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088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金剛乘的外相與內在意義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金剛乘(密宗)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傳統

我們今天晚上來簡短的討論一下,「金剛乘」的各種附屬物,或屬於「金剛乘」的一些東西。在我們討論這些附屬物之前;如果能瞭解一下「金剛乘」的基本理論,那對於我們以下的討論,將會非常有益。「金剛乘」在許多世紀以來,都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傳統。「金剛乘」之所以這麼具有爭議性,是因為要瞭解「金剛乘」的理論非常非常困難。困難之處並非在於「金剛乘」的理論廣博深奧,而是因為他的理論太簡單了。反而使得別人難於置信和瞭解。

因此,「金剛乘」的許多方便法門,對許多不同的社會而言,難於接受,尤其接近或趨近佛法。

舉例來說:印度的社會,受到古老「吠陀經」非常深的影響。「吠陀經」相信種姓制度。因此相信種姓制度的人,自然相信所謂的清淨或污穢。在印度的社會裏,當然有很多他們的道德律是受到印度教或佛教的影響。所以有很多事是不能公開討論或公開給別人看的。因此,在這樣的社會裏,如果你公然展示了一座佛父擁抱著佛母的雕像,那麼對別人的確是會有一些震撼。

當然,我不敢說對中國的社會瞭解多少。但是從我這很有限的觀察裏面,看到中國的社會仍然有著許多非常保守的一面。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裏面,通常我們說比較神聖的行為,一定不能扯上比較粗暴的那一面。對於具有這種心理狀態的人或社會,佛陀當然也給了一些能滿足他們這種「心理狀態需要」的教授。

譬如說佛也講了「小乘」的法,或「大乘」的法,像剛才所說的所謂「神聖的」這種法。同時這「神聖的」概念,也是我們這個世界一般人所具有的概念。這也就是化身佛(即釋迦牟尼佛)為甚麼要顯現一個出家眾的樣子。剃了頭,赤著腳,拿著一個行乞用的缽。

也許大家都能夠瞭解,如果化身佛帶著佛母,露出獠牙,赤身裸體,有著一萬六仟支手。這樣的「佛」對多半的眾生來說,可能不太合適,同時這種事情,你也可以從佛的十二種事業裏瞭解到它。

佛一生中十二種事業的故事,也是我們實際上需要瞭解的。但身為一個佛教徒,通常我們都忽視了佛一生的故事。或許我們覺得這很簡單,也並不太重要。如果你喜歡讀這一類的書,那麼有一本由梵文翻譯成英文的書。書名叫作「布達恰哩塔」(佛所行贊)。作者名叫「阿虛哇鉤夏」(馬鳴菩薩),是印度古代一個最偉大的詩人。他原本是一個印度教徒,曾經和那爛陀寺的許多佛教學者辯論,這些佛教的學者們都輸了。後來有一位名為法稱的佛教大師跟他辯論。當時約定,辯輸的人要拜對方為師。結果這個印度教的大師輸了。但是由於他的慢心,他拒絕成為法稱大師的弟子。心裏想;不如跳到恒河裏淹死算了。

但,不幸的是,事情並未如這位印度教大師「阿虛哇」的願。法稱大師命令眾弟子們把他逮住,關在那爛陀寺的圖書館裏。把門關上、鎮住、釘牢、整整關了七天。(歷史上是這樣的)七天之後,他垂頭喪氣的出來,作了法稱大師弟子。實際上這位「阿虛哇」,是佛曾預言的少數幾位佛教學者之一。很多人說,他可能是第一個寫下佛本生故事的人。


佛故事的真正意義──出離

在佛的故事裏,你一定也看到。當佛在「叨利天」的時候,他觀察這個世界上,他所要選擇投生的家族。在眾多的選擇中選了第二個種姓,那就是武士。佛選擇武士作為自己出生時的種姓。就好像未來的彌勒佛,選擇婆羅門,作為出生時的種姓是一樣的。

這個故事並不是說,佛選擇投生的家族或種姓,是一件多麼大的事情。所以說釋迦牟尼佛選擇作淨飯王的兒子,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不管怎樣,他最後還是從王宮裏離開了。把他所有的六千或六萬個妃嬪,都留在王宮裏。這個故事只是要告訴我們,佛所示現的這一切,不管是剃了他的頭,或從王宮裏出離,主要的目的,都是在於教化眾生。

你可以說;當時王子悉達多,他主要顯示的是「出離心是多麼重要」。因為;當時若佛陀投生在一個乞丐的家裏,那麼:一個乞丐丟掉他的破草席走到深山裏,也不會有甚麼人去懇求他回來。

王子悉達多,他當時住的是三個季節裏的三個不同宮殿。然後有五頭大象作為隨時的坐騎。而又有五百頭大象準備隨時替換這五頭象。馬、皇后、將軍、大臣,所有無數的珍寶與榮耀。這一類的全部東西。

就是說,雖然在這種狀況下,王子悉達多仍然是從王宮裏出來。我所要表示或強調的是這一點。所以我們要瞭解,從王宮裏逃出來,或六年的苦行,或者在菩提樹下得到最究竟的覺悟,都是有它所象徵的意義。佛陀之所以要這樣的示現「出離心」。是因為「出離心」對一般人是非常重要的。以一般人而言;要捨棄六千個妃嬪或六萬個妃嬪是非常困難的。有的人會說,我就一個老婆也丟不掉。

但是佛有一些弟子,非常非常聰明,心智極為銳利。他們瞭解,離開一個老婆和離開六千個老婆;並無不同。對於這一類的弟子,佛就教導他們,「從出離中出離」。因為所謂的「出離心」本身,也會變成另外一種執著。所以;你可以說,為了要表示或培養這種「從出離中出離」的心。為了要表示這個,所以「密宗」有許多非常複雜的壇城中的宮城、佛母、供養天女、各種空行勇父。它的理由是這樣。

我們要瞭解,「金剛乘」的教授是「果乘」的教授;「結果」的教授,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舉例來說,你有一個非常頑固的朋友,你想讓他看你家裏一個非常貴重的東西。這東西你沒辦法拿到外面去。如果你跟他講,嘿!我家裏藏了十六公斤鑽石!請你來看看。他可能根本不相信這個,連到你家去都懶得去。不管你怎麼講都沒有用。

也許對這麼一個人來說,你告訴他,我家放了十六公斤鑽石,請你來看。倒不如跟他說,我燒了頓好菜,晚上請你來喝兩杯。於是當你那頑固朋友來了之後,你就可以安排他看一看你那十六公斤的鑽石。這個比喻,可以說是一般「大乘」或「小乘」教授的方法。而「金剛乘」則是直接的把這十六公斤的鑽石,展示給你。


何謂真正的「金剛乘」(密宗)

也許你會認為我在這裏讚美「金剛乘」或有意看低「大乘」或「小乘」。但完全不是這樣,我們所談的是那個很頑固的人。因為如果你碰到一個心靈很開放的朋友,你會很輕易的把他請到家裏來。如果他是一個很頑固的人,你就要準備給他燒上一頓好飯了。

我所要講的「金剛乘」的弟子是需要最上根器的。這並不表示「金剛乘」的教授比一般的教授更好,更高。只不過是「金剛乘」的弟子,應該具有更開放的心靈。說實在的,如果有人問我個人的意見,我倒覺得「小乘」是最好的,然後是「大乘」,然後是「金剛乘」。理由是:例如你有一個學校,裏面有三個老師,三個學生。有一個學生非常難教,然後第二個稍好,第三個是特別的聰明。在這三個學生裏面,若其中一個老師能帶好這第一個學生,那他比其他兩個老師可能要好得多。因為這老師面對的是更多的挑戰,我的意思是在這邊。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裏,大家也都認為:要和頑固的人打交道,是需要更好的涵養和溝通能力。

因為「金剛乘」很直接和結果來打交道,所以「金剛乘」可以使用任何東西作為教材。但對於一個「小乘」的老師而言,很多東西他都不能夠用。因為對這老師而言,他知道,這學生最大的障礙,就是各種各樣的象徵。所以這個老師,他會避免用各種各樣象徵性的東西作為教材。因此在「小乘」,譬如說上座部的出家人,他們的生活都是非常的簡單。

「金剛乘」假定前來的學生都是「能瞭解」,並且「能欣賞」這些象徵物意義的學生。所以就使用了許多這種象徵物作為教材。在「小乘」裏,你很少看到他們的老師會把一些泡了西藏紅花的黃色的水倒在徒弟的手裏,讓他喝下去。然後告訴他,「你這樣的喝下去,就可以成佛」。「小乘」的老師對這種方法;可能會發笑。

在「金剛乘」的傳統裏,用水作灌頂所依物。我相信在座各位一定已經喝下非常多的這種水了。「金剛乘」相信水可以作為灌頂所依物,也相信有一種很好的邏輯在裏面。就像前面所講的,「金剛乘」是「果乘」的教授,是一個「結果的教授」。他所要告訴你的是;你所認為的水,只不過是你一個概念。水只不過是一個概念的這點,可以用邏輯來證明。就是說並沒有一個獨立於你之外的水是存在的。

「金剛乘」是可以說,把一個東西赤裸裸的顯示在你面前。你幾乎可以這樣講:當「小乘」或「大乘」講到「空性」的時候,他們是把「空性」煮熟了給你吃。而「金剛乘」就好像給你吃生菜沙拉一樣,不煮的,直接的就給你端了上來。

在我們相對的,一般的世界裏,會認為這個是水,而水可以喝,可以沐浴,可以洗滌。我們有這樣的概念。所以在「密乘」的邏輯裏,它就會說,這水也可以代表「本尊」,也可以代表「壇城」。實際上,他們經常說:一滴水裏面有三百二十億個「空行母」在其中。同樣的,這樣講也是一個概念。

我們把面前這個杯子裏的,當作是水。和把它當作是本尊的壇城。站在我們的觀點,或概念的立場上來說,這兩者完全相同。

但這兩個不同的觀點,對我們卻有著不同的影響。就算這同樣的水,你也一定會注意到,如果它出現在杯子裏,你會認為它可以喝。如果它出現在水桶裏,你會認為它可以用來洗東西。如果同樣的它出現在馬桶裏,你就會覺得,它萬萬碰不得。

所以我們同樣對於水的概念,也是這樣子在改變。所以如果你能把認為「它」是水的概念,轉化成「它」就是本尊,「它」就是壇城。如果你真的有這種概念,而且很牢固的話,當你喝了它,它就真的能夠幫助你。

非常抱歉我要這樣說,它實際上是一個能夠操縱你的辦法。如果我現在一遍又一遍的跟你說,「這個翻譯是個壞蛋」。由於在座各位都非常相信「寧波車講的話」,而我又一遍一遍的講。到最後你就真正的相信,這個翻譯的確是一個壞蛋。而且怎麼看他,也看不出一丁點的好樣來。

同樣的這種情形也發生在你修「儀軌」的時候。你希望看到的一切外相都是本尊,一切的聲音都是本尊的咒音。那個時候,你實際上是依照這個方法為你自己洗腦。

也許你會問,我們這樣作,要作到甚麼時候呢?我們到底為甚麼要從一個概念跳到另一個概念呢?到底用意在那裏?如果你觀想這個水就是一個黑色空行母,然後你有很多很多的執著,然後又造了許許多多和這個空行母的綺思幻想。在這種情形下,倒不如你單純的認為這是一杯水比較好。因為至少你對一杯水不會有甚麼綺思幻想。

我發現有很多「金剛乘」的學生,真的是把這個觀想出來的本尊,當作是他們一種「性」的對象。這樣子聽到總是令人有些挫折感。是吧!這樣子的作法,是件非常明顯令人失望的事。在現在這個時代,就算你有一個活生生的物件在那裏,通常我們所謂的這種戀愛關係,都弄得不好。在這種情況下,你怎麼會相信一個你想出來,你觀想出來的一個關係會弄得很好?這怎麼可能呢?

如果你能瞭解,你所觀想出來的空行母,他是你自己心情中那個「空」的特質的話。那你的這種瞭解,勢必可使你趨近成佛。即使不能使你因此而成佛,但至少可以讓你比較接近成佛。


密乘的獨特修持方法:淨觀

上面我們簡短的稍微談了一下「密宗」的哲理。現在要開始講一些比較契入題的東西。對於比較不熟悉這些「密宗」術語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比較無聊。可是我見到現場許多老面孔。所謂老面孔是一些「密宗」場合的狂熱份子,經常出現的;或者我們可以說是每逢灌頂必到的這一種。

這個實際上和現在許多場合一樣,你第一次去,他給你一張卡片。以後每次去,給你的卡片記上幾個點。然後累積若干點數之後,他免費給一些甚麼東西一樣。

「小乘」當然是接受「空性」的見地。然後他要放棄傷害一切眾生的行為。「大乘」;當然是在「小乘」既有的基礎上建立。「大乘」所談到的「空」,不僅包括了小乘的「人無我」,也包括了「法無我」。也就是現象的無我。在修行的過程來說,除了前面說的不傷害一切眾生之外,還要加上「必須去幫助一切眾生」。

我再次強調,「金剛乘」和一般的大乘,並無不同。所以「金剛乘」解釋「空性」的方法,和「大乘」可說是完全一樣。在修行上來說,除了「小乘」的「不傷害一切眾生」和「大乘」的「要幫助一切眾生」之外,密乘更加上一個「淨觀」的修行。對所有修習「密乘」的學生而言,「淨觀」這兩個字,是你最應該知道,也最應該瞭解的,也最關鍵的兩個字。所謂「淨觀」是表示說,你並不是毫無一點「覺知」,毫無一點「覺性」的來接受任何事情。

因此許多「金剛乘」的老師,包括我在內,都要占學生的便宜。怎樣占學生的便宜呢?首先,對學生大談「淨觀」。然後當學生把這些話聽進去之後,老師就可以為所欲為,要求學生把他所作的一切事情,都看成是清淨的。這個並不是「淨觀」。因為在這過程中,有一個人,他在否定一些甚麼東西。同時這裏面也有一些基本上是自我欺騙的心態。然後在相對的層次上而言,這種作法也和我們所處的相對層次產生矛盾與衝突。

所以!我再重複一次,所謂「淨觀」也就是說:不以這種不加「覺知」的方式來觀察一切的事物。

當我們談到「淨觀」的時候,我們所講的是「沒有分別,沒有特殊的喜好」。學生的修行是「經由修行而減少你的各種各樣的喜好,或選擇上的喜好」。當然如果我們指的是「特別喜好甚麼或特別選擇甚麼,或是,不喜好甚麼,特別不喜好甚麼。」這就簡單了。但在「金剛乘」裏,它有著很特別的意義。這種所謂「沒有特別的喜好」,並不是表示別人問你「要茶或咖啡」,你說「沒有關係,我並無特別喜好」。並不是這樣的,在這邊,我們的意思是「以修空性為道」。當你以「空性」為基礎,觀察一切事情的時候,你會看到,沒有甚麼是叫你「比較好」的。「金剛乘」接受這樣的觀點。

像上面講的一樣,「金剛乘」是「果乘」,是以「果地」的修行為「道」。所以我們對於「空性」,是以這種沒有喜好,或「沒有偏頗的心」來修行。譬如說「金剛乘」裏所使用酒或肉,就是這個樣子。

談起這件事很令人傷心,這個傷心有一部分是來自「大乘」的人。因為他們對「金剛乘」缺乏瞭解。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現代某些「金剛乘」師徒之間的表現,或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讓人覺得,或他們自己覺得,「金剛乘」允許你飲酒,吃肉,或者允許你縱情於異性之間。他們認為「金剛乘」是一條允許你幹這些事的道。

但是我可以向各位保證,在所有的「密續」中,找不到任何一句話,是允許你作以上這些事的。

在「小乘」的傳統裏,非常卑視或渺視「欲望」。在這情況下,這個欲望的物件,舉例來說,對一個修「小乘」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美女。但他們用修行的方法來對治。例如說「不淨觀」。

在「大乘」裏來說,以相對的層次而言,還是很輕視欲望。但在究竟的這個層次,你會認為欲望實際上就是「空性」。所以對於一個「大乘」行者,一個修習比較廣大的道的修行人來說,他們會認為:假如你認為某人很醜,而你又執著在「他很醜」的概念上時,僅僅這個概念,就足以將你系縛在輪回之中。

對「金剛乘」而言,我剛才已經講過很多次了。「金剛乘」是沒有特別的喜好或特別的偏頗。換句話說,就是直接的去修「空性」。然而在沒有偏頗或沒有分別的這種狀況之下,而你說「我一定要吃甚麼,或我一定不能吃甚麼」,這個當然也是一種偏頗。

像我,或者別人稱我為一個「金剛乘」的修行人,對於「空性」,我並沒有完全的瞭解。這表示我有特別的喜好,如果我吃肉,那完全出於我的欲望和以前這些不好的習慣。所以身為一個「金剛乘」的修行人,若他不能瞭解「空性」而去吃肉,同樣也破了「密乘」的戒律。

在「金剛乘」的戒律中,第二個最重要戒律就是要遵守一切佛說的話,不管佛說甚麼。佛在「大乘」的經典裏,重複的講「不要吃肉」。所以對我們這樣子,在「空性」上只有一點點學理的瞭解,而實際上對「空性」完全沒有「證悟」的人來說,吃肉,不僅破了「大乘」的戒律,也破了「密乘」的戒律。

這也是為什麼,在前面我說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可能最好的道是「小乘」。看起來有非常嚴格規律的「小乘」,實際上遠比看起來非常開放、你可以為所欲為的「密乘」要更容易修行的多。我們也比較容易說「我是一個大乘行者,從今天起,我不吃眾生的肉」。也許斷除肉食的那幾天,你會對肉味念念不忘,但慢慢的,你就習慣素食了。而且素食有益健康,這類的修行也很簡單。

如果你是一個「金剛乘」的修行人,別人拿了兩盤東西給你。一盤是麥當勞漢堡包,一盤是很精美的食物。比這個更極端的是:若有人端了一盤食物和一盤糞便給你。而你對那糞便有絲毫的不悅,或對那盤食物有絲毫偏私的心,那都是破了「金剛乘」的「事業戒」。所以比較起來,「大乘」的素食,是要容易得多。

同時對於「修雙身」,也是同樣的這種情形。我知道很多東方或西方的學生,甚至老師,因為首先他們不瞭解「金剛乘」的真正意義,其次把「金剛乘」的這些東西,當成滿足自己私欲的許可證。許多人聽到「密宗」有所謂的「雙身法」,都覺得對自己的情緒或欲望是一個很好的消息。這些人是完全不瞭解「金剛乘」。

我這樣說是有一個絕對的理由。因為只要一有人提到空行母,所有學「金剛乘」的人,包括我們這屋子裏的每一個人,立刻會聯想到一個非常美的女性。這個概念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如果看到一個漂亮的女性,我們會說「哎唷!一個空行母呀」,這表現出你對於所謂「空行母」這個字,是一點都不懂。

如果我們看那諾巴金剛瑜伽女的教授。依照這個教授,如果我瞭解得沒錯的話,那些漂亮得會讓你產生欲望的女人,她完全不是空行母。若你修這個教授,然後你向某一個方向走去,你所碰到的第一個異性,不管是甚麼樣子,你都要有勇氣去擁抱她。也許你會碰到只患有極嚴重皮膚病的母狗,是的!在那個情況下,她就是空行母。你若有勇氣真誠的去親吻,去擁抱這只母狗的話,那你對空行母,可以說是稍微有一點瞭解。


何謂真正的金剛乘「上師」

所以,從這邊你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對於空行母的概念,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另外一套東西。對不對?

以上講的,只是給你一個簡短的背景,可以讓你瞭解甚麼叫「金剛乘」的「淨觀」。以這個為基礎,我們來談「上師」是修行上很重要的關鍵。首先,請你要忘掉剛才所說的,沒有偏頗,沒有好惡的這種狀況。然後把你熟知的那些所謂上帝,儀軌,你的灌頂,你的修行,套進去。這樣才比較接近「密乘」真正的意思。

舉例來說,一開始,要你對每一個眾生都有「淨觀」,會比較困難。因為至少你自己就沒有這種淨觀。為了要發展出你自己的淨觀,所以我們需要有一面鏡子。因為有鏡子,你就可以為自己塗些口紅,擦點粉。這樣一來,你就會覺得對自己有信心。「上師」就是這個目的,就是那個鏡子。就是你一直放在手提包裏的那個鏡子。你永遠不應該跟他分開。

例如,你在「輪回」裏參加了一個宴會甚麼的,然後你要吃芒果,那吃完之後,你的口紅都沒有了。這時你就需要一個小鏡子。就像這樣,因此「上師」一直要在那邊。這個可以提醒你,讓你知道。我們所謂的「上師」,同時也是指你內在和秘密的「上師」。這三個都是同樣的重要。

「上師」和「弟子」間的問題,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幾乎就像你和某人戀愛一樣。當你期望太高,或希望太多的時候,這個關係通常沒有辦法維持。你們一定都知道這個,對不對?就像經常所講的一樣,當你有問題的時候,你就希望你的「上師」有許許多多的神通來解決他們。總是期望,當「上師」把手放在你頭上的時候,你的問題就去掉一半。

但若是你今晚為「上師」舉行一個宴會,你就會希望這個「上師」和凡夫一樣,從大門走進來而不是由窗戶飛進來。所以如果我們以情緒上的觀點來觀察或看待一個「上師」,那「上師」和「弟子」間的關係是無法維繫下去的。

就一般來說,「上師」是要破除你的『自我』。但在現代如果真有一個「上師」要幹這種事的話,他肯定會搞到衣食無繼的。在現代反而是那種把你的『自我』喂得肥肥胖胖的那種「上師」,是我們認為最好或最成功的「上師」。

如果你回頭看一下我們的「傳承上師」,像帝諾巴,那洛巴,他們之間,老師從未給弟子一些所謂的特權或特許的東西。在座的大多數是竹巴噶舉的修行者,如果今晚,那諾巴若真要從門口走進來的話,我甚至懷疑,各位是否會允許他走進來。這老兄看起來不怎麼莊嚴,吃活魚過日子。衣服破爛看起來怪怪。你若請他去吃午飯,他也許坐在桌子上也不一定。總而言之,他不會是你想要的那種「上師」。

然後我們說「本尊」;「上師」的「傳承」。「上師的傳承」非常重要,就像一座樓梯,你一直往上爬。爬到最上面,碰到的是你自己。若這條樓梯斷掉的話,你就沒辦法爬上去了。


金剛乘的專有名詞

(一)「本尊」、「空行」、「灌頂」、「修儀軌」的真正意義

然後「本尊」,這也是最重要的,如果說你的「上師」修得很好,那當然你可能就不需要修「本尊」了。但是「本尊」主要是清除我們一切的概念。

然後「空行」,我們說到「空行母」的時候,並不只是講女性的這些好的特質,我們講的是我們的能量和行為。

然後「灌頂」也很重要,在「灌頂」之中,我們可以說是直接的把我們自己介紹給「空性」,或我們的「自性」。用的方式是這一切的「灌頂」所依物。用「手印」、「持咒」等這些方式,直接的把我們自己介紹給「空性」。

受「灌」之後,「修儀軌」也是很重要的。「修儀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我們能夠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時中,保持住「淨觀」。若我們認為「修儀軌」只是為了得到一些特殊的「力量」或「神通」的辦法,那是我們以一個非常有限的方式來看待這個「儀軌」。「修儀軌」是使我們保持或安住在「淨觀」之中。

(二)「法會」、「薈供」、「開光」的真正意義

然後是修的法,修「法會」。再一次我強調,你不應該把這些「法會」當作驅除你暫時性頭疼,或其他問題的一個方法。「法會」是一次一次的增加你的「淨觀」。舉例說:像「薈供」。「薈供」不只是「我們肚子餓了要吃東西」。而是說用以供養我們內在的「本尊」。然後「火供」,「火供」是我們用以供養外在的現象,而這些外在的現象,是我們用以觀想成「本尊」的。這一切都是要使你認知「平等」。

「開光」也是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密宗」的「咒語」、「手印」、「三摩地」(定),可以把任何一個東西轉他成另外一個東西。這朵小小的花,在刹那間可以轉他成上樂金剛或時輪金剛的壇城。「加持」這些米、「加持」這些花,或者說,對這些米或這些花朵「開光」,讓它們轉化成「本尊的壇城」。是我們另外一個增加「淨觀」的方法。

(三)「金剛乘」四種事業中的兩種:息與增

然後;密宗所謂的四種事業。「息災」,用以消除我們的惡業或過失。「增益」,這並不是為了我們自私的目的去企圖得到甚麼。如果是為了自私的目的,那我們在「沒有偏頗」的這場戰爭上,又輸了一陣。所以「增益」實際上是使我們增加在「淨觀」上的財富。利用修法或法會來增加我們的淨觀。

但是這樣子的作,這個「自我」仍然非常作怪,非常干擾我們的話,這時「密宗」的人就修一些「忿怒」的法,例如「降伏」的法,「調伏」的法,「捆綁」的法。這一類的。

(四)口訣

問:為甚麼有些「金剛乘」的上師說「口訣」是秘密,不能公開?
答:因為這些「口訣」也許會被別人誤用。也許別人會把它浪費掉,同時一些「口訣」也是非常的危險。因為很多時候,「金剛乘」的學生把「金剛乘」當作是一種可以放縱他們情緒的許可。當然這也可能是這些上師們對這些「口訣」不太清楚。所以當你問他的時候,他會說「喔!這是秘密,不能講」。但這也可能是他的慈悲。同時也可能是他的慈悲與方便。

(五)「上師」的辨別

問:我們應該怎樣去辨別「上師」?
答:你問要怎樣去辨別!這很困難,這幾乎就像問我,你應該怎樣去選擇戀人。這種時候你就必需要靠你的「直覺」。或你的「業」(行為),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業」是讓邏輯的推理去發生一段時間的作用。不要讓某種突發的情緒衝動即刻佔有你。因為身為一個人類,我們很容易被這種突發的情緒衝動所驅使。或讓我們感覺到應該怎麼樣。如果我們立刻讓自己跟?所謂的「直覺」跑,那就好像你跟很多不同的人約會一樣,到後來你發現你一個人也沒抓到。不但沒抓到,可能還有很多妒忌的狀況,很多困惑的情形會發生。

(六)「咒語」與「神通」

問: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待「咒語」?
答:對待它們最好的方法就是念誦它。嗯!我們除了念它之外還能作甚麼?還可以把它當作一個非常寶貴的東西,保存。

問:很多人認為念誦「咒語」可以得到「神通」,是或不是?
答:關於這一點,我認為身為一個佛教徒,或已經作了這一陣佛教徒了。現在我們應該搞清楚,佛教徒所說的「力量」或「神通」到底是甚麼?佛弟子們所真正應該得到的「神通」或「力量」,是那一種「神通」或「力量」呢?在天上飛行?能知道別人心裏想甚麼?預知股市漲跌?或變得富裕?不是的!這些!就是這些!使我們系縛於「輪回」。這些絕對不是佛弟子所應該追尋的力量。有一個近代的西藏學者,名叫根頓秋培。他說「佛真正的神通是佛真正的,看到了、見到了並且就安住在實相當中」。我覺得;根頓秋培是以一種非常具有評斷性的語言來讚美佛。因為,你要知道;真正看到事情的「實相」,是這麼的有力,在一瞬間旋轉了九十六億個銀河。你仔細看一下,在我們平常的日子裏也這樣。我們先不要講佛教。講我們的日常生活。舉例來說,你是一個非常有權力的政治家。或者你是一個有十億家財的商人。或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人。但是,你竟然不知道你床底下有顆滴答滴答的定時炸彈,那你就甚麼都不算了。對不對?因為隨時你都會被炸成一片片的。而你茫茫然是吧!反過來說!任何一個最卑微的人,如果確實的聽到那滴答聲,像聽到自己的心跳這麼確實的話,那他絕對能逃開,能活得下去,對吧!至於說到算命或卜卦吧!我不知道為甚麼大家要找西藏喇嘛,我每次來都找臺灣的相士卜卦,算命,結果比我自己卜的還要准(全場爆笑)。所以我們真正應該覺得自豪的是「我們能夠看到萬物究竟的實相」。這是這樣。

問:我們是否可以透過「持咒」來看到「實相」?
答:當然!「持咒」當然也可以看到「實相」。但這要看你如何的去持它,以及是誰教你,這一類的。

(七)小乘、大乘、金剛乘(密乘)
問:情欲是否是一個很大的障礙,使我們見不到「實相」?如果是的話,「金剛乘」有甚麼辦法?
答:它的確是一個很大的障礙,使我們見不到「實相」。但,「金剛乘」有一個辦法;就是去修「小乘」。你要知道,小乘是「金剛乘」的一部分。這點!各位要非常非常清楚的知道,它們絕非如此。絕非一個是馬鈴薯,一個是橘子,一個是蘋果。不是這樣子的。我覺得「金剛乘」最基礎的教授,就是「小乘」。因為你問這個問題,所以我想知道你是否可以接受我的請求去作一件事。你是否可以去做一件T恤。然後上面印上中文「請不要忘記小乘」。你去做兩件,一件送給我。(全場爆笑)

問:「持咒」是否在「修定」?
答:「持咒」可以是「修定」的一個辦法,但「持咒」也可以是一種最持續的干擾。

問:請問寧波車,「金剛乘」和印度教相通和相異的地方?
答:關於這個問題,阿底峽尊者曾經說過。這世界上能談這個問題的人至多只有兩人,一個是阿底峽尊者本人,一個是彌勒巴,就是瑪爾巴的上師。

問:何以說「持咒」是最久的打擾?
答: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認為你是知道的!我的意思是;很多人「持咒」,像是鸚鵡學舌,騷擾四鄰而已。

問:既然寧波車說「密宗」的這些象徵性的東西,都是與「空性」、「佛性」有關,那我要如何把它們和「空性」、「佛性」連在一起呢?
答:要瞭解這些,需要適當的環境、教材、和適當的老師。解決一個問題,老師可以教給你各式各樣不同的方法。但是!同樣的!你如何去吸收如何去運用這些方法,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對於這一點,我建議大家除了努力在學理上作瞭解之外,多去聽教授,多提問題也是很重要的。

問:如何能瞭解一切外相都是「本尊」?一切聲音都是「咒音」?
答:你瞭解的方法,就是要確知,它們就是那個樣子。請不要忘記「果地的修行」。譬如說;你怎麼知道我的翻譯是「吉米」?就算我告訴你:他是「吉米」。那你怎麼把「吉米」和他連在一起呢?為甚麼你不懷疑這一點?為甚麼你不問我「他何以是吉米」呢?主要原因是;你接受「他就是」。

問:何以我們不能接受外相就是「本尊」?
答:我們現在之所以不能接受,是因為我們以前這些負面的影響,習慣太過深入。我們的習慣不但不能接受這一切的外相都是「本尊」。我們甚至不能接受別的眾生或別的人和我們是平等的。這就是為甚麼有很多人願意花上一兩萬元去喝一點點東西,或花很多的錢去卡拉OK荒腔走板的唱一段。比較於像柬埔寨這地方,平均每人每年收入四十三美元而已。雖然有這麼大的差異,可是我們對於自己這樣富饒的生活,卻不能由衷的欣賞它!感謝它。

問:如果以「小乘」的身體,「大乘」的心來修持,寧波車可以接受嗎?
答:如果容我略作調整,「小乘為身,大乘為語,密乘為意」,這樣我就可以接受了。這個好問題,最好再穿上印度教的衣服!好吧!

(八)轉化與適應
問:以前的社會很單純,現代的社會很複雜。我們要怎樣把「心」變得像以前這樣單純?
答:我不想把「心」變得單純,我們為甚麼回去過石器時代的生活。在現代這種情況,我們能作的已經不多了。我的意思是;若我們設計一個像公司這樣外在的東西,而想去達到這個目的,是不可能的。寂天菩薩曾說:你如果要把整個大地用皮革鋪起來,使它柔軟是不可能。你沒有這麼多的皮革。所以!用它作一雙鞋子穿在你腳上。因此在這種情況,只要改變你的「心」。改變你的「心」之後,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完美的世界。我再一次重複,把這放在日常生活裏來看。譬如說,你們家一直有很多困擾,你不要嘗試去改變家人。你改變你自己,改變之後,別的事就都好辦了。

問:寧波車說;「輪回」就是痛苦,痛苦就是沒有安全感,我們要如何得到安全感?
答:得到安全感的方法,就是你不要想去得到安全感。因為根本沒有一種叫作安全感的東西。

問:「執」是修行上很大的障礙,要怎樣去除對人、事、物的執?
答:這是一個大問題,有很多解決的方法,但是!這個問題要去請問你自己的上師。


(九)「壇城」與「菩薩戒」

問:請寧波車解釋一下「壇城」的意思。
答:「壇城」的意思就是「中間」,早期的翻譯,有人翻作「中圍」。「壇城」實際的意思就是「中觀」。或者我們說是「中道」,也就是不落在那四種偏頗的任何一種。在繪製壇城的時候,雖然也畫了角墮落邊等。但事實上在「觀想」時,不應該「觀想」它有邊。

問:當生命受到威脅時,如何保持「淨觀」?
答:這個問題是,當你覺得生命受到威脅時,那就代表你已經失去「淨觀」了。

問:甚麼是「菩薩戒」?
答:那就是你發誓使一切眾生得到解脫,這也是最大的「戒」了。

(十)「修持」上應有的一些正確觀念
問:「上師」是否是弟子唯一修「淨觀」的物件?
答:絕對不是的,我們修「淨觀」的物件,不僅是對一切的眾生,而且是對一切的東西都修「淨觀」,但對我們而言,「上師」比一個紙巾盒更易於修「淨觀」罷了。因為以我們一個人類的心靈而言,我們絕對不會認為一個紙巾盒子可以使我們得到「成就」(成佛)。我們的心靈認為「上師」可以使我們得到成就。

問:寧波車你經常作「開示」,很少給「灌頂」的原因是甚麼?
答:並不是我隨便說說,許多寧波車以及他們給的「灌頂」,都是珍貴難得的。真的,許多傳「灌頂」的「上師」是真正的珍貴難得。我很少給「灌頂」,修法會,或替人占卜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我要讓大家知道,「金剛乘」不只是這些。學理上的瞭解也是「密乘」裏極重要的部分。我希望別人瞭解這一點。不過這也很難。因為對學理有興趣的人不多。另一方面,我覺得,安排「法會」的人偏重於安排儀式性的「法會」,以便吸引會眾,也是一個原因。

問:我們是否能擺脫藏傳佛教外在的形式,而直接得到它的精要?
答:當然是有辦法。但首先你要好好的多學一些。大家要知道,「金剛乘」有很多外相的內在意義,是我們必需要學習的。

問:如果受「灌頂」,回來沒有「修」,怎麼辦?
答:嚴格的來說,這不可以。因為「灌頂」的時候,「灌頂」上師通常都會跟你講,你要記得怎樣怎樣。而你也承諾,我們記得這樣這樣。一般來說;若你沒有「修」,就是破了這個誓言。但是另外一點就是說,你修一個「儀軌」,可以替代別的「儀軌」。

問:如何和「傳承上師」有最大的相應?
答:修「上師相應法」是最好的辦法。

問:如何「從出離中出離」?
答:就是你要安住在沒有偏頗或沒有喜好或厭惡的狀況。

問:該要怎樣去作或怎樣修行,才能離開一切的痛苦,或拋下沉重的負擔?
答: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它,以一顆坦然而不偏頗的心,去接受它。

問:如何對「上師」有正確的概念,而不盲目的崇拜?
答:要作到這樣,你最正確的方法,就是你要以「上師」為「道」。例如今天「法會」完了,你坐計程車回家,那司機帶你東繞西繞的,你就觀想他是你的「上師」,這樣也正好可以試一下你的「執著」是多少,或是你的忍耐有多大,但是要小心,這樣可以不太經濟就是了。

(以上是宗薩蔣揚欽哲寧波車,在一九九四年講於臺北竹巴噶舉中心。臺灣悉達多本願佛學會提供稿件,謹此致謝!)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06-07-01 12:12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7-01 11:3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015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