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461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 轉識成智
堪布卡特仁波切開示

一切法門都是斷煩惱、開智慧的方法,都是爲了轉衆生迷妄的意識成爲佛的智慧。但煩惱真能轉化成智慧嗎?先來看一些轉識成智的例子。

佛陀是完全開悟的覺者,淨除了一切煩惱,具足了圓滿的智慧;或以菩薩爲例,菩薩在登地以後,亦能依其高深的覺悟和定力,轉煩惱成爲般若智慧;此外,當一個人的修持達到四瑜迦的第二階段—離戲瑜咖時,也能夠淨除諸煩惱毒而發出智慧,由這些聖者的成就可知,轉識成智是絕對可能的,而這些成就者正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因爲我們還是凡夫,無法即刻將煩惱轉化成爲智慧,而籍著效法佛菩薩的行徑,便必定能逐漸達到開悟的境界。

然而要轉煩惱成爲智慧,首先必須認清煩惱是什麽,這就好比要懲罰小偷,就得先要捉到人才行一樣,如果人都捉不到,那根本談不上懲罰了,同樣的道理,沒有認清煩惱是什麽,也就無法對症下藥而將它轉化成智慧了。

煩惱是很奇怪的,如果你完全放縱它,絲毫不加以約束的話,那它會變得強大無比而無法控制,但如果你願意修持佛法予以對治的話,這些煩惱就會變得不實在,一點威力也沒有了,所以煩惱有沒有威力,完全決定在我們有沒有修行。

衆生都正受著種種的苦難、爭鬥與不和,然而痛苦的根源,就是對煩惱的放縱,煩惱毒能使國家社會産生仇恨與不祥和的氣氛,但若我們能修持對治的法門,煩惱便失去影響力了,因爲它們根本是不實在的,煩惱不但不實在,更不是永遠不變的,它們是可以被改變的,只要我們能修持適當的法門,就能改變它,減弱它的威力,此外,經由修行,我們不但能將自己的煩惱轉化成爲智慧而得解脫,並且還能將這種種的方法分享給別人,就像諸佛上師傳授三乘佛法給我們一樣,使別人也能轉煩惱成智慧,解脫輪回。

大致上來說,煩惱有五種,稱爲五毒,分別是:貪、嗔、癡、慢、嫉,當然事實上還能分得更細,這五種不過是最普遍、最常被提及的,導致衆生受盡各種苦難的,就是這五毒煩惱,這些煩惱甚至會給國家帶來苦難,有時連其他的國家也會跟著遭受不幸,最好的例子就是歷史上那些數不清的大小戰爭,所以五毒煩惱是很危險的,它們能爲害的範圍大到整個世界,並不只是小小的一個家庭或個人而已,此外,衆生墮入輪迴,亦是因爲這些煩惱所致,五毒煩惱對我們的影響並非僅是一點點而已,其影響已是無窮無量的累積,所以我們常說從「無始」以來,亦就是這個原因,由於五毒煩惱,我們累積了無量的惡業和習氣,故始終在輪回中不斷的受生。

五毒煩惱的生起是需要外緣的,它不是憑空出現的,煩惱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配合之下才會生起,這些外緣包括五大和五蘊。

五大爲地、水、火、風、空。無論體內體外,都有五大的存在,就體內而言,任何堅硬、固體的物質屬於地大,而體內水份和濕氣屬水大,體溫的屬人大,呼吸氣息屬風大,而體內的空間則屬空大。

在五蘊方面:任何有形像、有形體的東西皆爲色蘊,而感覺四周環境的知覺爲受蘊,分別敵友、好壞和善惡的爲想蘊,對自己認爲是好的事物産生貪著,對壞的産生排斥,甚至加以摧毀的是行蘊,覺知前四蘊之存在的是爲識蘊。

談到防止五毒煩惱的方法,以小乘來說,小乘的觀念是以遠離五毒的方式來防止煩惱的生起,也就是遠離産生煩惱的原因。根據小乘的觀念,所有引起我們産生五毒的緣,都被視爲疾病,小乘行者十分謹慎地避免和病源接近,以防疾病的傳染,而如果自己已染有「疾病」的話,他們也會加以防護,以免將疾病傳染給別人,總之,小乘主要就是遠離産生煩惱的所有因素。

大乘的觀念則是將煩惱産生的因轉化成智慧,而在密宗的觀念裏,一切導致煩惱的情況或因素,甚至連煩惱的本身,都被用來作爲獲致開悟的途徑。大乘的修行人,都爲利益一切有情而付出了極大的心力,他們一刻也不會忘記要幫助衆生得離苦,令衆生成佛,這種利益衆生的心願是修行人應常謹記在心 的,修行人就好像一個立志行醫濟世的人一樣,立志行醫的人明白自己的目標,是要救護那些生病受苦的人,因此當他完成醫學的學業時,便會從事利益病人的工作,反之若一個學醫多年的人,一旦見到病人卻逃之夭夭,那他所有的知識便沒有多大的用處了,所以修行人要心懷衆生,使修行的成就能發揮作用,這樣才稱得上是大乘的者。就一個明瞭修行之法,並生起堅定信念要救度衆生的大乘行者而言,當他快樂的時候,並不會把衆生遺忘,他會祈禱一切衆生都能和他一樣快樂、一樣免於任何苦難,這即是大乘菩薩道的轉識成智之法,處於快樂舒適的狀況時,若仍能心系衆生,爲衆生祈福,自然就能轉化心中對喜樂的貪執,並能克服自私的心。

身爲一個衆生,即使是大乘的修行人,也仍然會遭受諸種的逆境、疾病與苦難,但是依照大乘菩薩道的觀念,逆境不會帶來沮喪,大乘人也不會期望從苦難中解脫痊愈,他會祈願無論任何的痛苦不幸的遭遇,都能代換衆生所有的苦難,使衆生因此能免於一切痛苦,雖然這個想法並不會消除現有的疾病或痛苦,但卻能消除內心的沮喪,通常人在遭受逆境時,會抱怨發怒,而事實上根本沒有什麽好生氣埋怨的,相反地,我們應以接納的心情,來代替不滿和煩悶,而心中期望衆生都能因此而免除一切痛苦,這就是轉識成智。

此外,我們必須牢記:小乘、大乘和金剛乘是分不開的,這些分別的目的不是要引領修行人走向不同的結果,每個人契合的法門會根據其能力和信心而有所 不同的,如果你對佛法仍不夠瞭解,那麽就必須從小乘開始,小乘是基礎,是絕對不容忽視的,佛陀乃是以隨機教化的方式來利益衆生,使每個衆生都能循序漸進的走向開悟之境。

有許多人看不起小乘,認爲小乘是粗淺的法門,因此不在乎小乘法門,他們要修最高深的金剛乘,甚至還有人以爲修金剛乘能成就另一種不同的佛果,事實上,修行的最究竟成就只有一種,就是成佛。但爲什麽有這樣的修行次第呢? 這是因爲每個人根器都不相同,就像這裏有很多人,而每個人的年齡也都不盡相同,有的年輕、有的年老,有些則是中年人,同樣的,根器(或說修行能力)也是從小乘而至大乘循序漸進地發展出來的,這就如同每個人都一定要從出生嬰兒時期開始成長一樣,然而最後的覺悟則必是相同的。修行人對於佛法這種次第階段必須完全明瞭,瞭解了這些基本的道理,那麽無論修行小乘、大乘或金剛乘都會比較容易。

大乘行者修菩提心,行菩薩道,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爲衆生帶來喜樂,爲衆生承受苦難。大乘的修行人因爲明瞭空性的道理,知道三界虛幻,所以他們能無畏無懼,毫不倦怠地利益衆生,他們的菩薩道充滿了喜悅和快樂,他們甚至不羡慕更高的覺悟境界,只願不離衆生,解救衆生,他們早已不將自身福祉放在心上,這就是明瞭空性,發大悲心的菩薩心腸。

接下來談到金剛乘。在金剛乘中,所有的煩惱皆被視爲智慧,金剛乘行者將整個輪回觀想爲本尊的壇城,觀一切衆生爲本尊,因此,便毫無任何妄念去分別什麽是清淨的,什麽是肮髒的,因爲一切事物都已然清淨無暇了,同時也沒有必要去思考什麽是好的,什麽是壞的,因爲一切都是美好的,透過這樣的觀想,便能逐漸將五毒煩惱轉化成爲智慧。要産生煩惱,則必須有五大、五蘊和五毒的配合才可。首先我們來談談五大,我想再強調一次,

五大並不只存在於我們體內而已,它們是充滿宇宙之中的,我們只是五大的一部份而已。根據金剛乘的教法,了悟地大的本質後,地大即是五方佛母之一的「洛卡那佛母」,因此宇宙中的一切地大便不再是不清淨的了;同樣的,了悟水大的本質後,它也不再是平凡的水大了,而是「瑪嘛基佛母」,了悟火大的本質後,火大即是「文達惹.瓦西尼佛母」,了悟風大的本質後,風大亦不再是平常吸進呼出 的氣息了,而是「三昧耶佛母」 ,了悟空大的本質後,空大也不再是平常的空大了,而是「達威須瓦利佛母」,當然我們現在無法真正地瞭解這種道理,但這仍然是一個基本的領悟。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06-01-25 16:21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1-25 16:07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煩惱即菩提 慧明法師開示錄

諸同學!何爲煩惱菩提?不出一心。煩惱之事,確是修行人證菩提必有的過程,今略說之。煩惱菩提,含有二義:一則火中生蓮義,二則轉識成智義。

云何火中生蓮義?火喻煩惱,蓮喻菩提。煩惱是苦,菩提是樂。學佛人要由苦得樂,須於煩惱火宅之中,生出紅蓮,方爲究竟。何以故?火有毀滅之威﹔不實之物,一經其焰,莫不隨之而化。亦有鍛煉之功﹔堅真之質,受其鎔冶,即成金剛不壞之體,不但不被一切所破,而且能破一切。修行人須於煩惱火宅中,磨礪陶鎔。借煩惱爲促進發心知善緣,以困苦爲鍛煉身心之爐竈。如此用功,方成法器。若無煩惱磨練,不但難發大心,縱小有成就,一遇環境逼迫,即隨境轉。如二祖之立雪斷臂,六祖之賣柴舂米,憨山之爲法入獄,乃至或行乞執役,或燃指燒身,或捨身飼虎,如此之例,不勝枚舉,無一不是從艱難險阻中魔礪而來。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曰:道在苦中求。且學佛乃是逆行返本之事,不逆行,何能返本?逆行之道,不獨學佛爲然,一切事事物物,莫不皆然。如劍不磨,則不利﹔玉不琢,不成器﹔天無秋殺冬藏之逆,何能成春生夏長之榮﹔人無艱苦卓絕之逆行,如何能創濟世利人之功業﹔舜無父母頑母嚚象敖之逆境,何能成其大孝之名﹔禹無洪水鯀殛之逆境,何能成其治水之功。可知煩惱之火,即是菩提之因,此即火中生蓮之義。

云何轉智成智?著相分別爲識,即相離相爲智。識即煩惱,智即菩提,何以故?煩惱由無明業識而生,菩提由清淨慈悲而長,惟識與智,非一非二。所以者何?識是妄,智是真,離真無妄,離妄無真故。衆生迷真逐妄,遂生煩惱。煩惱愈深,離真愈遠。若發心真切,磨礪功深,則忽然識妄爲幻,進而不離於幻,即幻爲真,進而不著於真,當下清涼,識即成智。蓋世間苦樂,原無自性,云苦云樂,皆由業識妄心自加分別。認苦則苦,認樂則樂。如名利場中,趨承奔走,熱中之人認爲樂,而清高之識則以爲苦。舞榭歌場,燈紅酒綠,束身之士認爲苦,而荒唐之人則以爲樂。故寒山逍遙岩阿,甘濾滓如美味﹔拾得執爨廚下,轉笑與爲樂﹔南嶽思因病識幻,頓轉輕安﹔乃至顔子簞瓢陋巷,人不堪其憂,而顔子不改其樂。可知煩惱爲菩提,皆是一心,本無自性,能轉煩惱爲菩提,即是轉識成智義。

大家既明白煩惱即菩提之義,即當不畏苦,不怕難,要在苦中難中,尋得快樂,方爲真樂,世人所以畏難苟安,畏苦趨樂者,皆是以識障智故。若能知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自不致認苦著苦,認樂著樂。雖然如是,若不從苦難中,一件一件磨練透過,則苦來還是著苦,樂來還是著樂,業識仍難破除,何能轉識成智?不能轉識成智,何能火中生蓮?即此可知火中生蓮與轉識成智二義,互相爲 用,才是煩惱菩提之真意作爲座右之銘,時時用以自勉。

諸同學!即明此義,切勿輕將煩惱菩提一語,當作煩惱即是菩提解。若遽作此解,即是自誤。何以故?煩惱是苦,菩提是樂故。煩惱是暗,菩提是明故。煩惱是業識妄心,菩提是清淨真心,妄非真故。一般口頭禪者,多半借煩惱即菩提一語,以爲悟即了,真貢高我慢,不削事修。殊不知未到大徹大悟之時,何能輕言即妄即真!等煩惱即菩提。所以初學佛人,萬不可煩惱即是菩提,只可說無煩惱不成菩提。

何以故?菩提是覺心,煩惱是啓發覺心的善知識。蓋人生夢夢,如處暗室。惟處於暗,故生求明之心。惟其煩惱,故生厭離煩惱之心。釋迦佛當日,因見生老病死苦,方立不斷八苦不回王宮、不成正覺不轉法倫之願。乃至更曆五年訪道,六年雪山,一麻一麥之苦,方得圓滿菩提。而衆生日在生死煩惱苦海之中,執迷不悟,不但不能認煩惱爲善知識,而且在煩惱中造煩惱。雖稍有覺悟之人,而又不知火裏生蓮,轉識成智之妙意,但種有漏之因,貪求來生福報。殊不知福報足以障菩提。何以故?福大業亦大,業大則障深,業大障身,更離菩提路遠。所以不曰福報菩提,而白煩惱菩提。六祖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最還在。此即福報障菩提之意。

學佛人並非完全拋卻福報,但須知此福報,乃前世有漏善因所致,報盡還墮。故有福報,不作福報想。所謂不作福報想者,即是不作自己享受想,轉而置於宏法利生,作成人成物之用。如此則福報大者,功德亦大。若只求自己享受,一旦善報已盡,惡報即來,追悔何及。與其享有限福報,而受無窮之惡報,何若本利他無我之行,早登覺岸。

學佛人眼光要遠,心量要大,不可貪求小利,不可故步自封。須知不能大捨,即不能大得﹔不能大苦,即不能大樂。大覺世尊,是由大舍大苦中得來的。故儒家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可見不但學佛如此,即世法中欲負大任,亦須經歷如許煩惱。不獨負大任者爲然,小如一名之顯,一技之成,乃至科學上一切發明,皆非久經磨練,深研苦思,不能成功。語云:國亂出忠臣,家貧出孝子,嚴師出好徒,茅屋出公卿。皆是由苦得樂的道理,故曰煩惱即菩提。望大家認清此點,逆來順受,逆順不二,即是至誠。所謂:唯天下志誠爲能化,不但煩惱爲菩提,且能化度一切矣!

慧明法師簡介;大概是如下.

慧明法師少年出家俗時務農出生,不曾讀書,出家後全是苦行,充當菜頭’飯頭’淨頭等苦惱職事,閑時喜歡趺作參禪。每天喂狗子,狗吃剩下的餘飯捨不得丟,他自己那來吃。一天他吃狗飯時,忽然哈哈大笑!同寮問他→他說→我常聽人說,狗子有佛性,今天,我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好笑。此所謂下下人有上上智。

天同寺法師講圓覺經,他雖是行單,卻很發心,天天隨聽衆聽經。一天法師講經裏面說,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的道理,即當心開意解,豁然見到本性,還向同寮獎說一歡,表示對經意上領會,大家向他說,你照一照你的面孔,像一一副苦惱像,妄想當法師嗎?我偏要做個法師給你們看看...

他到處行腳,遍訪善知識,並朝中國四大名山.再第三年的春天,聽說天同寺又有宣講大方廣華言經.觸動念頭背起包袱,又回到天同寺來.知客看他人矮,又是一副苦惱像,知客打趣說你知這裏講什麼經阿?這個又何必問?大方廣華嚴經.知客問→大方廣三字怎講?講我聽聽,如果講得對,我就准你經單.

慧明說你好沒參學!怎可用慢心來問法.如此兒戲,豈是求法之道.知客受了一頓搶白.於是馬上擺了各烏龍→跑到方丈室,說一個不尋常的挂單師傅.問他聽什么經,他答大方廣華嚴經,我問大方廣怎講?他口氣不小,說要聽非得叫方丈榙衣持具來請他到方丈寺他才可以講.方丈也好奇,當真抱上紅祖衣持具來見.

慧明和尚進入方丈室,還借了方丈法座.上座嚴然法師派頭,撫尺拍,開口言道;和尚.大方廣三字,每個字有廣中廣,廣中量,量中廣,量中量四種講法,若講廣中廣,那我一輩子也講不完,要用廣中量、量中廣兩種講法,那也要講一年半載,用量中量的講法,可同你來談談.

方丈一聽,覺得這位行腳僧不簡單,不敢輕慢,回答→就請講一講量中量吧...足足三個鐘頭稱性而談,猶如桶底脫落,一瀉千里...

杭州靈穩寺民國上十年間宣佈改爲十方叢林,諸山長老居士集會,商討推任首任住持.由幾位當地著名居士邀請慧明法師設計他到靈穩寺吃齋,慧明不疑有他應邀前往,當他跨進靈穩山門,看見兩旁站著成排僧衆,榙衣持具,像是迎駕的樣子,看情形不對→邁開大步飛快跑.大家追上去,攔住起他回來.他座在地上,死也不肯起來,大家只好把他捧台回來,進天王殿,鐘鼓齊鳴,燃放鞭炮,他卻大哭大喊,後來把他捧到方丈室法座下時,仍嚎哭不已,大家齊聲說:向和尚道喜.請大家慈悲放我走吧,我無道德也無行持,不是當住持得材料,經大家跪地苦苦哀求,都不起來,最後勉強答允權充靈穩寺住持。

慧老他雖然是個不識文字的人,可是說的法語,卻很優美,除夕夜,他上堂說法。有兩句→花開朵朵豔。梅瓣片片香,是多麼有詩意阿?

他的臥室中,除了一張木榻板床之外,只有一條桌,桌上也沒任何擺設,只有一個茶壺和一支茶杯,床上也只有破棉被一條,兩件破衲衣,和一套破舊的換洗衣褲,即或有信徒供養他的新衣褲,擺不上兩天,也就過戶轉送給人家了。杭州地方一班耍羅漢們,沒有衣穿,沒有錢用,全都是跑到靈穩寺來向慧老打秋風,慧老對那些耍羅漢,最是同情,來者不拒,有求必應,耍什麼,就給什麼,從不吝惜。

慧明老法師如此慈悲喜捨,正因爲這樣,卻也鬧了不少笑語,他去到外面,往往回到家來,變了相,不是裏面衣褲被耍羅漢剝去了,打著光冬冬,穿著空心海青,兩手捏著衣角羞答答的走回來,有一次鬧的笑話更大。慧老一早去到一個信徒家裏應供回來,走道西湖斷橋地方,遇著一群耍羅漢,他們看到慧老,一齊擁上,有的討大衣,有的要短挂,有的要褲子,慧老笑嘻嘻地權滿足他們的心願,一件一件,都脫給他們,結果,落個赤條精光!見不得人,大是難堪!無奈何,只好跳下湖去,將身子縮在水裏。只把頭伸在外面,就是這樣在水裏泡著,泡到日落西山,想等到天黑在溜回去,恰巧,這時他看到有一個熟人從橋上走來,他向那人喊叫說:我的衣裳沒有了,全都結緣了,不能見人,請你快到寺裏報個信,叫他們送衣裳來。後來,還是廟裏派人把衣褲送到,他才爬上岸來,此老真所謂是難捨能捨了。慧明法師捨得精光,成了杭州佛教的佳話...


化煩惱爲菩提 一行禪師 〈法國〉
沈默譯

當我們深入地觀察一朵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完全是由如陽光、雨水、土壤、肥料、空氣以及時間等非花的因素構成。如果我們繼續深入觀察,我們還會發現,這朵花正在逐漸演變成肥料。假如我們不曾觀察到這一點,那麽,當這朵花開始衰敗時,我們會很傷心。與此同時,當我們深入地觀察肥料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也正在演變成花朵。於是我們領悟到 ,花朵與肥料是互即互入的,它們相互依賴。故而一位好的園丁不會蔑視肥料,因爲他懂得如何將肥料變成金盞、玫瑰,以及其他許多各種各樣的花兒。

當我們深入地觀察自己時,我們會既看到“花朵”,也看到“垃圾”。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憤怒、憎恨、沮喪、種族岐視以及其他許多各種各樣的“垃圾”。但不必害怕。像一位園 丁懂得如何將肥料變成花朵一樣,我們也可以學習將憤怒、沮喪、種族岐視等等轉化爲理解與愛的藝術。這,就是禪的工作。

根據佛教心理學,我們的心被分成兩部分,就像一所兩層結構的房子。地上是起居室,我們把它叫做“意識”;下面是地下室,我們把它叫做“藏識”。藏識中,我們所曾做過、經歷過或察覺到的所有事情,都以“種子”或“膠片”的形式儲存起來了。我們的地下室是一個 檔案館,人們能夠想象得到的每一種“電影”,都被裝到錄影帶裏,儲存起來。當它們從地下室被翻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坐在樓上起居室裏的一把椅子上,觀看著這些“電影”。

某些特別題材的“電影”,諸如憤怒、恐懼或絕望,似乎有自動從地下室上來的能力。它們推開起居室的門,不管我們是否選擇了它們,就自動地跳進我們的錄影機裏。當上述一切發 生的時候,我們感到深受的打擊。除了老老實實地看著它們以外,我們別無選擇。幸虧每部 “電影”都有一定的長度,當它結束了時候,就返回地下室去了。但是每次我們都不得不把 它重看一遍,而且由於它在檔案架上占了一個較有優勢的位子,所以我們知道,很快它就會又上來。有時是某種外界刺激引發了我們的“電視螢幕”放“電影”,比如某人說了傷害我們感情的話等等。我們花費了那麽多時間去看這些“電影”,而它們中的很多東西卻正在毀滅我們。因此,學會扼制它們,對我們進入清明的存在狀態是非常重要的。

傳統的教科書將“心”描述成一片原野,一片可以播撒一切種子的土地--痛苦、幸福、歡 樂、悲傷、恐懼、憤怒,還有希望。“藏識”依然被描述成一間“儲藏室”,內中貯滿了我們所有的種子。一顆種子在我們的意識中每出現一次,它返回“儲藏室”的時候,力量就 增強一次。我們的生活質量就取決於我們藏識中的種子的質量。

我們也許已經習慣了憤怒、悲傷和恐懼的種子在我們的意識中頻頻現行,而歡樂、幸福和寧靜的種子卻難得抽枝發芽。練習覺照的意思就是當每顆種子從“儲藏室”上來的時候,都要能覺知它,並嘗試盡可能地給那些好的種子澆水,這樣,它們就會變得越來越有力量。當我們對寧靜優美的事物保持覺照的時候,我們就是在給我們內心寧靜和美的種子澆水,而我們的心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我們給一顆種子澆水的時間的長短,決定了那顆種子的勢力之強弱。例如,假設我們站在一棵樹前面,全神貫注地呼吸五分鐘,我們心中幸福的種子就會得到五分鐘的澆灌,它們就會變得更強壯。與此同時,在這五分鐘裏,其他的種子,如恐懼和煩惱,就得不到澆灌。我們必須每天這樣練習。任何在我們的意識中現行的種子返回藏識時,力量都會變得更強大。如果我們細心地澆灌那些好的種子,我們可以相信,我們的藏識就會相應地做好自我調整工作。

我們的身體有一種“自療”的功能,每次我們割傷了手指,我們會仔細地清洗傷口,然後把治療的工作扔給我們的身體來做。幾小時或一天之內,傷口就癒合了。同樣地,我們的心也有一種自我調節功能。假設你在大街上遇見一個二十前認識的人,你想不起他的名字了。因爲這麽長時間裏,有關他的種子一直沒有機會上升到你的表層意識中來,所以在你的記憶中,它的力量就變得非常微弱。回家的路上,你在自己的“地下室”裏四處搜尋他名字的種子 ,但是找不到。最後你思索得太狠了,頭痛起來,就不再去想它,而是去聽一首磁帶或唱片上的優美音樂了。然後你享受了一頓美味的晚餐,晚上睡得很好。早上,當你刷牙的時候,他的名字突然跳了出來:哦,對了!這就是他的名字!”這個例子說明,夜裏當你的意識停 止搜索的時候,藏識卻在繼續工作,早上它就把結果提示給你了。

自我調節有多種途徑。當我們憤怒、悲痛或絕望時,我們只需專注地呼吸,並好好地覺照這股憤怒、悲痛或絕望的情緒就夠了,然後我們就把自我調節的工作扔給藏識去做。但是,並 不僅僅靠體會煩惱,我們的情緒就能平復,實際上,如果我們沒有做好覺照的準備而去體會煩惱的話,只能使事情變得更糟。所以第一步我們要使自己變得強有力起來,而要達到這個 目的,最簡單的辦法莫過於體味歡樂和寧靜了。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可是由於我們過去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好的事物上而無法體會它們。

如果我們努力一下,注意呼吸,去感受好的事物,自我調節就會變得容易些了。我們中的許多人,心中充塞著如此多的煩惱,以致我們去碰碰一朵花或握握一個小孩兒的手,都成了一 件困難的事情。但是我們一定要付出努力,使自己養成體會健康、美好事物的習慣。這就是我們幫助藏識做好自我調節工作的方法。如果我們去體會我們內心和周圍寧靜、健康的事物 ,我們就是在幫助藏識做轉化的工作。我們把自己交付給樹木、飛鳥和可愛的孩子,讓它們來淨化我們。否則,我們就只能淹沒在煩惱中難以自拔了。

我們的藏識中有一顆很棒的種子--覺照的種子,當它現前時,我們就能夠明瞭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如果我們安祥、愉快地行走,而且自己知道在安祥、愉快地行走,那麽我們當下就在覺照。對於我們的轉化和自我調節工作來說,覺照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它的種子長期以來被埋在層層遺忘與重重煩惱之下,不見天日。我們很少意識到,我們有眼睛,能清楚地看世界,我們的心臟和肝臟機能正常,我們沒有牙病……如此等等。我們生活在遺忘裏,向外四處尋覓幸福,卻忽略和壓抑了那些本已存在於我們內心和周圍的可貴的幸福因素。如果我們注意呼吸,意識到樹的存在,它是如此地生機盎然,清新優美,那麽,我們覺照的種子就會得到澆灌,變得越來越強壯。當我們最初開始練習時,我們的覺照能力會很弱,象一隻十五瓦的燈泡。但是,只要我們一注意呼吸,它就開始變得強壯起來。這樣練習數周後,它就會變得象一隻一百瓦的燈泡一樣亮了。覺照的燈高懸著,我們就能發現和體會到我們身心內外的許多美好事物,而且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就是在給心中安寧、歡樂和幸福的種子澆水,與此同時,我們也就避免了給煩惱種子澆水。

當我們開始著手做這項工作的時候,我們心中的煩惱種子是相當強壯的。因爲無始以來,我們每天給它澆水。我們的嗔恚種子得到愛人或孩子們的澆灌;由於他們自己煩惱,他們就只懂得給他們的煩惱種子澆水。當那些煩惱種子很強壯的時候,即使我們沒有邀請它們從地下室上來,它們也會自己推開門,強行闖入起居室。它們進來時候,是令人極其不快的。我們可以試著壓制它們,使它們滯留在地下室裏,但是因爲我們已經給它們澆了那麽多水,它們已經是足夠強壯以致於沒有邀請也能浮到心的表層中來。

我們中的許多人感到一種不停地做事的需要--聽單放機,看電視,讀書,瀏覽雜誌,打電 話……。我們想使自己在起居室裏保持忙碌的狀態,這樣就可以避免正視地下室裏的種種焦慮與煩惱了。但是,如果我們深入地觀察我們邀進起居室裏來的這些“客人”的本性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它們中的許多“客人”同樣攜帶著毒素,這些毒素就與此刻我們正竭力回避 的地下室裏的不良種子的毒素一樣。因此,儘管我們防止了地下室裏的不良種子上來,我們卻仍然在給其他的不良種子澆水,而使不良種子的力量變得更加強大起來。更有甚者,我們中的某些人,爲了回避正視自己的真正問題,而去做社會工作或環保工作。

爲了使自己保持愉快,我們需要給心中的覺照種子澆水。覺照是開悟的種子,警覺的種子,理解的種子,關心的種子,同情的種子,解脫的種子,轉化的種子,自我調節的種子。如果我們練習覺照,我們就會體會到我們生命中身心內外清新歡快的一面,這一面,當我們生活在遺忘中時,是無法感受到的。覺照使我們的眼睛、心臟、沒有牙病、明月、樹林等事物變得更加明晰、更加美麗。如果我們在覺照的心態下去感受這些美好事物,它們將會綻放出全部光華。當我們在覺照的心態下去感受煩惱時,我們將能轉化它。當一個嬰兒在臥室哭喊的時候,母親會立刻跑進來將它溫柔地抱在懷裏。因爲母親是愛和溫柔的化身。當她這樣做的時候,愛和溫柔就浸潤了嬰兒的身心,幾分鐘後,嬰兒大概就會停止哭喊了。覺照就是一位母親,每次當你的煩惱開始哭叫時,她就會細心照看它。

當煩惱逗留在地下室時,你可以通過常常提起覺照的念頭,使自己享受到生命中許多清新健康事物的滋味。而當煩惱上來時,我可以關掉單放機,合上書,打開起居室的門,讓它進來。你可以對它微笑,用你現在已變得強有力的覺照來擁抱它。再比如,如果恐懼想上來,你不要回避。用你的覺照溫和地問侯它:“恐懼,老朋友,我認出你了。”如果你害怕自己的恐懼,它就會將你淹沒;但是如果你平靜地邀它上來,在覺照的心態下對它微笑,它就會喪失一部分力量。如果你一直堅持給覺照的種子澆水,那麽數周之後,你就會變得有足夠的力量邀請它隨時上來,而且你將能夠讓覺照來擁抱它。這或許是不那麽令人愉快的,但是在覺照的心態下,至少你是安全的。

如果你以覺照擁抱一個小煩惱,只要吸進來、呼出去,向它微笑,那麽幾分鐘後,它就會被轉化掉了。但是如果你有塊壘於胸,煩惱深重,那麽我們就需要更多的時間。當你以覺照來擁抱它的同時,還要練習會禪和行禪,那麽遲早它會被轉化消釋掉的。如果你通過練習提高 了覺照的質量,轉化過程就會更快一些。當覺照擁抱煩惱的時候,它就已經開始滲透和轉化它了,就如陽光照在一個蓓蕾上,並滲入進去使其綻放一樣。當覺照掠過某種美好的事物時 ,它便會盡展風華;當它觸到某種令人煩惱的事物時,它會轉變它、淨化它。

加快轉化過程的另一個方法是深入觀察。當我們深入觀察一朵花時,我們會看到是非花的因素使它成了一朵花--雲朵、大地、園丁、土壤。當我們深入地觀察我們的煩惱時,我們會看到,我們的煩惱不僅僅來源於自身。有許多煩惱的種子是由我們的祖輩、父母、社會傳遞 給我們的。我們不能不認識清楚這一點。一個在梅村習禪的男孩告訴了我下面這個故事:當他十一歲時,他對他父親極其不滿。每次他摔倒了,傷著了自己,他父親都會大怒,沖他大 喊大叫。。男孩發誓:他長大以後,一定不這樣幹。可是幾年前,他的小妹妹同其他的孩子嬉耍時從秋千上掉了下來,磕破了膝蓋,在流血,男孩卻很惱怒,他想沖她大吼:“蠢貨! 怎麽搞的?!”但他控制住了自己。因爲他過去一直在練習覺照,他懂得如何如實觀照自己的嗔怒,於是他沒有吼叫。

一些當時在場的成年人幫忙料理了他妹妹,給她清洗傷口,纏上繃帶,於是他慢慢地走開了,同時練習深入觀察。突然間,他清清楚楚地看見他就像他自己的父親。他意識到,如果他不採取行動來對治自己的嗔恚,他就會把它遺傳給自己的孩子們。對於一個十一歲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覺悟。與此同時,他也看到,也許他的父親正像他一樣,也曾是一個受害者,他的嗔恚種子或許是由祖父母遺傳下來的。因爲練習在覺照的心態下深入觀察,他當時就將惱怒轉化成了菩提。事後他去到父親那兒,告訴父親,因爲現在自己理解他了,所以也就能真正地愛他了。

當我們被惹火了時,我們會粗暴地呵斥孩子,如此一來我們就是在給他心中的煩惱種子澆水了;當他反擊時,他又是在給我們心中的煩惱種子澆水。這樣地活著,我們的煩惱會逐步升 級和加重。在覺照的心態下,平靜地呼吸,我們可以練習深入觀照我們內心深上的各種煩惱,當我們這樣做了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理解了我們的祖輩、我們的文化以及我們的社會。當我們看到了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帶著慈愛與悲憫,無怨言地返回人群,服務大衆了。由於我們的覺悟,我們獲得了真正的安寧與和諧。當人我之間的矛盾消失時,你自己內心的衝突也就消失了。一箭雙雕--如果你將樹枝折斷,兩隻鳥兒就會都飛走了。所以首先照看好自己,通過練習覺照和修慈悲觀來協調好自己心中的各種矛盾因素,然後借助理解與愛來和他人和睦相處--即使他們本身缺乏對人事物的理解。

煩惱的種子總是試圖浮現出來。如果我們壓抑它們,我們的心就會因鬱滯不暢而生病。練習覺照可以使我們獲得力量,打開起居室的門,讓煩惱上來。每當用覺照照住煩惱時,它就會失去一部分力量,之後當它回到藏識時,它就變得更加微弱了。當它再次上來時,如果我們的心處在覺照的狀態,就像一位母親問候她的孩子一樣歡迎它,它就會再次被削弱,回到地下室時,它就變得愈加微弱了。以這種方法,我們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心理輪迴,於是開始感覺好多了。如果我們體內血液輪迴正常,我們就會感覺良好;如果我們的精神能量能在藏識 與意識之間正常輪迴,那麽我們也會擁有良好的感覺。如果我們有覺照,並以覺照來擁抱煩惱、轉化煩惱,那麽我們就毋需害怕它了。

我們的心就是我們種子的全體、我們電影的全部內容。如果好的種子強壯,我們就會擁有更多的幸福。禪定可以促使覺照的種子生長壯大,就如同在我們心中點燃了一盞燈。如果 我們練習以覺照的心態來生活,我們會時時記得去澆灌歡樂的種子,將煩惱悲傷的種子轉化成理解與悲憫,此時慈悲的花朵就會在我們的心中綻放。

(本文譯自“Touching Peace”by Thich Nhat Hanh,Par-allax Press,Berheley,California。)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06-01-30 01:51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1-25 16:17 |
kksrs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我們不但能將自己的煩惱轉化成爲智慧而得解脫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1-30 00:0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57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