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83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最上乘論
 
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淨,
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
清淨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最上乘論 弘忍禪師著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
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脫錯,恐誤後人。
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淨,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
清淨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問曰:何知自心本來清淨?
答曰: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
只為五陰黑雲之所覆,如瓶內燈光,不能照輝。譬如世間雲霧,八方俱起,
天下陰闇。日豈爛也,何故無光?光元不壞,只為雲霧所覆;
一切眾生清淨之心,亦復如是。只為攀緣妄念煩惱諸見,黑雲所覆,
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顯現。故知自心,本來清淨。
問曰:何知自心本來不生不滅?
答曰:維摩經云:如、無有生如、無有滅。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淨。清淨者,
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從緣生。
又云:一切眾生,皆如也,眾賢聖亦如也。一切眾生者,即我等是也。
眾賢聖者,即諸佛是也。名相雖別,身中真如法性,並同不生不滅。
故言皆如也。故知自心本來不生不滅。
問曰:何名自心為本師?答曰:此真心者,自然而有,不從外來不屬於修。
於三世中,所有至親莫過自守於心。若識心者,守之則到彼岸。
迷心者,棄之則墮三塗。故知三世諸佛以自心為本師。
故論云:了然守心,則妄念不起則是無生,故知心是本師。
問曰:何名自心勝念彼佛?答曰: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則到彼岸。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故云:守本真心勝念他佛。
又云:勝者只是約行勸人之語,其實究竟果體平等無二。
問曰:眾生與佛真體既同,何故謂諸佛不生不滅,受無量快樂,自在無礙。
我等眾生,墮生死中,受種種苦耶?答曰:十方諸佛,悟達法性,
皆自然照燎於心源;妄想不生,正念不失,我所心滅,故不得受生死。
不生死故,即畢竟寂滅。故知萬樂自歸。一切眾生迷於真性,
不識心本,種種妄緣,不修正念,故即憎愛心起。以憎愛故,
則心器破漏;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有生死故,則諸苦自現。
心王經云:真如佛性,沒在知見;六識海中,沉淪生死,不得解脫。
努力會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自然與佛平等無二。
問曰:真如法性,同一無二;迷應俱迷,悟應俱悟。何故佛覺性,眾生昏迷,
因何故然?答曰:自此己上,入不思議分,非凡所及;識心故悟,失性故迷;
緣合即合,說不可定;但信真諦,守自本心。
故維摩經云:無自性、無他性,法本無生,今即無滅。此悟即離二邊,
入無分別智。若解此義,但於行知法要,守心第一。
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答曰:涅槃者,體是寂滅,無為安樂;
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則斷;妄想斷故,則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
寂照智生故,窮達法性;窮達法性故,則得涅槃。
故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門?
答曰:乃至舉一手爪,畫佛形像,或造恆沙功德者;
只是佛為教導無智慧眾生,作當來勝報之業,及見佛之因。
若願自早成佛者,會是守本真心。三世諸佛,無量無邊,
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
故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故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門也。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經之宗?
答曰:如來於一切經中,說一切罪福,一切因緣果報;
或引一切山河大地草木等,種種雜物,起無量無邊譬喻;或現無量神通,
種種變化者;只是佛為教導無智慧眾生,有種種欲心,心行萬差。
是故如來隨其心門引入一乘。我既體知眾生佛性,本來清淨,如雲底日,
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雲盡,慧日即現:何須更多學知見,所生死苦。
一切義理及三世之事,譬如磨鏡,塵盡明自然現。
則今於無明心中學得者,終是不堪。若能了然不失正念,
無為心中學得者,此是真學。雖言真學,竟無所學。何以故?
我及涅槃,二皆空故。更無二無一,故無所學。
法性雖空,要須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
故涅槃經云:知佛不說法者,是名具足多聞。
故知求本真心,是十二部經之宗也。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
答曰:三世諸佛,皆從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
我所心滅,後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也。
上來四種問答,若欲廣說何窮。吾今望得汝自識本心是佛,是故殷懃勸汝。
千經萬論,莫過守本真心是要也。吾今努力按法華經,
示汝大車寶藏明珠妙藥等物,汝自不取、不服、窮苦奈何!
會是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一切功德,自然圓滿,不假外求,歸生死苦。
於一切處,正念察心,莫愛現在樂,種未來苦,自誑誑他,
不脫生死。努力努力!今雖無常,共作當來成佛之因;莫使三世虛度,
枉喪功夫。經云:常處地獄,如遊園觀,在餘惡道,如己舍宅。
我等眾生,今現如此,不覺不知,驚怖煞人,了無出心。
奇哉奇哉!若有初心學坐禪者,依觀無量壽經,端坐正念,
閉目合口,心前平視,隨意近遠;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
即善調氣息。莫使乍麤乍細則令人成病苦。夜坐禪時,或見一切善惡境界,
或入青黃赤白等諸三昧,或見身出大光明,或見如來身相,或見種種變化;
但知攝心莫著,並皆是空,妄想而見也。經云:十方國土,皆如虛空,
三界虛幻,唯是一心作。若不得定,不見一切境界者,亦不須怪。
但於行住坐臥中,常了然守本真心,會是妄念不生,我所心滅。
一切萬法不出自心,所以諸佛廣說,如許多言教譬喻者,
只為眾生行行不同,遂使教門差別。其實八萬四千法門,
三乘八道位體,七十二賢行宗,莫過自心是本也。
若能自識本心,念念磨鍊;莫住者,即自見佛性也。於念念中,
常供養十方恆沙諸佛。十二部經,念念常轉。若了此心源者一切心義自現,
一切願具足一切行滿,一切皆辦,不受後有。會是妄念不生,我所心滅,
捨此身已,定得無生,不可思議。努力莫造作,如此真實不妄語,
難可得聞,聞而能行者,恆沙眾中,莫過有一。行而能道到者,億萬劫中,
希有一人。好好自安自靜,善調諸根,就視心源,
恆令照燎清淨,勿令無記心生。
問曰:何名無記?答曰:諸攝心人為緣外境麤心小息,內鍊真心;
心未清淨時,於行住坐臥中,恆懲意看心,猶未能了了清淨,
獨照心源,是名無記心也。亦是漏心,猶不免生死大病,
況復總不守真心者;是人沈沒生死苦海,何日得出。可憐努力努力!
經云:眾生若情誠不內發者,於三世縱值恆沙諸佛無所能為。
經云:眾生識心自度佛不能度眾生。若佛能度眾生者,過去諸佛恆沙無量,
何故我等不成佛也?只是情誠不自內發,是故沉沒苦海。
努力努力!勤求本心,勿令妄漏。過去不知,已過亦不及今身現在,
有遇得聞妙法,分明相勸,決解此語,了知守心,是第一道。
不肯發至誠心,求願成佛,受無量自在快樂,乃始轟轟隨俗貪求名利,
當來墮大地獄中,受種種苦惱,將何所及。奈何奈何!努力努力!
但能著破衣飧麤食,了然守本真心,佯癡不解語,最省氣力,
而能有功,是大精進人也。世間迷人不解此理,於無明心中,多涉艱辛,
廣修相善,望得解脫,乃歸生死。若了然不失正念,而度眾生者,
是有力菩薩。分明語汝等,守心第一,若不勤守者,甚癡人也。
不肯現在一生忍苦,欲得當來萬劫受殃,聽汝更不知何囑?
八風吹不動者,真是珍寶山也。若知果體者,但對於萬境起恆沙作用,
巧辯若流,應病與藥,而能妄念不生,我所心滅者,真是出世丈夫。
如來在日,歎何可盡。吾說此言者,
至心勸汝,不生妄念,我所心滅,則是出世之士。
問曰:云何是我所心滅?答曰:為有小許勝他之心,
自念我能如此者,是我所心,涅槃中病故。涅槃經曰:
譬如虛空,能容萬物,而此虛空不自念言我能含容如是。
此喻我所心滅。趣金剛三昧。
問曰:諸行人求真常寂者,只樂世間無常麤善,不樂第一義諦真常妙善;
其理未見,只欲發心緣義,遂思覺心起,則是漏心;只欲亡心,
則是無明昏住。又不當理,只欲不止,心不緣義,即惡取空,雖受人身,
行畜生行;爾時無有定慧方便,而不能解了,明見佛性。
只是行人沉沒之處,若為超得到無餘涅槃,願示真心。
答曰:會是信心具足,志願成就,緩緩靜心,更重教汝;
好自閑靜身心,一切無所攀緣,端坐正念,善調氣息;懲其心不在內、
不在外、不在中間,好好如如,穩看看熟,則了見此心識流動,猶如水流,
陽焰曄曄不住。既見此識時唯是不內不外,緩緩如如,穩看看熟,
則返覆銷融,虛凝湛住。其此流動之識,颯然自滅。滅此識者,
乃是滅十地菩薩眾中障惑。此識滅已,其心即虛,凝寂淡泊,皎潔泰然;
吾更不能說其形狀。汝若欲得者,取涅槃經第三卷中,金剛身品,
及維摩經第三卷見阿閃佛品,緩緩尋思,細心搜撿熟看,若此經熟,
實得能於行住坐臥,及對五欲八風,不失此心者,是人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究竟不受生死之身。五欲者:色聲香味觸。
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此是行人磨鍊佛性處,甚莫怪,
今身不得自在。經曰:世間無佛住處,菩薩不得現用。要脫此報身,
眾生過去根有利鈍,不可判;上者一念間,下者無量劫。
若有力時,隨眾生性,起菩薩善根,自利利他,莊嚴佛土。
要須了四依,乃窮實相。若依文執,則失真宗。
諸比丘!汝等學他出家修道,此是出家,出生死枷,是名出家。
正念具足,修道得成,乃至解身支節,臨命終時,不失正念,即得成佛。
弟子上來集此論者,直以信心依文取義,作如是說,實非了了證知。
若乘聖理者,願懺悔除滅;若當聖道者,迴施眾生,
願皆識本心,一時成佛。聞者努力,當來成佛,願在前度我門徒。
問曰:此論從首至末,皆顯自心是道,未知果行二門,是何門攝?
答曰:此論顯一乘為宗。然其至意,導迷趣解,自免生死,乃能度人。
直言自利,不說他利,約行門攝。若有人依文行者,即在前成佛。若我誑汝,
當來墮十八地獄,指天地為誓,若不信我,世世被虎狼所食。
最上乘論一卷終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6-07-21 20:13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6-14 20:28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達摩大師破相論
問曰: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
答曰: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
問曰:何一法能攝諸法?
答曰: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
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栽樹者,存根而始生子;
伐樹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則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
費功而無益。故知一切善惡皆由自心。心外別求,終無是處。
問曰:云何觀心稱之為了?
答曰: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了四大五陰本空無我;
了見自心起用,有二種差別。云何為二?
一者淨心,二者染心。此二種心法,亦自然本來俱有;雖假緣合,
互相因待。淨心恆樂善因,染體常思惡業。若不受所染,則稱之為聖。
遂能遠離諸苦,證涅槃樂。若墮染心,造業受其纏覆,則名之為凡,
沉淪三界,受種種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體故。

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
只為五陰重雲所覆,如缾內燈光,不能顯現。

又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無明覆故,不得解脫。佛性者,
即覺性也。但自覺覺他,覺知明了,則名解脫。
故知一切諸善,以覺為根;因其覺根,遂能顯現諸功德樹。
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觀心,可名為了。

問:上說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覺為根,未審無明之心,以何為根?
答:無明之心,雖有八萬四千煩惱情欲,及恆河沙眾惡,
皆因三毒以為根本。其三毒者,貪嗔癡是也。此三毒心,
自能具足一切諸惡。猶如大樹,根雖是一,
所生枝葉其數無邊。彼三毒根,
一一根中,生諸惡業百千萬億,倍過於前,不可為喻。如是三毒心,
於本體中,應現六根,亦名六賊,即六識也。由此六識,出入諸根,
貪著萬境,能成惡業,障真如體,故名六賊。一切眾生,
由此三毒六賊,
惑亂身心,沉沒生死,輪迴六趣,受諸苦惱;猶如江河,因小泉源,
洎流不絕,乃能瀰漫,波濤萬里。若復有人斷其本源,即眾流皆息。
求解脫者,能轉三毒為三聚淨戒,轉六賊為六波羅蜜,
自然永離一切諸苦。

問:六趣三界廣大無邊,若唯觀心,何由免無窮之苦?
答:三界業報,唯心所生;本若無心,於三界中,
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貪為欲界,嗔為色界,
癡為無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
造業輕重,受報不同,分歸六處,故名六趣。

問:云何輕重分之為六?
答曰:眾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輕趣。云何三輕趣?
所謂迷修十善,妄求快樂,未免貪界,生於天趣。
迷持五戒,妄起愛憎,
未免嗔界,生於人趣。迷執有為,信邪求福,未免癡界,生阿修羅趣。
如是三類,名三輕趣。云何三重?
所謂縱三毒心,唯造惡業,墮三重趣。
若貪業重者,墮惡鬼趣;瞋業重者,墮地獄趣;癡業重者,墮畜生趣。
如是三重,通前三輕,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業由自心生,但能攝心,
離諸邪惡,三界六趣輪迴之苦,自然消滅離苦,即得解脫。

問曰:如佛所說,我於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勤苦,方成佛道。
云何今說,唯只觀心,制三毒,即名解脫?
答:佛所說言,無虛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
胡言阿僧祇,漢名不可數。此三毒心,於中有恆沙惡念,
於一一念中,皆為一劫;
如是恆沙不可數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
既被三毒之所覆蓋,
若不超彼三大恆沙毒惡之心,云何名為解脫?
今若能轉貪嗔癡等三毒心,
為三解脫,是則名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
末世眾生愚癡鈍根,不解如來
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說,遂言成佛塵劫未期,
豈不疑誤行人退菩提道。

問:菩薩摩訶薩由持三聚淨戒,行六波羅蜜,方成佛道;
今令學者唯只觀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答:三聚淨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無量善聚。
聚者會也,
無量善法普會於心,故名三聚淨戒。
六波羅蜜者,即淨六根也。胡名波羅蜜,漢名達彼岸,
以六根清淨,
不染六塵,即是度煩惱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羅蜜。

問:如經所說;三聚淨戒者,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
誓度一切眾生。
今者唯言制三毒心,豈不文義有乖也?
答:佛所說是真實語。菩薩摩訶薩,於過去因中修行時,
為對三毒,發三誓願,持一切淨戒。對於貪毒,
誓斷一切惡常修一切善;對於瞋毒,
誓度一切眾生;故常修慧;對於癡毒,
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種淨法,
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諸惡消滅,名為斷。
以能持三聚淨戒,則諸善具足,名之為修。
以能斷惡修善,則萬行成就,
自它俱利,普濟群生,故名解脫。
則知所修戒行不離於心,若自心清淨,
則一切佛土皆悉清淨。
故經云:心垢則眾生垢,心淨則眾生淨;
欲得佛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
則佛土淨也。三聚淨戒自然成就。

問曰:如經所說,六波羅蜜者,亦名六度;
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今言六根清淨,名波羅蜜者,若為通會。
又六度者,其義如何?
答:欲修六度,當淨六根,先降六賊。
能捨眼賊,離諸色境,名為布施;
能禁耳賊,於彼聲塵,不令縱逸,名為持戒;
能伏鼻賊,等諸香臭,
自在調柔,名為忍辱;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讚詠講說,
名為精進;
能降身賊,於諸觸慾,湛然不動,名為禪定;能調意賊,
不順無明,
常修覺慧,名為智慧。六度者運也,六波羅蜜喻若船筏,
能運眾生,達於彼岸,故名六度。

問:經云:釋迦如來,為菩薩時,曾飲三斗六升乳糜,
方成佛道。
先因飲乳,後證佛果,豈唯觀心得解脫也?
答:成佛如此,言無虛妄也;必因食乳,然使成佛。
言食乳者,有二種,
佛所食者,非是世間不淨之乳,乃是清淨法乳;
三斗者,三聚淨戒,
六升者,六波羅蜜;成佛道時,由食如是清淨法乳,
方證佛果。若言
如來食於世間和合不淨牛羶腥乳,豈不謗誤之甚。
真如者,自是金剛不壞,
無漏法身,永離世間一切諸苦;豈須如是不淨之乳,
以充飢渴。經其說,
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溼,不食穀麥糠麩,
不與(牡-土+孛)牛同群;
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盧舍那佛也。
以大慈悲,憐愍一切,
故於清淨法體中,出如是三聚淨戒六波羅蜜微妙法乳,
養育一切求解脫者。
如是真淨之牛,清淨之乳,非但如來飲之成道,
一切眾生若能飲者,
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經中所說,佛令眾生修造伽藍,鑄寫形像,
燒香散花燃燈,晝夜六時遶塔行道,持齋禮拜,
種種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觀心,總攝諸行,
說如是事,應虛空也。
答:佛所說經,有無量方便,以一切眾生鈍根狹劣,
不悟甚深之義,
所以假有為,喻無為;若復不修內行,
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言伽藍者:西國梵語,此土翻為清淨地也;若永除三毒,
常淨六根,
身心湛然,內外清淨,是名修伽藍。
鑄寫形像者:即是一切眾生求佛道也;所為修諸覺行,
彷像如來真容妙相,
豈遣鑄寫金銅之所作也?是故求解脫者,以身為爐,
以法為火,以智慧
為巧匠,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為模樣;
鎔鍊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
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無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
所謂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為敗壞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鑄寫真容憑,何輒言功德?

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為正法之香也;
薰諸臭穢無明惡業,
悉令消滅。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種:
一者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
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
三者慧香,所謂常於身心,
內自觀察。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
五者解脫知見香,
所謂觀照常明,通達無礙。如是五種香,
名為最上之香,世間無比。
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
燒如是無價珍香,供養十方諸佛。
今時眾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
唯將外火燒世間沉檀薰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云何得?

散花者,義亦如是;所謂常說正法,諸功德花,饒益有情,
散沾一切;於真如性,普施莊嚴。此功德花,
佛所讚歎,究竟常住,無彫落期。
若復有人散如是花,獲福無量。
若言如來令眾生,剪截繒彩,傷損草木,
以為散花,無有是處。所以者何?持淨戒者,
於諸天地森羅萬像,不令觸犯;誤犯者,猶獲大罪,
況復今者故毀淨戒,傷萬物求於福報,
欲益返損,豈有是乎?

又長明燈者:即正覺心也,以覺明了,喻之為燈;
是故一切求解脫者,
以身為燈臺,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
智慧明達,喻如燈火。
當燃如是真正覺燈,照破一切無明癡暗,能以此法,
轉相開示,即是
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故號長明。
過去有佛,名曰然燈,
義亦如是。愚癡眾生,不會如來方便之說,
專行虛妄,執著有為,
遂燃世間蘇油之燈,以照空室,乃稱依教,
豈不謬乎!所以者何?
佛放眉間一毫相光,上能照萬八千世界,
豈假如是蘇油之燈,以為利益。審察斯理,應不然乎!

又六時行道者:所謂六根之中,
於一切時,常行佛道,修諸覺行,
調伏六根,長時不捨,名為六時。
遶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當令覺慧巡遶身心,
念念不停,名為遶塔。
過去諸聖,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時世人,
不會此理,曾不內行,
唯執外求;將質礙身,遶世間塔,日夜走驟,徒自疲勞,
而於真性,一無利益。
又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切。
齋者齊也,所謂齋正身心,
不令散亂。持者護也,所謂於諸戒行,
如法護持。必須外禁六情,
內制三毒,勤覺察、淨身心。了如是義,名為持齋。
持齋者,食有五種:
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
二者禪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
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
四者願食,所謂行住坐臥,常求善願。五者解脫食,
所謂心常清淨,不染俗塵。此五種食,名為齋食。
若復有人,
不食如是五種淨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
唯斷於無明之食。若輒觸者,名為破齋。若有破,
云何獲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諸惡皆為;
貪慾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事。

又禮拜者:
當如是法也,必須理體內明,
事隨權變,理有行藏,會如是義,
乃名依法。夫禮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謂恭敬真性,
屈伏無明,名為禮拜。
若能惡情永滅,善念恆存,雖不現相,名為禮拜。
其相即法相也。
世尊欲令世俗表謙下心,亦為禮拜;故須屈伏外身,
示內恭敬。舉外明內,性相相應。若復不行理法,
唯執外求,內則放縱瞋癡,
常為惡業,外即空勞身相,詐現威儀,
無慚於聖,徒誑於凡,不免輪迴,豈成功德。

問:如溫室經說,洗浴眾僧,獲福無量。此則憑於事法,
功德成,若為觀心可相應否?
答:洗浴眾僧者,非洗世間有為事也。
世尊當爾為諸弟子說溫室經,
欲令受持洗浴之法;故假世事,比喻真宗。
隱說七事供養功德,其七事云何?一者淨水、
二者燒火、三者澡豆、
四者楊柳、五者淨灰、六者蘇(月+高)、
七者內衣。以此七法喻於七事,
一切眾生由此七法沐浴莊嚴,能除毒心無明垢穢。」
其七法者:一者謂淨戒洗蕩僭非,猶如淨水濯諸塵垢。
二者智慧觀察內外,
猶如然火能溫淨水。
三者分別簡棄諸惡,猶如澡豆能淨垢膩。
四者真實斷諸妄想,如嚼楊枝能淨口氣。
五者正信決定無疑,猶如淨灰摩身能辟諸風。
六者謂柔和忍辱,猶如蘇
(月+高)通潤皮膚。七者謂慚愧悔諸惡業,
猶如內衣遮醜行體。
如上七法,是經中秘密之義。
如來當爾為諸大乘利根者說,非為小智下劣凡夫,
所以今人無能解悟。
其溫室者,即身是也。
所以燃智慧火,溫淨戒湯,沐浴身中。真如佛性,
受持七法,以自莊嚴。當爾比丘,聰明上智,皆悟聖意,
如說修行,功德成就,俱登聖果。今時眾生,莫測其事,
將世間水洗質礙身,
自謂依經,豈非誤也。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
煩惱塵垢,本來無相,
豈可將質礙水,洗無為身?事不相應,云何悟道?
若欲身得淨者;
當觀此身,本因貪欲,不淨所生,臭穢駢闐,內外充滿。
若也洗此身求於淨者,猶如壍壍盡方淨,以此驗之,
明知洗外非佛說也。
問:經說言至念佛,必得往生西方淨土。
以此一門即應成佛,何假觀心?
求於解脫。
答:夫念佛者,當須正念,了義為正,不了義為邪。
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達彼?佛者覺也,
所謂覺察身心,勿令起惡;念者憶也,
所謂憶持戒行不忘,精進勤了。如是義,名為念。
故知念在於心,
不在於言。因筌求魚,得魚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
既稱念佛之名,
須知念佛之道。若心無實,
口誦空名,三毒內臻,人我填臆,
將無明心不見佛,徒爾費功。且如誦之與念,義理懸殊,
在口曰誦,
在心曰念。故知念從心起,名為覺行之門;誦在口中,
即是音聲之相。
執相求理,終無是處。故知過去諸聖所修,皆非外說,
唯只推心。即心是眾善之源,即心為萬德之王。涅槃常樂,
由息心生。三界輪迴,亦從心起。
心是一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
知門戶者,豈慮難成?
知關津者,何憂不達?竊見今時淺識,唯知事相為功,
廣費財寶,多傷水陸,妄營像塔,虛促人夫,
積木疊泥,圖青畫綠,傾心盡力,
損己迷它;未解慚愧,何曾覺知。見有為則勤勤愛著,
說無相則兀兀如迷。且貪現世之小慈,豈覺當來之大苦。
此之修學,徒自疲勞,背正歸邪,
誑言獲福。但能攝心內照,覺觀外明;絕三毒永使銷亡,
閉六賊不令侵擾;自然恆沙功德,種種莊嚴,無數法門,
一一成就。超凡證聖,目擊非遙。
悟在須臾,何煩皓首?真門幽秘,寧可具陳?
略述觀心,詳其少分,而說偈言: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知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達摩大師破相論終
http://youtu.be/NpDgzejyQQE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7-21 20:1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054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