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
分享:
x0
|
[修道] 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
大學即學大也。 何為大? 惟天為大。 吾人為萬物之靈。 必須效天法地, 大公無私,以天心用事,光明正大,道即理也。 在天為理,賦人曰性。 要學天之理。
在明明德
明德即自性也。 人降生以來,上天賦人之性,內含五常之德,本是光明無染, 所以稱明德。 因落於後天,知識漸開,受甘食悅色的引誘,氣稟所拘,種種物慾所蔽。 本來靈明之性,明而不明,不但不明並且有而不知其有。 今得遇天道,受明師一點,名曰:「得道」。 始之先天本來之性,是天賦的、是光明的, 父母生的色體是有形有像的,因有色體,才受 酒、色、財、氣、氣、貪、嗔、痴、愛所纏繞。 本來之性,已有污點不明了。 所以明上又加一「明」字。 必須明其明德。 如同一面鏡子,本來能照人是亮的,因受塵埃埋沒已久,不但不明還不知是一面鏡子,今受明師一指點,才知是鏡子。 為什麼鏡子不能照人? 吾們自性,今雖受明師指點,扔然未光明,所以必須去明其明德。
明明德的工夫,就是修道。 將你自己所有的後天不好的習性,毛病脾氣,種種嗜好一概除去,本來自性自然就光明了。 這就是正己修身的內德。 能明其明德,自己能正心修身,固然是很好,這是獨善其身,內聖之德,於旁人無有多大利益。 好則好矣,並未達到至善。 聖人之道正己成人,必須將明明德之道, 推己及人,謙善天下才是至善。 那就要親民。
在親民
在親民就是推己及人。 因親而新。 吾們受明師指點得聞至道,能明其明德, 將明明德之至道,推而廣之,化行於天下,教世間人人皆能明其明德,化世界為大同,這是外王之道。
在止於至善
在止於至善,就是止在能正己又能成人,並行不輟,這才算得了大學之道。 明明德者:明體也。 親民者:達用也。 明德是本; 親民是末。 聖人之道, 內聖外王。 有本有末, 體用兼賅。 明體而達用,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道成德立,聖人也。
大學之道三綱領 –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聖人內聖外王之道的宗旨,就是正己成人、兼善天下,化世界為大同為目的。 三綱領為體;八條目為用,由正己而成人。 這當中有一段程序列下:
始 (入手) 平天下 治國 齊家 修身 正心 誠意 致知 格物 物格 知致 意誠 心正 身修 家齊 國治 天下平 (了手) 終
欲明明德於天下:使天下太平,必須要先治好你自己的國家。 君敬臣忠,上下同心同德,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要想治好你的國家,必須要先整理好你自己的家,父慈子孝,上下和睦,才有天倫之樂趣。 要想整理好你的家,必須要先修好你的本身。 上孝父母,下慈兒女,作一個家庭中模範。 要想修好自身,必須先要正心,作事心地光明,不偏不倚,大公無私。 要想正心,必須先有誠意,不論何事,先一起意之時,必須誠信不欺。 要想誠意必須先致知,達到真知,使良知良能用事。 不假思維,如天心一樣。 要想致知必須先格物,所有內在私慾,外來的事務,以致貪、嗔、痴、愛, 種種物慾,一概全格除掉,自然就自性光明,與天同體,無人無我矣!
所以物慾格除淨盡,天理流行,自然即能知致。 真智慧用事不偏不倚,所以之致即能意誠。 意念一起,誠實不虛,自然心正,所以意誠即能心正。 心地光明,心正即能身修。 人欲嗜好,貪、嗔、痴、愛一概全空,作一模範。 能身修即能齊家,父慈子孝,上下和樂,家齊即能國治。 家齊皆上下和睦,一到同風,自然國家平治。 由一國推到世界各國皆能平治,天下自然就平矣! 聖人大道的宗旨,化世界為大同。 入手之法必須先明德而後新民,就是先正己而後成人,有體有用,本末兼賅。 所以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也。
明德 – 是體、是本。 新民 – 是用、是末。 先明德,後新民。 知止—不受名師指點不知知止之處。 無法去明,因不知心性之所在。 故曰: 「讀破千經萬典, 不如明師一指點也。」格物 (始) 物格 (終) 。 齊家 (始) 家齊 (終) 。 明明德於天下 (始) 天下平 (終)。 格、致、誠、正-物也。 修、齊、治、平-事也。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世人人人皆能修身,天下自然大同矣!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先明德而後新民,先明德正己也; 而後齊家治國,新民止於至善而不遷。 能正己而不能成人,非善之至也。 能正又能成人,這才算是至善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