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1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ulukim95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基因重組益生菌”用來去除腸道致病菌的傷害
【來源出處】 http://www.burlan.com.tw/doctor-he...robiotics.html

 國外研究利用基因工程讓益生菌的表面有類似人體腸道細胞上的受體(receptor),用來接受許多病原菌所產生的毒素,以防止疾病的發生,因為這些病原菌就是利用這些毒素與人體腸道細胞上的受體結合而造成疾病。

柏連研發團隊 整理

根據來自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佩頓教授(A.W. Paton)的團隊在赫瑞瓦特大學,愛丁堡(Heriot-Watt University, Edinburgh)舉行的”普通微生物學學會秋季會議”(Society for General Microbiology Autumn Meeting),所發表的研究 “基因重組菌有寡糖受體模擬的表現:設計的益生菌預防腸道感染”,知道他們可以利用基因工程讓益生菌的表面有類似人體腸道細胞上的受體 (receptor),用來接受許多病原菌所產生的毒素,以防止疾病的發生,因為這些病原菌就是利用這些毒素與人體腸道細胞上的受體結合而造成疾病。

佩頓教授說明 ”這些毒素結合益生菌將可以防止任何毒素引起的疾病,雖然他們不一定防止感染,但他們可以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話雖如此,但他強調其實也可以設計益生菌的表面可以讓病原菌直接吸附,如此就可避免感染。

佩頓教授最初開發這種技術,是為了防止大腸桿菌產生志賀毒素所造成的疾病,其中包括惡名昭彰的O157型大腸桿菌菌株,它會導致嚴重的腹瀉流血 (bloody diarrhoea)和潛在致命的溶血尿毒綜合症(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目前在動物試驗,這個受體模擬益生菌對致命大腸桿菌病提供百分之百的保障。但還必須經過臨床試驗才能用在人體。佩頓教授的小組也設計了類似的受體模擬益生菌來防止霍亂(cholera)和旅行者腹瀉的疾病(travellers' diarrhoea)。

轉載自家酪優-健康博士專欄-“基因重組益生菌”用來去除腸道致病菌的傷害



【心得感想】

所以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可以期待更多預防疾病的益生菌囉!細菌可以害人,也可以對人有益(益生菌),真是太妙了!



全國最大優格DIY知識網站
最新國外醫學文獻健康新知
推薦好網站-
家酪優網站 http://www.burlan.com.tw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9-11-20 14:3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162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