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46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ack1984yw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95 鮮花 x15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資訊教學] [轉]防毒入門-基本概念-認識電腦病毒
一、什麼是電腦病毒
過去式:所謂電腦病毒在技術上來說,是一種會自我複製的可執行程式。在真實的世界中, 大部份的電腦病毒都會有一個共通的特性 - 它們通常都會發病。當病毒發病時, 它很可能會破壞硬碟中的重要資料, 有些病毒則會重新格式化 (Format) 您的硬碟。就算病毒尚未發病, 它也會帶來不少麻煩。首先病毒可能會佔據一些系統的記憶空間, 並尋找機會自行繁殖複製, 您電腦效能將會變得比一般正常的電腦慢。這也是為什麼不時就要做好防毒工作的主要原因了。
現在式:自從Internet盛行以來, Java和ActiveX的網頁技術逐漸被廣泛使用, 一些有心人士於是利用Java和ActiveX的特性來撰寫病毒。 以Java病毒為例, Java病毒它並不能破壞您硬碟上的資料, 可是若您使用瀏覽器來瀏覽含有 Java 病毒的網頁, Java病毒可以強迫您的Windows不斷的開啟新視窗, 直到系統資源被吃光為止, 而您也只有選擇重新開機一途了。所以在Internet革命以後, 電腦病毒的定義就更改為只要是對使用者會造成不便的這些不懷好意的程式碼, 就可以被歸類為病毒。
二、電腦病毒的生命週期
電腦病毒就好像細菌的生長一般, 所以我們才將它稱做「病毒」。而電腦病毒的成長可以被歸納成下列幾個階段:
•      創造期:當電腦駭客們花了數天或數週努力的研究出一些可以廣為散佈的程式碼, 電腦病毒就這樣誕生了。當然, 他們是不會這樣就算了的, 他們通常都會設計一些破壞的行為在其中。
•      孕育期:這些電腦駭客們會將這些含有電腦病毒的檔案放在一些容易散播的地方。如BBS站, Internet的FTP站, 甚至是公司或是學校的網路中等等。
潛伏期:在潛伏期中, 電腦病毒會不斷地繁殖與傳染。一個完美的病毒擁有很長的潛伏期, 如此一來病毒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傳染到更多的地方, 更多的使用者, 一旦發病將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例如世界知名的米開朗基羅病毒, 在每年三月六日發作前, 有整整一年的潛伏期。
•      發病期:當一切條件形成之後, 病毒於是就開始破壞的動作。有些病毒會在某些特定的日期發病, 有些則自己有個倒數計時裝置來決定發病的時間。雖然有些病毒並沒有發病時的破壞動作, 但是它們仍然會佔據一些系統資源, 而降低系統運作的效率。
•      根除期:如果有夠多的防毒軟體能夠偵測及控制這些病毒, 並且有夠多的使用者購買了防毒軟體, 那麼這些病毒就有機會被連根撲滅。雖然到現在為止, 並沒有人敢宣稱某一隻病毒完全絕跡, 但是有些病毒已經很明顯的被完全制止了 - 如早期的Disk Killer等。
三、電腦病毒的種類
巨集病毒 (Macro Virus):
巨集病毒是目前最熱門的話題, 它主要是利用軟體本身所提供的巨集能力來設計病毒, 所以凡是具有寫巨集能力的軟體都有巨集病毒存在的可能, 如Word, Excel, AmiPro都相繼傳出巨集病毒危害的事件, 在台灣最著名的例子正是Taiwan NO.1 Word巨集病毒。
開機型病毒 (Boot Strap Sector Virus):
開機型病毒是藏匿在磁碟片或硬碟的第一個磁區。因為DOS的架構設計, 使得病毒可以於每次開機時, 在作業系統還沒被載入之前就被載入到記憶體中, 這個特性使得病毒可以針對DOS的各類中斷 (Interrupt) 得到完全的控制, 並且擁有更大的能力去進行傳染與破壞。
檔案型病毒 (File Infector Virus):
檔案型病毒通常寄生在可執行檔(如 *.COM, *.EXE等)中。當這些檔案被執行時, 病毒的程式就跟著被執行。檔案型的病毒依傳染方式的不同, 又分成非常駐型以及常駐型兩種 :
(1) 非常駐型病毒(Non-memory Resident Virus) :
非常駐型病毒將自己寄生在 *.COM, *.EXE或是 *.SYS的檔案中。當這些中毒的程式被執行時,就會嘗試地去傳染給另一個或多個檔案。
(2) 常駐型病毒(Memory Resident Virus) :
常駐型病毒躲在記憶體中,其行為就好像是寄生在各類的低階功能一般(如 Interrupts),由於這個原因, 常駐型病毒往往對磁碟造成更大的傷害。一旦常駐型病毒進入了記憶體中, 只要執行檔被執行, 它就對其進行感染的動作, 其效果非常顯著。將它趕出記憶體的唯一方式就是冷開機(完全關掉電源之後再開機)。
複合型病毒 (Multi-Partite Virus):
複合型病毒兼具開機型病毒以及檔案型病毒的特性。它們可以傳染 *.COM, *.EXE 檔,也可以傳染磁碟的開機系統區(Boot Sector)。由於這個特性, 使得這種病毒具有相當程度的傳染力。一旦發病,其破壞的程度將會非常可觀! 例如:台灣曾經流行的大榔頭(Hammer),歐洲流行的Flip翻轉病毒皆是.
隱型飛機式病毒 (Stealth Virus):
隱型飛機式病毒又稱作中斷截取者(Interrupt Interceptors)。顧名思義, 它藉由控制DOS的中斷向量來讓DOS以及防毒軟體認為所有的檔案都是乾淨的。
千面人病毒 (Polymorphic/Mutation Virus):
千面人病毒可怕的地方, 在於每當它們繁殖一次, 就會以不同的病毒碼傳染到別的地方去。每一個中毒的檔案中, 所含的病毒碼都不一樣, 對於掃描固定病毒碼的防毒軟體來說,無疑是一個嚴重的考驗!如Whale病毒依附於.COM檔時,幾乎無法找到相同的病毒碼, 而Flip病毒則只有2 byte的共同病毒碼(好像戴面具只剩兩個眼睛露出來)。
四、第二代病毒是什麼?
第一代病毒(傳統型病毒)的共同特色, 就是一定有一個「寄主」程式, 所謂寄主程式就是指那些讓病毒窩藏的地方。最常見的就是一些可執行檔, 像是副檔名為.EXE及.COM的檔案。但是由於微軟的WORD愈來愈流行,且WORD所提供的巨集功能又很強, 使用WORD巨集寫出來的病毒也愈來愈多, 也因此副檔名為.DOC的也會成為寄主程式。尤其是這一年來, 巨集病毒可真的算是紅上半邊天, 只要提到Taiwan NO.1, 那可說是無人不知, 無人不曉。
也許你覺得像WORD這種文件檔都可以中毒,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那麼, 第二代病毒的特性更會讓你合不攏嘴!相對於第一代病毒, 第二代病毒完全不需要寄主的程式, 如果硬要說它寄生在哪裡, 或許只能說它是寄生在「Internet」上吧。
說真的, 如果Internet上的網頁只是單純用HTML寫成的話, 那麼要傳播病毒的機會可說是非常小了。但是呢, 為了讓網頁看起來更生動, 更漂亮, 許多語言也紛紛出籠, 其中最有名的就屬JAVA和ActiveX了, 不幸的是, 這兩個語言都相繼地被有心人士「點召」,成為第二代病毒的溫床。JAVA和ActiveX的執行方式, 是把程式碼寫在網頁上, 當你連上這個網站時, 瀏覽器就把這些程式碼抓下來, 然後用使用者自己系統裡的資源去執行它。可是如此一來,使用者就會在神不知鬼不覺的狀態下,執行了一些來路不明的程式。
回歸到第一代病毒來看,病毒是寄生在「可執行的」程式碼中,伺機對系統進行破壞,因為病毒本身也就是一段「可執行的」程式碼而已。也因此, 在以往病毒都是存在於「可執行檔」中, 因為具有「可執行的」程式碼的檔案,就只有「可執行檔」。但是, 文件病毒的流行, 讓人對這個定義有了疑問, 而其實並不違背。因為所謂的文件病毒, 也只是利用文件中巨集寫成的, 而巨集本身也是「可執行的」程式碼, 當然也能成為病毒的溫床囉!現在再來看看所謂的第二代病毒, 它就是利用網頁編寫所用的JAVA或ActiveX這些語言。由這些語言可以寫出一些「可執行的」程式碼,而在使用者瀏覽網頁時, 一併下載下來在系統裡執行。既然JAVA或ActiveX可寫成一些「可執行的」程式碼, 那就沒什麼理由不能讓病毒藏身其中。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7-12-05 20:5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40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