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主角出場
![主角出場](attach/Fid_458/458_189801.jpg)
圖 2. 第一步當然是看說明書
![第一步當然是看說明書](attach/Fid_458/458_189802.jpg)
圖 3. 安裝手冊是多國版
![安裝手冊是多國版](attach/Fid_458/458_189803.jpg)
圖 4. 中文!給我藏在中間
![中文!給我藏在中間](attach/Fid_458/458_189804.jpg)
圖 5. 請翻看42頁
![請翻看42頁](attach/Fid_458/458_189805.jpg)
圖 6. 開箱看機器正面
![開箱看機器正面](attach/Fid_458/458_189806.jpg)
圖 7. 側面
![側面](attach/Fid_458/458_189807.jpg)
圖 8. 看屁股
![看屁股](attach/Fid_458/458_189808.jpg)
圖 9. 裝硬碟前要改一下跳線
![裝硬碟前要改一下跳線](attach/Fid_458/458_189809.jpg)
圖 10. 原來設定是CS
![原來設定是CS](attach/Fid_458/458_189810.jpg)
圖 11. 改成MASTER
![改成MASTER](attach/Fid_458/458_189811.jpg)
圖 12. 打開潘朵拉之盒!原廠附螺絲起子1支
![打開潘朵拉之盒!原廠附螺絲起子1支](attach/Fid_458/458_189812.jpg)
圖 13. 扒開看看
![扒開看看](attach/Fid_458/458_189813.jpg)
圖 14. 裸體正面
![裸體正面](attach/Fid_458/458_189814.jpg)
圖 15. 裸體背面
![裸體背面](attach/Fid_458/458_189815.jpg)
圖 16. 機體下面的通氣口沒風扇!!!
![機體下面的通氣口沒風扇!!!](attach/Fid_458/458_189816.jpg)
圖 17. 基本上絕緣做的不錯
![基本上絕緣做的不錯](attach/Fid_458/458_189817.jpg)
圖 18. 打開絕緣膠片!(正式安裝可沒這項)
![打開絕緣膠片!(正式安裝可沒這項)](attach/Fid_458/458_189818.jpg)
圖 19. 就是要扒光光,我可是很好奇的 (應該是記憶體)
![就是要扒光光,我可是很好奇的 (應該是記憶體)](attach/Fid_458/458_189820.jpg)
圖 20. 這個???
![這個???](attach/Fid_458/458_189821.jpg)
圖 21. IDE(硬碟排線插座)
![IDE(硬碟排線插座)](attach/Fid_458/458_189822.jpg)
圖 22. 網路線接頭
![網路線接頭](attach/Fid_458/458_189823.jpg)
圖 23. 另一個角度,來!笑一個^_^
![另一個角度,來!笑一個^_^](attach/Fid_458/458_189824.jpg)
圖 24. 裝硬碟了!合體~~~~~
![裝硬碟了!合體~~~~~](attach/Fid_458/458_189825.jpg)
圖 25. 硬碟可要鎖緊
![硬碟可要鎖緊](attach/Fid_458/458_189826.jpg)
圖 26. 接上硬碟電源
![接上硬碟電源](attach/Fid_458/458_189827.jpg)
圖 27. 插上傳輸線
![插上傳輸線](attach/Fid_458/458_189828.jpg)
圖 28. 傳輸線和電源其實是在下面
![傳輸線和電源其實是在下面](attach/Fid_458/458_189829.jpg)
圖 29. 轉轉轉~~~這樣才對
![轉轉轉~~~這樣才對](attach/Fid_458/458_189830.jpg)
圖 30. 金剛合體,穿衣服了!
![金剛合體,穿衣服了!](attach/Fid_458/458_189831.jpg)
圖 31. 記得把醜醜的膠膜撕掉
![記得把醜醜的膠膜撕掉](attach/Fid_458/458_189832.jpg)
圖 32. 開機了,藍光的呦
![開機了,藍光的呦](attach/Fid_458/458_189833.jpg)
圖 33. 利用電腦設定一下,登入畫面
![利用電腦設定一下,登入畫面](attach/Fid_458/458_189834.jpg)
圖 34. 第一頁,目前最新的韌體是0.24版,記得更新一下
![第一頁,目前最新的韌體是0.24版,記得更新一下](attach/Fid_458/458_189835.jpg)
圖 35. 設定完就可以從網路芳鄰看到機器了,不用懷疑,我有兩台^^
![設定完就可以從網路芳鄰看到機器了,不用懷疑,我有兩台^^](attach/Fid_458/458_189836.jpg)
圖 36. 傳看看,這是更新韌體後的測試結果
![傳看看,這是更新韌體後的測試結果](attach/Fid_458/458_189837.jpg)
第一次接觸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是在數年前,那時候檔案伺服器才剛興起,
一台要價近十萬台幣。當然,這是企業級的檔案儲存方式,一般家庭消費不起。曾幾何時,網路變寬了,加上P2P下載的興起,帶動了儲存容量了提升,
數位家庭的腳步,也使PC個人電腦的腳步,由書房到了客廳,
電腦成了娛樂全家的工具,而家庭中也有區域網路的必要性。
在這個大家講分享的時代,沒有一個東西不用分享,MP3音樂、rmvb影片、JPEG照片,若是透過USB設備傳送,並不是不行;想用DVD燒錄分享,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樣拷貝來拷貝去,遇到檔案大一點還真是捉狂,而且若沒整理還會新舊不分。未來的數位家庭是以網路儲存裝置為中心的;透過一個集中式的儲存裝置,所有的檔案、影片、相片等等都可以在上面進行交流,而不需要額外的技術,這樣才便利吧。V-Gear LANDISK網路硬碟這個東東,大概出來了1年多,基本上的架構是SAMBA+FTP伺服器,跑Linux
平台,使用SMB 通訊協定,透過網路連線來共享檔案。
雖然他還是有缺點(如不設定休眠時間容易熱當、只支援ATA介面硬碟、傳輸速度較日貨低落),但是,有一個優點卻是很重要的,就是可以使用中文命名的檔案,某些品牌卻會變亂碼,這是我選則它的主因,畢盡要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要付的代價挺大的。相關主題:
亞邁網路硬碟散熱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