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36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fairybear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测试][硬碟] [XF]单碟容量再进化 !! Seagate 7200.12 1TB硬碟 !!

犹记得在2007年Seagate在7200.11系列推出第一款容量高达1TB的硬碟,在当时可说是一个全新的里程碑,也宣示了硬碟容量的计算基数跨入了新的世代。当初由Seagate首先在市场推出由单碟片250G共使用四碟片所组成的型号7200.11总容量1TB的硬碟,经过这段时间的酝酿来到了2009年,虽然在其间各竞争对手同样也推出容量相同的硬碟推出市面,但借助了硬碟厂商普遍使用的垂直写录等新技术日益成熟精进,Seagate同样再次作为技术领先者的姿态推出新一代的硬碟 – 7200.12系列,并以单碟500G的容量推出了500G、750G及1TB三款硬碟面世,其中1TB及750GB机种具备有32MB缓冲记忆体,而500G机种则采用16MB缓冲记忆体。由于采单碟500G的设计,因此仅采用双碟片即可满足1TB高容量的需求,最容易得到的好处不外乎是能有效降低硬碟的发热量并减少读写磁头的的故障率,也从这边可以预见未来Seagate应会推出基于三碟片的1.5TB机种甚至是四碟片的2TB机种,接着大致介绍新一代的Seagate 7200.12系列硬碟有着甚么样的特色 !!

G-ForceProtection保护机制
硬碟内部采用的机械组件采用主轴马达,读写臂及磁头,由于必须确保资料能够写入的资料确实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因此磁头与碟盘的距离仅仅在25~38埃(光谱线波长单位)之间,这大约是我们头发的1/10000的厚度,因此硬碟最怕在读取时遭受到外力的撞击或是坠落,造成磁头刮伤碟盘表面,透过Seagate G-Force Protection保护机制,当硬碟感应到垂直坠落状态时会在0.3秒内完成将磁头从磁碟上移开的动作,避免伤害磁碟表面并提高硬碟的耐用可靠度。

CleanSweep 校准和导向式离线扫描诊断
CleanSweep技术会在电脑开机时,自动将硬碟磁头扫描碟片,藉以消除碟片表面上的不规则性,目的用来维护资料媒体的完整性和并加强硬碟可靠性。

NCQ垂直写录技术
Barracuda7200.12 1TB配备32MB的快取记忆体,并同时支援1.5Gb/s (SATA I)和3.0Gb/s Serial ATA (SATA II)资料传输率,7200.12同样沿用现在各家厂商普遍采用的原生命令伫列技术(Native Command Queuing; NCQ)。NCQ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效率的以最佳化方式排列执行命令,在硬碟繁复的读取及写入的工作负荷下大幅减少磁头的工作位移,有效提升硬碟机的稳定性。

适应性磁头飞行高度技术Adaptive Fly Height
每位使用者在操作电脑的使用环境不尽相同,Adaptive Fly Height会自动依据使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自动调整磁头与碟片间飞行的高度,目的是确保硬碟能够维持一定的高读写效能。

从上面几项技术来看,7200.12系列硬碟延伸了部分前几代硬碟的保护机制藉以维持硬碟的对资料保护的可靠性,除此之外,Seagate也搭上了最近讨论不断的节能环保话题,特别强调7200.12系列完全符合欧盟RoHS标准,磁碟机身有70%的材料是可以在循环利用的,接着就来看看7200.12系列硬碟外观

7200.12与前代7200.11金属外壳的部分外观几乎是一模一样,若没注意看标签上的标示根本无法分辨两代产品的不同。


在背面的部分采用主流的反板设计,将控制晶片、快取记忆体等藏在内部,进一步减少零组件因遭受外力撞击等损坏的可能性。


采用SATA 3.0Gb/s Serial ATA (SATA II)介面,同时向下相容SATA1.5Gb/s Serial ATA (SATA I)


近看7200.12标签上的说明,硬碟的型号为ST31000528AS,其中ST代表Seagate,3代表是3.5英吋硬碟,1000就是1TB的容量,而528则表示了32MB快取记忆体及双碟片的设计,最后的AS则说明这个硬碟是SATA介面 !!


SATA的接头旁边有跳线位置,使用者可以透过这个跳线让硬碟向下相容SATA 1.5Gb/s Serial ATA (SATA I)。


接着进入测试的部分,首先列出采用的测试平台及测试软体


首先采用HDTune测试,在读取部分平均值达到100MB/s左右,效能更胜前代7200.11 1TB的传输速率


在写入的测试,写入最大值达到近127MB/s,平均值约近98MB/s,存取时间约14ms


接着采用Sandra 12 同样做读取及写入测试,在Sandra12中,读取部分平均为91MB/s左右


而在写入的部分则达到82MB/s,虽然数据上与HDTune有部分落差,但效能仍非常不错


接着再采用Everest作随机的读取测试,所表现出来的结果与HDTune相去不远,平均读取效率也达到了100MB/s左右


Everest的线性读取测试,整体的效能数据也大致相同


在HDTach的测试中,随机搜寻时间的测试结果一致都是14ms,爆发传输速率达到了225.8MB/s左右,平均的读取速率约为105MB/s


CrystalDiskMark的测试,平均读写达到131.1MB/s与128.4MB/s


最后采用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读写的速度约各为127MB/s及128MB/s


结语
林林总总采用5-6种测试软体对7200.12 1TB做测试,相比前代采用四碟片单碟50G的7200.11,7200.12的单碟容量整整翻倍为500G采用双碟组成1TB,除了在磁碟密度上的增加之外整体的传输效能也所有提升,也可预见7200.12系列达到2TB容量指日可待,当然更造福了有大容量影音档案及开大型牧场使用者的储存需求,当然这么高容量的硬碟当作系统磁碟在管理上比较不便,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在系统部分能够搭配如SSD或是RAID 0 的高效能主硬碟使用,就是具有相当速度与容量兼具的组合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09-03-31 01:5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69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