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203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小咪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鲜花 x3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快意享受B级人生走出 A+成就迷思
快意享受B级人生走出 A+成就迷思





你想要过A级人生,事业有成薪水顶尖,却牺牲掉其他全部人生,还是想过 B级人生,宁可降格赚次级收入,却能享受精采人生?这取决于你如何衡量「人生投资报酬率」。

若是成绩单上出现 B ,大部分人联想到的,绝对不是「Better」,而是「Bad」。

B这个字母,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次等」的表现,每个人都奋力想达到A,甚至 A+,仿佛若不能达到 A的成绩,就是不够努力与称职。但人生凡事都追求A,一定能获得满足感吗?

享受生命的充实感

最近「 B级人生」的话题,在日本引起不少讨论。起因于经济专家森永卓郎,把人生分成三级:A 级人生是「有钱没闲」; B级人生的「钱少一点,但是有闲」,可算是「有钱有闲」。至于 C级人生则是经济困窘,可能是「有闲没钱」(如失业者),也可能「没钱没闲」 ( 如底层劳动者)。

森永卓郎认为,B级人生是最有满足感的生活。若每天工作10几小时,牺牲家庭与休闲,不惜一切代价追求 A级人生,即使赚到A级财富,没时间享受也是枉费。 B级虽然收入次一等,但还是能维持在一定生活水准之上,反而因为付出较少的代价,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生命的充实感,所以整体生活绝不输A级。

因此,森永卓郎特别强调「B is Beautiful」,认为「B is Bett er Than A 」。

精算人生投资报酬率

B级人生这种价值观的出现,有其社会渊源。作家刘黎儿指出,日本经过长年经济不景气,原本「1亿国民都是中产阶级」的社会,已经不再回头,转成「 1%超级精英+99%平庸上班族」的结构,除了极少数A+超级精英之外, 99%工作者的薪水都在递减,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在这种社会结构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正比例关系被打破,打拚不再保证出头天,「努力必有回报」也成为一种欺瞒的说法。因此,许多日本上班族,开始思考「人生投资报酬率」的问题。当付出无法获得回报,他们不想再无条件卖命给公司,宁可将更多时间用来享受家庭生活,或是经营个人兴趣休闲。

B级上班族虽不是高薪族,但还是有一定生活水准,也还买得起车子等用品。比起将人生全部送给公司的 A+超级精英,谁的人生比较划算,答案不言可喻。

赢了事业,输了人生

有人用古玛雅文化的活人献祭,来形容追求A级人生的工作者。玛雅皇宫贵族居住的中心地带都有一个球场,凡是赢得球赛的人,就会被当作被神所选中的神圣的人,由祭司血祭给神;而赢家被砍头祭给神明,被看成是件很光荣的事。超级精英不惜一切赢得 A级人生,就好像在玛雅球赛最后赢得胜利的人,所换到的不过是过劳死。

根据统计,日本每年死于心脏病的 21万人,至少有20%是肇因于过劳,其中多半是中壮年上班族。追求 A级人生本身没错,只是若只把人生当成是一场竞技,就算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身体、输掉家庭、也输掉人生,这样划算吗?

事业高度Vs.生命广度

但追求B级人生,是否太消极呢?

一位在媒体任职的刘小姐认为,B级人生重视「人生投资报酬率」,从追求工作表现的「高度」,转为追求人生多采多姿的「广度」,这是一种价值选择的问题,与人生是否积极进取无关。

她以研究所成绩为例,一般研究生表现普普大约有85分,稍微认真一点有86分,一定要表现很亮眼才能拿到 90分。她自己每天不眠不休,念完所有原文papers才得到 89分,但其实只要稍微多花点心力念书,已经可以得到86分。为了多得那3 分,刘小姐舍弃了社团活动与假日休闲。「一学期 120天,每天多念3小时书, 360小时只换来3分,想想真是划不来;若是拿 360小时做其他有意义的事,人生想必更精采。」

刘小姐认为,不论是课业或工作,都适用80 ╱20 法则,亦即80%的成绩,来自于 20%的付出。假设你有 100小时,只要花20小时做 A工作,就能拿到 80分,剩下的80小时,你有两种选择:

1精益求精在 A工作下苦工,最后拿到满分100分;

2去做BCDE四件工作,每件工作投注 20小时,各拿到 80分,最后总分是5×80= 400 分。

哪一种时间运用方式,投资报酬率较高,可带给你更大的满足感?这就是B级人生所要思考的问题。

从连续2年蝉联年终奖金第一名的理财专员工作引退,宁可在银行柜台当一般行员的安小姐,就是选择 B级人生的例子。

工作乐趣荡然无存

大学毕业后,安小姐就在老字号的三商银担任临柜行员,办理一般存款工作,5 年前银行民营化,她在组织重整后,被调到贵宾理财部门。

刚转换跑道时,她相当满意理专的生活,「可以说是虚荣吧!」安小姐说,这几年理专俨然是当红炸子鸡,金控为训练理专「伺候」金字塔顶端客层,安排许多缤纷的课程,安小姐转跑道第一年学到很多新鲜事,包括高尔夫、品酒品茗、艺术鉴赏、插花、命理星座等。课程的多采多姿,让她学到许多人际应对技巧,而且第一年就考上多张证照,还幸运地拉到几位「 VIP大户」(资产超过 300万元),使她从工作中获得不少成就感。

每想到,第一年的一帆风顺后,银行开始调高安小姐的绩效指标。「公司把我的业务目标订得『比山高比海深』,高不可攀的业绩压力,令我深感挫折,工作乐趣也荡然无存。」安小姐说,当时每天加班到晚上 10点是常态,甚至周末假日也不得闲。

「我不怕累,但我最怕客户赔钱。如何在业绩与顾客权益取得一个平衡点,令我饱受煎熬」安小姐说。

安小姐去年决心向公司递出辞呈,但公司基于爱才,强力慰留她当银行行员。

人生,要学习「减法」

挥别年薪百万的工作,安小姐没有后悔。她说,人生前半段的职涯规画,是一种「加法选择」,所以担任理专时,她不断寻求各种可能性,为自己的职涯资本增值,包括薪水、职位等等。现在她则把人生当成「减法选择」。她说,减法管理其实非常简单︰在人生诸多追求的目标中,如金钱、地位、家庭、爱情、享受生活等等,一项一项删除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终留下一两项,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标。

33岁的李勇毅过去一直是个众人称羡的电子新贵。担任晶片设计研发工程师期间,李勇毅形容说,自己每天至少12小时和电脑相亲相爱,忙碌一天后,再也提不起力气做任何事,下班就直接打道回府,顶多倒在沙发前看电视,洗个澡,睡个觉,又是另一天的开始。他表示,大部分工程师的生活乏善可陈,根本没时间参加联谊活动结识异性,所以旷男怨女一堆。「工程师最大的座右铭就是努力工作、赶快赚钱、尽快退休。」

再见!电子新贵

刚开始李勇毅也是抱着这种看法,但3年前他找到人生挚爱的伴侣,婚后生活有了重心,他开始无法忍受一天工作12 小时的生活。

「4月结婚、 5月就决定考公职、7月如愿考上高考第一志愿电力工程,分发到民航局上班。」从电子新贵到小公务员,李勇毅的薪水足足缩水一半,但他毫不后悔。「以前我用时间换金钱,现在我用金钱买时间,把过去加班的时间,用来享受天伦之乐。

作家吴淡如说,「赚钱也赚到人生,才是最大幸福的人。」人生和金钱的关系有四种可能状况:赚钱也赚到人生、不赚钱却赚到人生、赚钱却赔上人生、不赚钱也赔上人生。前两者都是成功者,后两者则为失败者。赚钱也赚到人生,其实就是B级人生的真义,拥有一定水准的金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人生的赢家。






【心得感想】


人生是重覆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路程,让我们一起加油哦 ^o^ ~~



献花 x1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7-03-13 21:0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80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