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这件事
老衲认为有二个层面要来做讨论
经济学上所言「投资报酬率愈高,风险愈高」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世上所有的事皆是如此
在人性方面,人们基于贪,才会选择了听从理财专员的推荐而购买连动债
再者「理财」这门学问,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因此在迷信「专家」的心理之下
自然对于理财专员所说的唯令是从了!
这是一台湾奇怪的现象
到处都有「专家」
只要是「专家」放的屁都是特别香
(请参考各大谈论性节目,里头有媒体「专家」、民俗「专家」、购物「达人」、消费「高手」、政论「专家」)
但大家都似乎对于这些头衔从不去做「怀疑」
(昨天阿ken也被爆学历是假的!
)
在「贪」及「迷信」头衔的情形之下
就会被受骗
这些人投资连动债受骗,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
就是「银行」
「银行」是特许行业,需经政府核准才能营业
其业务受到中央主管机关的监督
既然有政府监督,自然就更有信心
在金融风暴发生之后
连动债被倒了
却演变成「政府」及「银行」置之不理
反而把一些责任推到当初贩售的「理财专员」头上
老衲用一个故事来讲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
有一天,一位其貌不扬的男士,带着一位十分艳丽的OL,来到Causeway Bay一家LV店。
他为OL选了一价值6万5元的LV handbag。付款时,男士掏出支票本,十分潇洒地签了一张支票。
店员有些为难,因为这对夫妇是第一次来店购物。男士看穿了店员的心思,十分冷静地对店员说:
"我感觉到,您担心这是一张是空头支票,对吗?今天是周六,银行关门。
我建议您把支票和handbag都留下。等到星期一支票兑现之后,
再请你们把 handbag送到这位小姐的府上。您看这样行不行?"
店员放了下心来,欣然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且大方的承诺,递送handbag的费用由该店承担,
他本人将会亲自把这件事情给办妥。
星期一,店员拿着支票去银行入账,支票果真是张空头支票!
愤怒的店员打电话给那位原顾客,客户对他说:"这没有什么要紧啊!你和我都没有损失。
上星期六的晚上我已经同那个女孩上床了!哦,多谢您的合作。"
这个故事揭示了次贷危机的本质。人们在对未来收益充满良好预期的时候,对于可能加大风险缺乏防范意识。
美女认为周一六万多LV就到家了,自然也就放松了警惕,认为ONS的投资是值得的;
对于投入产出的预期,是建立在一个具有巨大不确定风险的情况下的。
而对未来收益预期的包装则是这些投资机构最擅长的事情。
股民大多跟这个美女一样,所以亏钱基本上是活该,没有这些人,股市赚谁的钱呢。
理专也常扮演店员的角色,卖的时候怕怕的,经过券商的保证,勇敢的成为无辜的帮凶。
******************************
藉由上头的故事,相信各位能了解最笨的是谁?最奸诈的又是谁?
在经济好时,这些手头上有点闲钱的人,为了贪图高一点的利息,而购买连动债。
这些人自己也必须要承担后果。
而至于银行及政府,则是整起事件的推手,也未见政府有出手干预的情事发生。
如果连银行卖的投资都有可能化为乌有,那么经济体制会更转向为「地下化」
以经济学自由学派的理想,经济制度是不该有政府干涉的
但政府为了能从中获理,才会进行干涉
连动债只是一个开端,在政府不出面调停之情形之下,未来台湾的经济制度,「地下化」将会更严重!
富婆所指股市失利和连动债投资,二者本质是有点不太一样的
股市就像是政府开赌场,而上市公司是庄,股民是赌徒
因此赌徒有赚有赔
但为了赌场的生意兴隆,政府在股市低迷之际,还会有些「促销」方案
但连动债就像是政府核准公卖局
公卖局私下在卖「高纯度」的酒精
贪杯之人喝到酒精中毐
要向公卖局求偿
公卖局却说,酒瓶上印有「饮酒过量有害健康」
这是常识,是你们自己喝太多的
在电视上看到那些买了连动债的人
老衲也只有一句话「死好」
上电视在那里哭穷,私底下每天穿金戴银的人也还真的不少!
老衲就从没有过那种闲钱可以去买什么连动债的!
有买连动债的那些人,真的因为这事而死的,可能还没有几个人!
从金融风暴一连串爆发,同时也是给这些「投机份子」一记警钟
整天都在炒「虚」数,明明没有那个价值的,却被炒到上百倍
如今因此金融风暴失利了,才要政府救!救个屁!那些都是全民的血汗纳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