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255 个阅读者
 
<<   1   2  下页 >>(共 2 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春之柏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57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1
[发表] 未遂犯竞合问题
1未遂是刑法特别减免规定,通说在审查犯罪成立后,再引25来个别减免.
请问,如甲犯A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刘开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好问则裕.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0-30 14:07 |
sierfa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2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请问大大:
『1未遂是刑法特别减免规定,通说在审查犯罪成立后,再引25来个别减免』
其中『特别减免规定』从何处引用或从何推论而来的呢?
又,『通说在审查犯罪成立后,再引25来个别减免』从何处引用或推论的呢?
我怎么觉得这两个前提都怪怪的?
是否请大大说明或推荐一下理由及来源?
另外竞合有采用大大列举的,先竞合再未遂或先确定未遂再竞合的选择的方式吗?是不是也请大大再帮小的提携一下程度,
谢谢!


虽然你有思想上的自由,但也不能凭藉自己主观的信心来编织客观的结果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9-10-30 15:15 |
春之柏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57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1指的是讨论未遂是构成要件,及个人减免事由的问题.
2指故意作为犯的竞合好了,在TB之后,或不法之后,或罪责之后来竞合?


刘开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好问则裕.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0-30 17:06 |
12191219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4 鲜花 x52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第25 条 已着手于犯罪行为之实行而不遂者,为未遂犯。
未遂犯之处罚,以有特别规定者为限,并得按既遂犯之刑减轻之。

(得)按既遂犯之刑减轻之

(得)不是应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台湾固网 | Posted:2009-10-31 08:32 |
春之柏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57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第一编  总 则  第三章  未 遂 犯
第二十五条(未遂犯)
  已着手于犯罪行为之实行而不遂者,为未遂犯。A
  未遂犯之处罚,以有特别规定者为限,并得按既遂犯之刑减轻之。B
第二十六条(不能犯之处罚)
  行为不能发生犯罪之结果,又无危险者,不罚。C
第二十七条(中止犯)
  已着手于犯罪行为之实行,而因己意中止D或防止E其结果之发生者,减轻或免除其刑。结果之不发生,非防止行为所致,而行为人已
F尽力为防止行为者,亦同。
  前项规定,于正犯或共犯中之一人或数人,因己意防止犯罪结果之发生,或结果之不发生,非防止行为所致,而行为人已尽力为防
止行为者,亦适用之。

....................................
因为按到总体例,未遂犯另成一章,未放在罪责章,故应非阻却违法或阻却罪责事由.而是犯罪的一种类型,但有必要将其共同独立成章,在总则立法.
1,A为定义
2,B为可罚性
3,C不能犯
4,D未了未遂,E即了未遂--中止犯
5,F准中止犯
以上体例,可以发现,普通未遂,障碍未遂,并未在前开A~F中,
所以,必须学理再补充,则
B和DEF之可罚性和中止或准中止行为,推得出之障碍未遂(具可罚性之未遂犯,但非中止也非准中止)
在C,推出普通未遂.而普通未遂中有(D,E,F和障碍未遂).
..........................
未遂犯审查程序
1客观上未遂行为(具25I定义之未遂行为)
2有可罚性(刑25II)
3主观上具即遂故意,(没有未遂故意这件事)
5阻却违法事由
6阻却罪责事由
7竞合(若一行为)
8刑罚减免事由(27中止犯或准中止犯)或将(B得减,C不罚,DEF必减免)也放在此.

另一说是7放最后,而8放在2的时候即检验.(符合三阶,且符合可罚性的细化)
或将8打散在5或6来检验其法律效果(此说和立法例不符).

有质疑是B是可罚性,或是障碍未遂的规定?这是法条体系上解读的困扰.

以上,近日心得,请各位大大指正.


刘开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好问则裕.

献花 x0 回到顶端 [4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0-31 22:42 |
sierfa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2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因为按到总体例,未遂犯另成一章,未放在罪责章,故应非阻却违法或阻却罪责事由.而是犯罪的一种类型,但有必要将其共同独立成章,在总则立法.
1,A为定义
2,B为可罚性
3,C不能犯
4,D未了未遂,E即了未遂--中止犯
5,F准中止犯
以上体例,可以发现,普通未遂,障碍未遂,并未在前开A~F中,
所以,必须学理再补充,则
B和DEF之可罚性和中止或准中止行为,推得出之障碍未遂(具可罚性之未遂犯,但非中止也非准中止)
在C,推出普通未遂.而普通未遂中有(D,E,F和障碍未遂).
..........................
未遂犯审查程序
1客观上未遂行为(具25I定义之未遂行为)
2有可罚性(刑25II)
3主观上具即遂故意,(没有未遂故意这件事)
5阻却违法事由
6阻却罪责事由
7竞合(若一行为)
8刑罚减免事由(27中止犯或准中止犯)或将(B得减,C不罚,DEF必减免)也放在此.

拜读大大的见解后,能否请大大再做些补充说明为小弟解惑以为学习,谢谢~~
1.依刑法第25条民国 94 年 02 月 02 日修正理由,现行条文第一项系就一般未遂犯之成立要件所设之规定。不就已经规定了?为何说普通未遂,障碍未遂,并未在本章规范?又如果普通未遂障碍未遂均未规定,若依照罪刑法定,那现行的普通未遂及障碍未遂裁判应该都有违法裁判的可能啰?
2.大大把普通未遂及障碍未遂并列,是否意指普通未遂不同于障碍未遂?
3.『B和DEF之可罚性和中止或准中止行为,推得出之障碍未遂』,为什么可罚性和中止或准中止行为可以推论出障碍未遂?
4.在审查程式中,何谓客观上未遂行为?
5.何谓即遂故意与未遂故意?与刑法13条的直接故意于间接故意区别为何?
6.未遂犯的竞合只能在一行为时使用吗?数行为时不行吗?为什么呢?

以上基于拜读之困惑,感谢大大指教~~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150 (by 12191219) | 理由: 谢谢补充答覆


虽然你有思想上的自由,但也不能凭藉自己主观的信心来编织客观的结果
献花 x1 回到顶端 [5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9-11-01 00:21 |
Dragon-Q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1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未遂犯=构成要件上之判断.亦为犯罪三阶论上之审查.
而随后行为人成立数罪之下始有竞合论之适用......
未遂之竞合.三大未遂
1.障碍未遂
2.不能未遂:行为人该当不能未遂.一定会成立有普通未遂之现象
3.中止未遂:行为人该当中止未遂.一定会成立有普通未遂之现象 
->因为刑法25说:已着手于犯罪行为之实行而不遂者,为未遂犯

不能未遂也是已着手于犯罪行为之实行而不遂者
->只是后段加上行为无危险

中止未遂也是已着手于犯罪行为之实行而不遂者
->只是行为人因为己意终止或积极防果上以予之奖赏理论

可见以上述出现方向:二者(不能.中止)都以障碍未遂为基础
因而变体成不同之构成要件.亦生不同之法律效果.一则为不罚
一则为减免责任~~

是故.若是在题目上适用若行为人成立中止或是不能未遂必会
与普通未遂之竞合.但若是在题目上以明确告示为中止未遂或
是不能未遂之下或以判断得知为彼或此者.在另论普通未遂而
结于法条竞合(特别关系)之下.....可见形同多此一举

针对为之不法行为所相应者乃为罪责.未遂犯乃为不法之规范
应受到其法律效果之制裁.责任要件亦可影响刑罚制裁范围:中
止未遂.于法律效果上为于责任上必减罪责之规定(针对人性之
期待可能性)亦影响到刑罚之范围:不能未遂.其法律效果系为不
罚.就算备有违法性认识与期待可能性.仍为刑法不罚之行为:障
碍未遂.仍于责任上判断期待可能性与违法性认识...可见.构成要
件之法律效果.罪责与刑罚都有暧昧的关系

可件未遂犯自有一定之科型犯罪(于构成要件上).然责任乃行为
人于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之法意识之认识与意识活动.意识决定
与期待可能性上判断可非难性=乃行为罪责同时论.若是欠缺责任
该当障碍未遂亦是欠缺可非难性(不罚):若是期待可能性显着低者
可能为减免罪责
---------->以上仅为个人乱说的表情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200 (by 12191219) | 理由: 谢谢补充答覆


最难的题目不是存在于难与不难之间.而是被忽略的东西!!!
献花 x1 回到顶端 [6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1-01 01:51 |
TJQAZ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28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柏桧 于 2009-10-30 14:07 发表的 未遂犯竞合问题: 到引言文
1未遂是刑法特别减免规定,通说在审查犯罪成立后,再引25来个别减免.
请问,如甲犯A罪,及B罪,是A和B竞合后,采A,再引25.
      或A先引25后再和B竞合?两种方式,其优缺如何?
2竞合是在TB之后,或不法之后,就评价.还是各罪三阶审查完了,再来评价(竞合)?其优缺如何?

哇~~我不懂,未遂竞合。
论罪过程,是障碍未遂、不能犯、中止犯(未了未遂、既了未遂),准中止犯,在论述的各罪自然就会论出是哪一类型的未遂(在各罪的下标、或是结论)。竞合是论述各罪成立之后判定是一行为、数行为与法益之侵害,而分别有法律竞合、想像竞合、与罚前行为、与罚后行为及数罪并罚。
以上是对未遂、竞合的看法(分开的喔,有顿号)。


再者:对你的未遂犯审查程序有点点意见??
-----------------------------
未遂犯审查程序
1客观上未遂行为(具25I定义之未遂行为)
2有可罚性(刑25II)
3主观上具即遂故意,(没有未遂故意这件事)
5阻却违法事由
6阻却罪责事由
7竞合(若一行为)
8刑罚减免事由(27中止犯或准中止犯)或将(B得减,C不罚,DEF必减免)也放在此.

另一说是7放最后,而8放在2的时候即检验.(符合三阶,且符合可罚性的细化)
或将8打散在5或6来检验其法律效果(此说和立法例不符).

有质疑是B是可罚性,或是障碍未遂的规定?这是法条体系上解读的困扰.

以上,近日心得,请各位大大指正.
--------------------------------------
针对你的未遂犯审查程序:想请教:
甲打想死A 却只打成重伤。
甲打A成重伤
上述,有何不同??(以下我自答)
两者在皆成重伤,但行为人主观(知、欲)有别,对于未遂犯(一般称之为普通未遂=障碍未遂,至于如何判别未遂犯、不能犯,以前是热门考题,SO~现在要当常识)的论罪,定先于行为人主观构成要件论起,否则即犯严重之错误论证过程。(因为未遂犯很重要,SO~这现在也要当常识)
COW~真希望我都能当常识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200 (by 12191219) | 理由: 谢谢补充答覆


讨论问题欢迎~ 拒绝 恶意贬低人格~
问题无关事及未细看回文的人~
=====
心境~
每个人都有座山~
他人身后有座山,称"靠山";
我亦有山,而它在我前方,
称"碍山"~
以前,想要铲平它,但力未逮;
现在呢?? 想轻盈的飞越过它,
越过这座名为人生之"碍山"。
使它尔后为我之"靠山"~~

=====
献花 x1 回到顶端 [7 楼] From:台固媒体 | Posted:2009-11-01 01:59 |
Dragon-Q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1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其实未遂犯依管见应该比较像构成要件"错误"的规范.
-->乃主客观不一致
主观上想打死人.客观上却打成重伤
但所谓不一致者不以结果为段.不等价客体错误.因果历程错误
都呈现出障碍未遂之情形所以在客体.因果.手段.情状跟主观上
不一致时都会有未遂之可能性.职是之故.刑法25条所称之"不遂"
非仅限于因果.而系为主客观不一致.且客观上不及主观之时称之
----->以上仅为个人之见解 表情


最难的题目不是存在于难与不难之间.而是被忽略的东西!!!
献花 x0 回到顶端 [8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1-01 02:11 |
sierfa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2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哈哈哈,终于等到可以跟q大不同见解的机会了~~~
1.小的偏向不同意未遂犯应该比较像构成要件"错误"的规范的说法,因为如果着手采主客观混合说的话,在尚未发生构成要件客观事实前的直接危险阶段,是不包括在错误的,所以未遂跟错误还是有别的。
2.又在加重结果犯,行为人以故意的违法前行为,而发生加重的的结果,故意前行为的主观故意与客观加重的结果必然不一致,但未见有人以未遂来讨论加重结果犯,所以小的认为错误跟未遂应仅有交集的关系。

以上是个人小小的不同意见。


虽然你有思想上的自由,但也不能凭藉自己主观的信心来编织客观的结果
献花 x1 回到顶端 [9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9-11-01 07:03 |

<<   1   2  下页 >>(共 2 页)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219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