說向前推進這個技術,雖然無法完全掌控政策執行的狀況,
但除非有更好的替代技術被發展出來之前,還是被容許使用的。
你的問題很多都是我書上沒看過的,所以我只能就我所"認為"去回答,參考就好,不見得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