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66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ohnnydee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鮮花 x2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測試][主機板] 未來主機板趨勢就是—迷你,Point Of View ION ATOM330簡測



之前稍早XF有為您完整報導了NVIDIA的ION原型機,那時帶來的震撼的確是不小,在看過它的實際尺寸,以及加上NVIDIA的獨顯晶片加持後,難怪INTEL會對於這個東西放給NVIDIA去作會相當有意見,因為這個平台實在是滿足了許多人對於家用主機,上網、打報告、看看電影、玩玩遊戲這種一般需求提供了最小的解決方案。現在這時間剛好是台灣夏季,又悶又熱,且電費高漲的季節,這個時候扣掉了冷氣、電扇等等人體必須的產品消耗的大量電費外,要是想舒服的享受冷氣房內上網打電腦的優閒,你還得在把家中電腦的耗電量給計算進去,以小弟為例,主要工作機台為I7-920,配上NVIDIA 260+,以及四顆硬碟,即使不超頻的狀態下,平台也要200W以上,換算成夏季用電就會相當恐怖了。因此,以消費電力低且具有HD播放能力的ION平台,簡直就是夏天的一抹沁涼的冰棒,接下來就讓小弟介紹這次已經確定發售的ION平台,Point Of View的ION吧。



說到POV,這家老闆是來自台灣的荷蘭商,同時也是NVIDIA主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在這個NVIDIA許多合作夥伴出走的時候,POV仍堅持與NVIDIA的合作,所以這次的ION桌上型主機板的產品,第一個拿到的就是POV。這個版本是採用ATOM330的核心,也就是雙核ATOM,盒裝…小到跟早期買的7300GT差不多。



完全NV流派奧義,NVIDIA相當看重這個平台的市場。



這一片,將會危及到INTEL的G31等的MicroATX等的市場,雖然G31可以支援高階CPU,但你可別說買G31的人會配一顆E8600 CPU啊,因為這根本就是不合邏輯的事情,便宜的板子配高階CPU本來就是一整個怪。



配件也….相當精簡,檔板、主機板各Output腳位說明書、驅動、以及大4P轉SATA供電。



本體來囉,雖然不像當初介紹的原型機是用PICO-BOARD的變態方式串接,空間壓縮到一拜造就了比ITX更迷你的體積,不過ITX也真的是夠小了。



原型機就有兩種記憶體支援方式,以目前SO-DIMM DDR2/DDR3的價格來說,還是DDR2比較划算點啦,而這片ION平台提供的是SO-DIMM DDR2兩個插槽,最大可支援8GB容量、DDR2-800Mhz的運作速度。



電源部分需要的是ATX 24Pin標準規格,CPU不需要再額外供電。



背面I/O Port一覽,原本原型機為了精簡所以取消了PS/2規格的鍵鼠,這邊又還給大家了,再來是三個世代的顯示介面輸出,其實光是那個全雙工DVI就已經支援HDCP功能了,不過它還是提供HDMI輸出的能力以及數位光纖音源、四個USB 2.0 Port,GIGA LAN Port一個,至於音效方面就比較弱了一點,採用的是Realtek ALC662,6 Channel的模擬輸出。



即使已經有9400M的獨顯晶片,對於要求比較高的人來說,還是可以再加裝一片PCI-E介面的顯示卡來增強3D特效的處理能力。



空間的關係,所以背板走線比較密集,這也說明主機板熱源會有比較不容易被導引至上層散熱的結果。



整片主機板唯一的主動式散熱就是這個,但它並不是CPU的Cooler,而是給身兼北橋以及顯示功能於一身的9400M專用。



雙核ATOM的功耗及熱能產生都相當的低,因此給它一個被動式散熱片就已經足夠。



這就是9400M的本體,在ION平台上已經命名為MCP7A,這是B2的版本。



這裡看到的兩顆IC,分別是ALC662,6 Channel的音效晶片,以及RTL8211CL這顆廣為人知的GIGA LAN晶片。



這顆則是FINTEK的F718DG溫度控制IC,另外他也可以外接13pin的Debug燈哦。



即使風扇不支援PWM,但還是提供了PWM的一個腳位,日後想換風扇更加便利。



它只提供SATA-II的接頭共四個。



手邊還有之前升級換下的SO-DIMM各1G,共2G,先上再說。



接下來就是上機囉,剛好從朋友那邊拿到這個ITX機殼樣品,就順手裝上去。



主機板共用四顆螺絲固定,不過這機殼可惜的地方是擋住左上方的F-AUDIO輸出了。



機殼已經備好一個小型的電源供應器,它最大出力是65W,足敷不外接顯卡的ION使用。



裝上檔板後的樣子。


實機測試



由CPU的資訊可以知道它是雙核四執行緒,時脈1600Mhz(133Mhz x 12倍頻),BIOS預設的情況下,跑DDR2-667。系統安裝WINDOWS 7 RTM英文版本。



顯示的部分,GPU-Z抓到的資訊,它的9400M核心速度是450Mhz,記憶體跟主記憶體共享。



全預設值下的3DMARK06有1330分,解析度1280x1024,noAA。



先來個WINDOWS 7自帶的測試成績吧,總得分3.2分,是壞在CPU上?



PCMARK05的得分還算可以,硬碟是因為我裝了VERTEX SSD才會有這個分數。



PCMARK VANTAGE的得分看似與05差不多。



叫它跑甚麼PI之類的也沒有意思,我們直接進入影片以及遊戲的實測吧。這邊播放影片以POWERDVD 8 Ultra為主,在開始前要把硬體加速打勾,雙核ATOM雖可軟解,不過那已幾乎是要把CPU資源吃光了,不如就來看看9400M的硬解對於ATOM有沒有幫助吧。



先看到的是Black Hawk down BD-RIP版本,格式M2TS,流量平均約28MB/s,不過仍然有吃到CPU資源,這時CPU約有一半的資源在幫忙運算。



霍元甲 VC-1 BD-RIP,流量約25MB/s,看來9400M對於VC-1硬解比較吃的開啊,CPU一直在20%的資源佔用情況下播放。



再來是快打旋風4的BENCHMARK,不知道ION有沒有這個榮幸可以玩呢?設定採用1280x768寬螢幕模式,noAA,其餘特效維持預設值。



看來是有點點勉強,不過19張還算可以接受,再把特效關一點就會比較順暢了。



以小弟常玩的魔獸世界來說,設定解析度在1366x768下,16位元16景深1倍採樣,其餘特效維持預設。



當景深很近的時候,張數可以在28張左右。



進入野外後,張數平均在20張左右跳動,其實還算可以接受的狀態,只要硬碟loading夠快,感覺上還滿順暢的,但是多人副本的lag應該是免不了的,如果真的要拿它當主要遊戲平台的話,還是在給它一張9800GT之類的顯示卡會更好。


耗電篇



未開機前0.1W。



開機後進入系統10分鐘(系統所有省電模式為關閉狀態),只耗電23W-25W之間。



執行3DMARK06中。



平均約33W-38W之間跳動,簡單來說,ION可能還比你客廳的一隻渦捲扇還要省電。


測後心得分享


這次測試ION平台,也剛好是為自己找另外一台工作機的測試,因為自己的I7實在有點耗電,能的話希望也能在省點電的狀態下執行上網以及文書、偶而欣賞個影片以及遊戲的能力,等到測試裝備的時候再請出I7就好。以這些測試來看,ION的確能夠滿足我的需求,而且據側面了解這片ION主機板的售價,大約不會超過4千台幣,如果您也剛好正在為您的電費而頭痛,又不能沒有電腦的人提供您一個參考囉。


優點:價錢低廉又兼具影音娛樂功能的省電迷你平台。
缺點:9400M負擔太重,造成溫度有點飆高,因此裝機的話,散熱需要再多加強。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09-06-30 23:3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112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