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禪定] 民眾日報 禪的境界
民眾日報 禪的境界(1)
要了解禪的境界,先要知道禪的意義。我們再複習一次,禪的意義,原名叫禪那,是從印度引進到中國,就是靜慮,安靜的思慮。而一般人認為靜坐、打坐大概就是禪,這只是禪的外表形式。其實禪的真正意義,就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真正意義,就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所以坐禪一定要參禪,參無上智慧,參事實的真理、實相,開悟修行,然後來實修實證這些真理實相,而並不是枯坐、靜坐,甚至冥想。
當我們知道禪是一種智慧、一種真如實相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印證禪的意義。十幾年前,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吃飯,每天只吃水果,當我在吃水果的這段期間,有一天我在禪定的時候,發現我吃的木瓜的影像出現在我面前;吃桂圓時,桂圓的影像也在我眼前,吃西瓜時也一樣。後來我發現水果愈小,它的葉子也愈小,果子越大,它的葉子也愈大;就像木瓜的葉子要比芒果、桂圓來得大,所以木瓜長得大,桂圓、芒果葉子比花生的葉子大,所以就長得比花生大,以此類推,可以印出很多水果的生長情形都是如出一輒。是什麼原因?因為葉子大,吸收陽光的面積也大,養料供應就多,所以如果要改良水果的話,就必須先從改良葉子著手。這是比較實際的印證,透過禪定中所發現禪的實相、真理。(待續)
民眾日報 禪的境界(2)
第二部份要了解禪的種類。根據禪的目的,禪的種類可以分為氣功禪、道家禪、首佛家禪三種,另一種說法是入世禪、出世及入世出世的禪。
氣功禪:主要的目的是把身體練好,得到身心的和諧及平衡。氣功禪最重要的是針對身體的健康來作改善:它的修法,是經由守竅的方式,竅就是身體某一器官的部份,例如要守心臟時,就要一心一意的守住心臟的部份,裏面的一個空隙的地方,並將全部的精神及念力,集中在心臟空隙的地方,當你越專注的時候,一切妄念都不會產生。沒有妄念,沒有一些不必要的胡思亂想,是可以定在心臟中,得到寧靜的感覺;另外,透過心臟的跳動,還能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像是放鬆、減壓。經過守竅的練習之後,可以把心臟的氣導引到其他部位,讓全身氣脈通暢,精氣神飽滿;總之,氣是氣功禪廷長生命最重要的元素,不管要練氣功的還是練道家的功法,都要從練氣、練呼吸開始。
正確的呼吸方法,就是要將胸腔呼吸改為腹式呼吸。首先嘴巴要合攏,才不會漏氣,舌背捲起輕觸上顎,氣才能運行全身通暢無阻,吐氣的時候,要用鼻子吐氣,腹部變平。反覆練習到順暢,才能開始修煉「氣」(待續)
民眾日報 禪的境界(3)
我們明白,人到四十、五十、六十歲的時候,體力都是由最高峰的狀態慢慢往下降,氣也會往下降。因為平時我們為生活、為工作,不斷在耗盡我們的精力、體力、腦力,所以等到有一天,我們身體的各種機能、功能衰退以後,就會影響到健康。
而氣功禪所教導的方法,可以讓我們身體裡面的氣,非常的通暢飽滿。就是籍由守竅跟導引術,把身體裏面的氣導引、運轉,再做一個小週天的運轉。所謂小週天的運轉,就是在身體內部的運轉,等到大家可以運轉後,會發現自己體內的氣,很自然的往上昇,上昇了以後,身體也會越來越年輕。
另外上了年紀以後,臉頰部位肌肉會垂下來,這是一種老化的現象。經過我們練習禪坐以後,我們體內的氣,會自然的往上提昇,帶動我們的肌肉,讓它變的很有彈性,也能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旺盛,內分泌達到平衡。而我們已經失掉功能的或是已經退化的器官,也可以因為我們練氣,而恢復它正常的功能,得到身心的健康。一個人得到身心平衡之後,精神上及身體上,會明顯的感覺非常輕鬆愉快,走起路來也會步履輕盈,身體健康改善,壽命獲得廷長,百病不生,這就是氣功禪。(待續)
民眾日報 禪的境界(4)
道家禪:所謂道家禪有兩派:一個是丹鼎派,一個是神仙派。所謂丹鼎派,它是我們的頂輪,就是百會穴底下的靈台這個部位,生理學叫第三腦室,以第三腦室為鼎,在這個鼎裏面練丹,開始從我們的生理部位所產生的氣,這種氣,從空氣到自己經過心臟以後發出的元氣,再練成一個真氣,甚至於變成靈氣、電氣、光氣;這個氣到達我們身體的部位,我們就把它導引,匯集在頂輪上面,運用一個禪定的智慧,就將頂輪裏面的精華,加上天地靈氣,在這裏練成丹,供應我們人體所需,而達到可以活一百歲、二百歲、三百歲,甚至於更長的生命,這叫丹鼎派。
另外是神仙派,這一派的人比較玄,認為人生下來,就不希望肉身能夠永存在世界上。所以神仙派的人,以觀察大自然的動物、植物來找長生不死的答案;比方說看見千年的神木,就開始探討,這樹木可以活幾千年,而人的生命最多百餘歲,到底原因在那裡?然後發現到,原來千年的神木,它是因為吸收天地的靈氣而養成;而人壽命會這麼短,其中一個原因,是呼吸的習慣只呼吸到胸腔,很少到腹部,所以,他們證明能夠將呼吸改變到腹部的時候,生命就能廷長。像狗壽命很短,最多活十五、六年,那是因為狗的呼吸只到胸腔。氣短命也短,氣長命就常,就是神仙派所發現壽命的基本原理。(待續)
民眾日報 禪的境界(5)
所以神仙派,為了要讓色身能夠永遠留在人間,就離開家庭、社會,到一個沒有人去的森林裏面修行(但修佛家的禪法就不必離群,而可以得到同樣效果)。因為他們認為在人間裏面,責任負荷太重,空氣、物質、食物的污染,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摩擦、糾紛,家庭的壓力、工作單位的壓力、社會的壓力…種種,讓一個人喘不過氣來,身心不能夠和諧、平衡;所以這一派的人,就選擇到有山有水有靈氣的地方去修行。
一般有靈氣的地方,都是有山有水,空氣非常清淨,而且大部分河水會非常乾淨,或者山邊會有泉水湧出,附近的石頭上會有生物、植物生長;反之,這個石頭上面沒有水草,沒有生物,就表示沒有靈氣。還有,可以看到那個地方的樹木,長得特別高大,枝葉非常茂盛,樹幹非常粗壯,表示吸收的靈氣特別好。更重要的是,在一處很有靈氣的地方,上面會有祥光下來,天地的靈氣也會交會,正如我們所知,大自然中,本來就有天地之氣在對流,像是氣壓、風的產生,尤其每個月的兩個節氣,就是天地交泰最顯著的日子。所以一般打坐的人,常常喜歡在節氣那天來打坐,特別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待續)
民眾日報 禪的境界(6)
可是沒有修禪的人,因為天地交泰的時候,一瞬間把氣抽回,一旦體外的氣,比體內的氣要強時,會吸走我們體內的氣,讓我們的身體更虛弱或生大病,或者離開人間。反過來,如果我們經過修禪一段時間之後,我們體內的氣反而會比外面的氣更強,而且我們曉得吸收天地之間的靈氣的方法,就可以善巧為我們身體所用。所以我們看一般年老的人,在每個月兩個節氣來臨時,會老得特別快;尤其是生病的人,在節氣變化時,往往容易產生惡
化,這就是節氣對人的影響。
道家修身的方法,也有它的層次;通常仙的層次分為靈仙、人仙、地仙、神仙、金仙。到了神仙以後的境界,他的身體要留在人間多久,就留多久,可以自己控制。因為這個時候,他不需要靠食物供給。就像我們使用的電力一樣,一般靠水力發電、火力發電,甚至於現在的核能發電。水力發電及火力發電,就像我們每天吃的飯、菜、水果、奶粉、水份等等,提供能量給我們的身體使用。「核能發電」,就是利用虛空界、空氣間、大自然界,比方日光的能量、月亮的能量、星星的能量、風的能量、還有地裏面的熱能,像金礦等,都可以當我們的「核能發電」;只要我們到達這種境界的時候,輕而易舉的可以取得大自然界能量,而不需要靠食物來提供,那麼生命就可以無限的廷長,這就是神仙派。(待續)
民眾日報 禪的境界(7)
佛家禪分為三種:
一種是唸佛坐禪。在坐禪的時候,心裏默唸「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或是他認為自己心理會法喜安詳的佛的佛號,這是讓他能夠一心不亂,
能夠得到身心和諧,到達淨土的一種方便法。
每一串佛珠都有一百零八顆,而一般唸佛的人,唸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數一顆,其實,這一百零八顆佛珠,代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代表三六天七十二地,而一個大千世界,就包含我們身體的所有器官的配置及功能。所以唸佛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唸而唸,不要刻意去唸衪,二四小時就會在心裏面自動的唸,這是無唸而唸,才是真唸。而且念佛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要讓身體裡面所有器官的法界,都能夠得到像「阿彌陀佛」、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的清淨,讓它們都成為一尊尊的「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再加上用心來默唸,並觀想你自己喜歡的那尊佛、那尊菩薩的法相,或是「釋迦牟尼佛」
的法相,也可以觀佛的法身就是光身,甚至於觀佛的實相、觀佛的佛身來唸佛,
會有不一樣的印證。
修禪到某一個階段,我們眼睛的境界,就從肉眼看這個世界,到天眼、到慧眼、到法眼、到菩薩眼、甚至到佛眼時,就能見證到佛的真如實境界,就是佛國淨土。(待續)
民眾日報 禪的境界(8)
第二種是持咒坐禪;靠持咒的念力,來清淨人世間的一切污濁之氣,驅除身體裏面的污濁之氣,而得到寧靜的一種定的境界,來達到修行的目的。
第三種是佛教禪宗的禪,這是佛教裏面最重要的一派。禪宗的禪,是從中國梁武帝時代,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中國,在少林寺弘揚佛法的時候,教人如何禪坐開始。祖師教弟子禪定的口訣,就是「禪中無他心」、「定中無他相」。「禪中無他心」是你在禪當中,沒有其他的心去想其他的事,就是無欲;「定中無他相」是定的時候,沒有妄念,就是無念。
這種「禪中無他心,定中無他相」的方法,才是真正能夠直指本心,見性成佛的修行方法。所以佛教禪宗,才是唯一可以一世成就、當下開悟、即身成佛的正法傳承法脈。
禪宗的禪,從達摩祖師開始,經過二祖慧可大師、三祖僧璨大師、四祖道信大師、五祖弘忍大師、六祖慧能大師,都是「以心傳心,傳佛心印」,以佛的心印,傳佛的心印,就是以最清淨的本心及佛的證量,來傳給他的弟子,讓他也能得到同樣清淨的本心,同等佛的證量,這就是禪宗的祖師,「釋迦牟尼佛」所開示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不經由文字的這種相,不經由口說這種聲音的音相,而是弟子直接能夠和上師印心,並由上師將佛的證量,全部傳承給弟子,也就是禪宗佛祖心印的印心佛法。(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