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19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ohnnydee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鲜花 x2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测试][周边&耗材] 新品介绍:美商博帝PATRIOT CONVOY XL HDD/SSD两用RAID BOX



拜各家厂商大力主攻、曝光之赐,2.5吋的HDD现在已经跃升为主流硬碟趋势了,而且愈来愈多人开始尝试使用SSD当作主要系统碟,显见SSD要成为主流的时间也不远了。身为记忆体大厂的美商博帝除了推出自家的高效能SSD以外,也没忘记要照顾到有RAID需求的族群,毕竟以目前的SSD容量来说,只能说是堪用而已,主流容量还是120G,自然会有很多人想一次购入两颗来做RAID,不过除了昂贵的RAID卡之外,大部分的使用者,像小弟也是,只有用主机板的RAID晶片来玩玩免钱的RAID模式,只是毕竟还会占用些CPU资源,而且总感觉不是很稳定,设定上也只能选择主机板的RAID模式,万一要再接其他硬碟,势必还得做些调整,并不是非常的方便。那么是不是有这种外接盒的设计又可以兼顾RAID功能的方便产品呢?这次要介绍的博帝CONVOY XL外接盒,就是顺应这种需求而诞生的。



来看看产品吧,它是3.5吋的外接盒/内接盒设计,可以对应一般内接3.5吋的标准锁孔,也可以外出当随身硬碟使用。



盒装背面是他的RAID切换方式,它是使用DIP开关来做模式切换的动作。



在规格上,它总共支援以下模式:JBOD、RAID0、RAID1,但是在传输介面上可以说是相当完整,除了1394以外几乎都吃,有SATA II、USB、eSATA、这三种主机板最常见的传输方式,博帝也提供2年的保固期。



配件一览,有个直立架、SATA-II排线、USB2.0线、eSATA讯号线以及eSATA电源线,这条线是比较特别的地方,一般来说很少看到产品会附上这条,大部分的eSATA都没有提供电力,而CONVOY XL却是使用USB的5V当电力来提供,对于使用者来说是相当便利。



本体是采用铝合金制造,能有效帮助散热,前方两个2.5吋槽开关采用了鲜艳的黄色,相当显目,前方也具有把2.5槽从面板上锁的功能,左方则有硬碟读取状态指示灯号。



后方就是他的重点了,左边开始是标准SATA-II Port,再来是USB2.0,再来则是DIP的指拨开关,最右方的模式切换键,也可以称它是RESET键,当指拨开关调好后,按下MODE SWITCH会自我重开,如在VISTA下是的确做到免关机就切换模式的功能。



2.5吋单槽开启方式是这样,当塞入HDD/SSD到底后,会顺势把槽门带上一点,不过由于它是塑胶材质,小弟满担心用久了会松脱,这边还是建议改采金属材质,如果配上磁力扣会比塑胶更耐用。



底部也有挖出散热孔排热,毕竟里面没有风扇,一切都得靠这种被动的散热方式,里面塞HDD会更热,塞SSD还是会热,因为RAID晶片在I/O运作中的温度是相当烫的。



所有的控制组件都集中在后方,在设计上,可以说是把这个3.5吋的RAID盒很尽力的利用了。



控制晶片是来自Silicon Image,不过由于晶片面上的字非常模糊,无法得知详细的型号,但是在实际SSD的测试上,它与目前最红的INDILINX控制器是无法相容的,会发生认不到DRIVER的情况,不过与旧款的JM602B倒是没有问题。



后方这个透明的压克力细管,就是负责把灯号光源传导到前面板的设计,其中一个肩负单键BACKUP的功能。



复原方式也很简单,夹在PCB上推回就可以了。



这个直立架也是黄色涂装,可以把它当作外接盒且只占一点点桌面空间来使用。



因此本次测试标的的SSD就是这两颗,INTEL X25M 80G,旧的JM602B难以成对,新的INDILINX不能辨识,剩下的选择除了INTEL就是MTRON了吧。



本次测试以RAID 0为主,RAID1这些安全等级的就不在传输效能测试之列,RAID 0就是上下上左右左右AB…呃,就是上下上啦。


测试平台 RAMPAGE II GENE (ICH10R) IDE模式,主系统硬碟 RAPTOR 300G。

INTEL X25-M 单碟效能



先来看一下INTEL X25-M的单碟效能,接在主机板的SATA-II,IDE模式,最大读取:264MB/s,最大写入:82MB/s。



用CRYSTAL来看,其实这颗X25-M最夭寿的就是4K写入的实力,目前市场上单碟MLC的SSD中可说是无敌,不过最大写入的部分则跟一颗7200转的硬碟差不多。



用HDTUNE,读取曲线满稳定的。



写入的起伏也还OK。


USB 2.0 RAID0模式



在RAID 0的模式下,用USB 2.0来传输,VISTA可以辨识装置没问题。



用ATTO来检测,读取27MB/s,写入有25MB/s的不错传输速度。



USB 2.0下的CRSTAL,4K读写的速度也很赞!



HDTUNE的读取同样很稳定。



写入曲线的平稳度也是很棒。


eSATA RAID 0 模式



那么换到跟SATA很接近的eSATA下咧?



虽然可以正常运作,但似乎INTEL这两颗与Silicon Image的晶片好像也不是这么合拍,这个传输速率小弟重复测式好几遍都是这样的结果,确认RAID 0已经被启动了,但是效能怪怪的,写入最高部分是有比单碟快一点,但是读取却只有143MB/s最大。



用CRYSTAL来看,4K的效能也比起单碟下降一半左右。



由这个HDTUNE的读取曲线可以看出来,这的确是启动了RAID0的模式,曲线已经完全不一样,起伏虽然也颇规律。



写入部分,会先往下掉很多,然后突然就飙升到94MB/s左右。


SATA-II RAID0模式



在SATA-II的RAID0模式下,传输效能比起eSATA下要在快了约15%左右,读取最大提升到176MB/s,写入则有110MB/s。



CRYSTAL的4K也比刚刚的eSATA模式好。



读取曲线也是一样的稳定。



写入一开始还是会先下降到10MB/s,后面则提升到100MB/s左右。


心得:旧款JM602B SSD/2.5吋HDD的救星


虽然INTEL的RAID0效能并没有获得发挥,但是即使没有机会测试,我想对于本身效能就不是很好的旧款JM602B的SSD肯定是一个救星,这最大的问题该是那个Silicon Image的RAID晶片,如果能够换上其他相容性比较好的,应该就可以支援到INDILINX的SSD,以及对于INTEL的SSD效能提升到更像RAID的境界。而一般的2.5吋传统硬碟,本来支援度就够,相信也一样能够获得性能上明显的进步,以价位而言,它的确比起动辄3、5千起跳的RAID卡要更亲民,而且兼顾内外接的多种安装以及传输方式,不论是带出门或者装载机壳内的自由度都相当大,对于在寻找这种方案的人,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优点:多种传输模式,内/外接等等自由度颇高的安装方式。
缺点:新款SSD相容度较差,2.5槽的闸门改成金属会比较耐用。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09-08-23 18:1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05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