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1
|
[理论] 中医的病症观 一
中医的病症观 亚洲最古老的两大医疗体系除了中国医学外另一个就是印度的阿输吠陀,不约而同 的是两者对病症与人体的看法都采取平衡观点,兹将中医的论症概念粗略的整理以享 诸位,若阅读者能对健康意识有所提升,本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气血是中医的基础辅以经络的循行及阴阳五行生克关系转化出症状的动态,人体本 身就是带电体于是由此衍生出气的观念,气的行走路线又分出主要的十二条经脉,依 据中国费伦教授的研究发现经络所经穴位的毛细血官呈规则的平行线状且平行于经 络,而相邻的穴中间有一定差力差使得气的行走能循一定方向;血即血液,血液透过 的经络的电压差产生循环路径以滋养五脏六腑。
脏指心、肝、脾、肺、肾,腑则是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及胸腔和腹腔,脏腑 之间又有互相对应的关系,心脏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心 包膜与胸腹腔互为对应,而脏与其相应腑的经络通常在同一片骨间膜的两面,故而对 应的脏腑会形成一致的病理现象,五脏再加五行的对应即形行生克关系,五行的生克 规则可以用五角形来表现,先以顺时针而行即木、火、土、金、水即为相生关系,顺 时针相隔一位为相克,如木克土、土克水等,而五行对应五脏即心属火、肝属木、脾 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以平衡的观点而言,任一个脏器较其他强或弱就会破坏平 衡,如以心脏而言,除了心脏本身的原因引起疾病外,如冬天气温过低致肾气不足也 会引发心悸连带使血压升高,而乍寒还暖的季节因肝气上扬使脾也气旺而随者心包经 循行而引发心脏疾病。
阴阳的概念是为了把十二经脉及其所相关的脏腑由生理转变为病理所产生的症状切 出一个明确的区分,在心、肺、肝、肾、脾及心包六条经脉视阳经,所发生的疾病多 为外因所诱发,病程发病急、病程短且症状呈现在体表,比如以循行肺的经脉若因外 来的染感致病,因肺气阻塞使胸口出现闷涨,咳声洪亮或因咳而喘,若病情恶化因脑 部容氧量不足产生头昏眼花,而感染恶化若再进一步,使得肺部的血循不良出现上肢 冰冷的现象,气血下降到健康底限下中医视为阳热实证即所谓阳虚,处于此时期的人 体免疫系统尚能运作(如感冒以致发烧);胃、膀胱、胆、大肠、小肠、胸腹腔视为阴 经,阴经所产生的症状多为阳经恶化导致,处于此时期的脏器已受损所表现的症状被 视为阴虚寒证,人体在这段时期自我维修功能已不能正常运作,疾病入侵五脏时若没 有立即性的险,免疫系统机制不会立刻启动,但本储存于脏器的能量开始支用形成失 眠现象;气血若透支导致阴阳两虚时,因血虚使得肝火升扬失眠症状加剧,复因胆汁 分泌不良使得蛋白质利用率下降,胃的消化变差使得脾制造淋巴球的功能减弱,贮血 不良对老旧红血球无法产生破坏作用,其他的脏腑无法受到气血滋养进一步的功能丧 失且失控,如肾衰竭、自我免疫系统攻击或癌变等。
再谈运动、饮食、情绪与气血的关系,当人处于阴虚状态时轻度运动可以打通经 络,强化化脏功能但不会提高经络运行时的能量,却可以使免疫系统提升加速新陈代 谢,假如从事中、重度运动反而会使脏器的疾病提早被引发;中医饮食禁生冷,何谓 生冷呢?就是非季节性的食物和生的动物食物,非季节性的食物营养结构尚未完全身 体的利用率不高,未充份熟食使肠胃感染,引发很多慢性症状,当身体经常反复腹泻 便泌交替时,肠的蠕动反应不良最后麻痹膨胀使得肠破裂。
常忧虑的人饮食失调使脾功能不良,易怒会使血随气上升导致肝火亢进,又会使人 陷入无食欲状况且伤害小肠吸收机能又反馈至心脏产生心悸、失眠等,小肠机能差又 影响大肠运作使得肺气不调,出现胸闷气短、头昏眼花,进一步恶化时肾气无法提升 导致生殖与泌尿系统问题,如流产、失禁、勃起无力等。
参考书目: 十二经症候与临床 立得出版社 人体使用手册 吴忠清着 50项家庭必知的营食补给法 陈世豪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