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9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luecrystal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6 鮮花 x10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誰說年輕好的快? 青少年運動傷害防治
【來源出處】 http://mag.udn.com/mag/life/sto...ART_ID=223091

2009/11/24  【文/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組長 王乾勇】
青少年的運動傷害與其影響
一般大家的認知以為運動傷害是參與體育活動時所發生的傷害,如上體育課、打球、慢跑等;其他的活動如下課10分鐘同學間嬉鬧所造成的傷害、上下樓梯時跌倒所發生的傷害也可以視為廣義的運動傷害;基本上傷害的處理方式都類似,但對於不同對象,如選手、或是否具有潛在性疾病會有不同的考慮,本文僅討論一般性的問題,遇到不確定的情形建議可以尋找相關的專業醫師、防護員或物理治療師協助。
青少年因身體與心理的發展尚未完全成熟,有些傷害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長期的影響,例如未成熟的骨骼在靠近關節處有所謂「生長板」的存在,如果不幸傷到這個地方將造成骨骼發展受影響,甚至會有長短腳或長不高的情形發生;又例如少棒投手過度使用肩關節造成慢性的肩關節傷害,因此使得選手斷送了未來的投手生涯。
傷害的成因與預防方式
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很多,基本上可以分成外在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有體能不夠、身體結構異常或未發育成熟、過度訓練、受傷未癒、暖身不足、相關的傷害的知識不足、突然增加訓練強度、頻率和時間、訓練錯誤、暖身不當、技術不熟練、疲倦、曾受過傷、復健不當、骨骼肌肉不平衡、有潛在的疾病、好勝、逞強不專心個別的適應能力及生理限制、運動技術的程度及心理的準備、營養或電解值不足、身材比不上同齡選手等等。
外在因素或環境因素則包括不恰當的鞋子或運動表面、設施不良、運動的性質、運動的環境、訓練的方式都可能會造成傷害。
所以容易運動傷害者包括運動技術較差或不正確的人,初學者只知道用力,而不考慮技巧,過於熱衷特定運動及高估能力,導致長時間的活動導致過度訓練及過勞,好勝心太強得失心太重的人都容易發生運動傷害。
要預防青少年的運動傷害我們的教練、老師及家長隨時要注意他們的身體狀況或運動環境,除了青少年主觀表達的身體狀況外,必須觀察他們的運動表現是不是和平常不同,他們可能會因為自尊心或逞強而過度運動造成傷害;平常要多留意他們運動的環境是否有潛在的危險、設備是否維修檢查,同時也要要求青少年選手遵守運動規則及暖身,平常的訓練也要適當的規劃,原則上訓練強度是要漸進增加運動強度,不要一次訓練過量,如果發現異常要立刻尋求相關專業人員如醫師、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或相關醫療人員的幫助。教練或老師也要常常吸收運動傷害相關的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術,已備不時之需。
常見傷害的處理
一般而言運動傷害分為急性傷害和慢性運動傷害;傷害也可以是輕微的擦傷扭傷或是較嚴重的扭傷拉傷,更嚴重的是骨折或肌肉韌帶斷裂等結構性的傷害,甚至是危及生命的大血管破裂,休克或猝死等。對於急性傷害我們並不是要求每位教練或老師都要會所有的治療方式,但遇到不同狀況時要有處理的流程或準備,以免臨時出狀況時手忙腳亂,至少要知道急救的方式,如何通知119,如何後送的流程與方式都要先有所準備才行,一般的骨骼肌肉運動傷害要記住的是PRICE的口訣,”P”是protection,也就是保護,不要讓受傷的部位在不受保護的情況下再次受傷,”R”是rest,也就是休息,和”P”一樣的意思,不要再亂動受傷的部位了,”I”是icing,冰敷的意思,讓受傷發炎的部位降溫,”C”是compression,是壓迫的意思,受傷腫脹的地方給予加壓避免更加腫脹,最後是”E”,elevation,把受傷的肢體抬高,讓血液像心臟端流回,也是有消腫的效果。
慢性的傷害常是因為受傷後未完全恢復就上場造成的慢性發炎,或是休息不夠造成的累積性的傷害,建議如果發現選手或孩子的運動表現不如平常時,要和他們好好溝通,找出表現不好的原因,並尋求相關醫療資源的協助,以得到適當的治療,千萬不要單純認為表現不好是孩子或選手偷懶就硬操他,這樣可能造成反效果。
復健的重要性
一旦受傷之後復健運動是特別重要的,我們身體所受的傷害都需要一段時間的修復,隨著受傷嚴重程度的不同而需要不同時間長短的休息,但只要一休息,我們的體能就會一點點的退化,對於沒有受傷的部位也是一樣會變差,所以受傷後的休息是針對受傷的部位,沒有受傷的部位仍然要維持他們的活動,對於受傷的部位則是要看其恢復的情形給予漸進的負荷,至於復健的細節請與復健相關的醫療人員密切合作才可以在安全又有效率的情況下恢復。
結語
運動難免會有意外,尤其是青少年身體發展漸趨成熟,但比較沒有安全的意識,作為家長及教練需時時要有預防傷害的危機意識,想想我們要求學生或選手的訓練是否會造成傷害,想想他們的運動環境或活動空間是不是有危險,也要想想他們曾受到的傷害是否已經完全恢復,以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


【心得感想】 

受到運動傷害時要妥善治療,以免年老後一些痛風的毛病找上門


[ 此文章被bluecrystal在2010-09-14 14:48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9-11-26 06:1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0939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