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林进修/报导】
过了立秋,早晚温差变大,一个不小心,即可能外感风邪而咳个不停,有赖中医治疗。
中医普遍认为,一进入秋季,「秋燥」当令,常见口唇干裂、鼻咽干涩、大便燥结、皮肤干燥等症状。其中,秋燥之气又以中秋为界,而有温、凉之分,并以「滋阴润燥」为养生之道。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中医科中医师许恒壹表示,秋季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感冒咳嗽。中医认为,秋季燥热之气最易伤肺,常出现干咳无痰、痰黏不易咳出,有则则是痰中带有血丝,甚至出现胸痛咽燥等症候。
一般说来,秋季咳嗽中药治疗是以滋阴益气润肺为原则。常用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石斛、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川贝母、白果、西洋参、黄耆、党参、白术、人参、茯苓、苍术、薏苡仁。至于秋季养生蔬果则有梨子、柿子、甘蔗、枇杷、胡萝卜及莲藕等。
另在药膳方面,可选择的有生脉饮、玉合沙参饮、贝母食疗方等方。生脉饮是以人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加水适量煎服,可当茶饮,具有润肺、双补气阴两虚的效果。玉合沙参饮取玉竹、沙参、百合各30克,洗净后,加水适量煎成汤汁,取汁加冰糖适量调服。贝母食疗方则以川贝母3克、冰糖9克,塞入已去籽核的大梨中,绑好后,隔水蒸熟,每天吃二次,每次半颗,连服2~3天,可治初秋温燥咳嗽,口渴及咽干等。
【2006/08/15 民生报】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6/8/15/N...4703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