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進修/報導】
眩暈常搞得人分不清東西南北,且又茶不思、飯不想,患者如果不想天天生活在天旋地轉的日子裡,不妨試試中醫針灸療法。
眩暈和頭暈不一樣,中醫常以五臟六腑來探討成因,且每個臟腑都可能引起眩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外科醫師吳建隆指出,暈和水、氣、血有關,若是水虛頭暈,可服用半夏向木天麻湯;若是氣虛頭暈,可依心氣虛、肺氣虛、脾氣虛及腎氣虛來用藥,心氣虛及肺氣虛可服苓桂朮甘湯,脾氣虛可服補中益氣湯,腎氣虛則服寄生腎氣丸;至於和姿勢性眩暈有關的血氣虛,可服用補血的四物湯來改善。
不過他強調,上述治療仍需視辨證論治的結果而定,另依舌象、脈象來決定用藥種類,不可輕率為之。
另在針灸治療方面,一般視那個臟腑較弱而定,吳建隆認為,應以百會、神門、風池、足三里、內關及耳神門、心點、額點等穴為主,用針可分體針及耳針兩種。
選用體針時,患者必須平躺,以主穴及次穴的組合來針灸,每次約20分鐘,每周2次,6次為一個療程。耳針則以耳神門、心點及額點穴為目標;留針後,每天至少按壓3次,每次按壓30下。由於耳針須留在耳朵上,吳建隆提醒患者儘量不要讓施針部位碰水,若洗澡、洗臉時沾到水,也要立即擦乾。
臨床觀察發現,針灸治療後,患者頭部昏沈及頭暈欲跌倒的感覺都可獲得改善,進而減少中藥、甚至西藥的劑量。
萬一突然眩暈而來不及就醫,該怎麼辦?吳建隆建議不妨先平躺下來,做好保暖措施,並用手指反覆按壓內關穴1分鐘,左右手交叉進行。內關穴位於手腕至手肘的五分之一處。
【2006/05/02 民生報】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6/5/2/NE...32887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