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人爱拈花惹草?为什么漂亮的年轻女生会爱上有钱有势的老男人?这些人类行为的偏好问题,都可以从动物身上的基因特性找到答案。
当人类对动物了解愈多,会发现原以为人类才有的特点,像是聪明的头脑、使用工具的能力、形成文化的特质,以及自我意识等,其实动物也有。人类跟动物的区别,其实并不大。
由国科会与联合报、公共电视、科学人杂志、News98合办,台湾大学物理系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承办的「2008展望春季系列演讲:生命及其演化-是『天择』还是『人择』?」第三场「人是万物之灵?—看我们和动物有多相近!」由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杜铭章主讲,带领大家从动物身上反思人类的行为。
野地蝇交配的时候,如果雄蝇提供的食物愈多,雌蝇愿意交配的时间也愈长;杜铭章比喻,这种行为有点像是人类结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他时常在想:人类行为为何与动物行为这么相像?人为何脱离不了动物?
现今已可证实,人与黑猩猩的基因有99%相同,与牛有9成相同,甚至人跟鸡的基因有8成相同。但是人类一直以万物之灵自居,常狂妄地认为「人定可以胜天」,其他动物根本比不上,但真的是这样吗?
人总以为抽象的算数、归纳类推能力是人类独有的。但杜铭章指出,灰鹦鹉能做到6以下的加法,并且可以区分物体质地、辨识出颜色或抽象的符号意义。而不断给猩猩看毕卡索、莫内的图画,久了之后它能分辨出两者的画风,显现出动物也有归纳的能力。
动物学家也曾经在海豚的头上做记号,然后在池中摆放镜子,发现海豚会在镜中找头上的记号,认得镜中的自己,充分展现出海豚也具有自我意识。杜铭章表示,达尔文在1871年就指出,尽管人类与动物的心智并不一样,但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非「性质」上千差万别。
他举例说明,为何在「性趣」上,雄性会比较主动而且花心,但雌性却比较保守矜持?从繁衍后代的角度来看,雄性动物可以花很小的代价制造出许多精虫,但是雌性动物需要耗费很多营养、精神才能产生卵子。不过雌性产下的子代是她的优势,不管父亲是谁,母亲一定是她;但任何一个雄性个体却无法完全肯定子代有他的基因。
根据实验显示,在这种机制下,雄性动物若与愈多雌性动物交配,子代的数量就会愈多,但无论雌性动物与多少雄性动物交配,产下的子代数目几乎相同。所以雌性动物「到处拈花惹草」并没有好处,因此须「精挑细选」具有优势的雄性动物交配;而雄性动物则是交配愈频繁,后代愈多,所以必须「花心」。
杜铭章表示,虽然人类从动物身上可以获得许多启发,动物对人类也贡献良多,但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严重破坏动物赖以为生的自然环境。他曾经在桃园炼油厂周边调查动物的活动,发现附近的稻田,晚上一点声音都没有。
根据一般的经验,稻田晚上应该会有蛙叫、虫鸣,但他只看到福寿螺静静地附在水泥水沟上。杜铭章表示,这种水泥材质的水沟不像早年的「泥巴水沟」,对于水量的调节可以有「缓冲性」,现在如果雨量稍大就易淹水,不然就是水一下子流光,稍不下雨就易酿成旱灾,森林绿地变少,以及水泥水沟都让大地涵养水分的作用变差。
他说,社会经济发展得太快,人们容易产生暴发户的作法,胡乱耗费资源不知珍惜;一旦环境被破坏,要补救很难。人类社会应该稳定发展,严谨地进行环境评估、管制;这样虽可能让经济发展速度稍微减缓,但这种社会的进步是踏实的。此为国科会研究文内容
http://web1.nsc.gov.tw/ctpda.aspx?xItem=9639&ctNode=75&mp=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