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71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rexli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2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設計生命救生命-幹細胞
【來源出處】 http://bbs.hung-ya.com/cgi-bin/bbs/showpost.pl?b...&postdate=11/19--03:06

幹細胞(Stem Cell)的發現讓科學家和醫學界欣喜若狂,它能修復並可能具有重新創造器官的能力,仿佛就是人類,尤其是各種病人的救星,以“救世主”的姿態登上21世紀的舞台!幹細胞在哪里?它在人的身體骨髓內,至今已有不少人通過移植骨髓重獲新生;但是,隨著科學家發現,幾百萬年來遭人類任意丟棄的新生兒臍帶血內的幹細胞含有能夠拯救生命的能力后,觸發了科學家在體外培養胚胎,取其幹細胞用作醫學用途的想法。但由于這種方法可能需要把受精卵培育成的胚胎“即用即丟”,引起宗教界和衛道之士的口誅筆伐,認為這種“製造生命,但也毀滅生命”的做法有待商榷,幹細胞的發展之路預料將在爭議聲中前進!

《超人》系列電影男主角克利斯多弗里夫(Christopher Reeve)去世之前,曾積極呼吁大眾支持幹細胞的研究,除了因為他自己從馬背摔下導致癱瘓,抱著通過幹細胞治療的一絲希望外,還因為他認識到了幹細胞的奇妙。無奈,最后他還是沒有機會使用幹細胞療法就去世了。

實際上,在世人期待著21世紀來臨的那一年──2000年,幹細胞就像小說人物內具72變的孫悟空不經意的露了一手,美國醫生約翰瓦格納“編導”下,幹細胞以主角的身份,上演了一場設計生命來治病的絕活,震驚整個世界!

這齣“設計嬰兒,設計生命”的“幹細胞劇種”,源自一名美國小女孩莫莉納什(Molly Nash),由于她身患“範康尼綜合症”(Fanconi Syndrome)這種先天代謝病,使她沒有兩個拇指、沒有臀骨臼、心臟有兩個孔,而且還有一只身朵失去聽覺,1999年經診斷后,醫生的結論是:她活不過10歲。

莉薩納什和傑克納什這對夫婦堅持生下莫莉之后,就一直無法找到適當的骨髓捐贈者,讓這對夫婦苦惱不已。

骨髓內的幹細胞屬于成體幹細胞,一旦捐贈者的骨髓無法和受贈者匹配而產生排斥現象,將會造成不可預知的禍患。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莫莉還是等不到這個“救星”,在快要絕望之際,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醫生約翰瓦格納設想出一個革命性的治療手段,就是讓納什夫婦再生一個孩子,這樣一定有一個適合的骨髓給莫莉。

如果只是再生一個孩子這么簡單,就不叫“革命性”的治療,這個醫生認為,只要從父母身上取得精卵子,再使用“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法”(PGD),剔除帶有“範康尼綜合症”基因,就有可能在孩子身上獲得與莫莉相容且安全的骨髓。

這種設計一個生命,挽救一個生命的想法,讓納什夫婦無法拒絕,而且需要即刻進行。設想到卻與實際行動有著天淵之別,醫生要培養出一個健康的胚胎並非易事,連續 4次的失敗讓納什夫婦再度陷入絕望,莫莉的病情也愈來危險!

就在決定使用不相配的骨髓,讓莫莉有19%的生存希望之際,醫生成功培育了健康的胚胎,並移植到納什太太體內,讓她通過10月懷胎的方式生下小孩。2000年8月,這個“設計出來的嬰孩”──亞當,終于出世了,當時6歲半的莫莉成功從亞當身上獲得骨髓,掀開醫學史簇新的一頁。

莫莉的病情逐步好轉,亞當的臍帶血中的幹細胞順利在莫莉體內製造血小板和抗病的白血球,這事經過媒體報導后,登上世界各大報章雜誌新聞頭條,但卻引起了倫理與道德的爭議。反對者質疑:為了救一個孩子的生命而製造另一個生命是否符合道德規範?

專門研究納什家族基因的博克斯特羅姆提出辯護:“許多人為了各種瘋狂的理由,如挽救即將破裂的婚姻或減少納稅額而生孩子卻沒有受到指責,反而是為了挽救一個孩子的生命而生育另一個孩引發軒然大波,這太不可思議了。”

凡事或許都要兩面看,就好比槍械能讓軍警衛國除奸,一樣可以成為匪徒和侵略者的武器,這完全胥視“使用者”的心態;反之,具有強大的醫療能力的體外培植幹細胞或是設計嬰兒,為何卻面對不同的待遇呢?

設計嬰兒定義有待商榷

莫莉和亞當的事件讓人想起了1978年7月25日世上第一個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Louise Brown),她出世時一樣引起爭議,其中還以嘲笑成份居多,負責這項手術的史帝杜爾(Steptoe)和艾沃斯(Edwards)醫生,受到不少科學家、宗教人士和新聞媒體譏笑為雜技團演員,指試管嬰兒總是會比正常人差一點。

27年之后,近50萬試管嬰兒誕生,路易絲布朗也即將慶祝她的27歲生日,試管嬰兒已成為廣受群眾接受的科學技術。如今體外培養胚胎幹細胞的技術是在重複試管嬰兒的老路嗎?

儘管爭議未平息,但利用幹細胞“設計嬰兒”的例子還繼續出現,2002年6月美國芝加哥生育遺傳研究所就為一對來自紐約的夫婦,設計一個“抗癌嬰兒”,這是由于這個家族已有兩代都具有利弗勞梅尼(Li-Fraumeni)綜合症的基因,它將可能患上乳癌和白血病等多種癌症,而這個經過設計的嬰兒就不再具有這個綜合症的基因。

2003年6月,英國第一位設計嬰兒傑米惠特克與莫莉的弟弟亞當一樣,帶著治療的目的誕生,為哥哥查理解決疾病的煩惱,同樣在英國社會引起廣泛的爭論。

其實,“設計嬰兒”這個名詞有待進一步定義,因為去除缺陷的基因是一種單一基因的篩選,協助傑米的父母治療的英國醫生塔拉尼西指出,胚胎挑選只是人工授精授孕過程中的普遍做法,並沒有改變基因,因此也沒有違背傳統倫理道德。

科學家的進一步解釋是:真正要設計一個嬰兒的外貌、性格、智力、健康或壽命的基因,有著極大的難度,目前還不能實現。

研究歷史取得不俗進展

1998年是幹細胞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年份,至今未滿10年,但這間中不少科學家已投身這項研究工作,而且取得不俗的進展。

如果追溯幹細胞研究的歷史,實際上應該回到1945年。當時的科學家發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高劑量輻射線照射的病人,特別容易患上白血病,以及相似的癌症,因此嘗試將正常的老鼠骨髓移植到受高劑量輻射線照射的老鼠,竟然能讓患病的老鼠恢愎健康。

十多年后,科學家詹姆士提爾(James E. Till)和思尼斯特莫科洛克(Ernest A. McCulloch)于1960年發現,老鼠骨髓中有一種細胞能不斷的增長,同時還可以分成不同的血細胞,“造血幹細胞”的名詞因此出現。

自此,科學家與生物學家不斷開始研究其他哺乳類動物的受精卵或胚胎,希望發現更加原始的細胞,雖然1990年時有人成功從靈長類的胚胎培育出非常原始的幹細胞,但四十多年一直未有重大的突破。

終于,美國斯康辛大學的動物學家詹姆士湯普森(James Thompson)在獲得不孕症人士的同意下,使用剩下的人工授精胎進行維四五天的時間,成功培育出形狀像袋子裝著許多細胞的“囊胚”,並取出內部的細胞團,培育出擁有分化能力(可變成各種器官的細胞)的細胞株。

同年8月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約翰吉爾哈特(John Gearhart)在經過流產手術者同意后,從流產胚胎(約8至10個星期大)中成功培養出具有多種分化能力的幹細胞,這類幹細胞遂稱為“胚胎幹細胞”。

經過這一次的突破,胚胎幹細胞正式登上醫學界的舞台,而且還成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具多功能主要分兩大類

幹細胞指的是生命形成的過程中最初及最原始的細胞,它與莖或樹幹(Stem)一樣,具有滋長和發展的功能,因此稱之為幹細胞。

由于幹細胞是一種多功能細胞,同時能夠發育為各種不同的特定功能性幹細胞,如神經細胞(大腦)、皮膚細胞、心臟細胞、肌肉細胞或身體其他部份的器官細胞,擁有猶如齊天大聖孫悟空的72變能力,因此也被人稱為“萬能細胞”或是“幹什么都行的細胞”。

幹細胞大體上分為兩大類,即從人體身上的骨髓抽取的成體幹細胞(Adult stem cells),以及直接從胚胎取得的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

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骨髓內都存在成體幹細胞,但這種在人體內的幹細胞已經“各司其職”,各自的器官或血液擁有其特殊的功能,因此骨髓捐贈者與受贈者的骨髓必須相容才能進行移植。

藏在骨髓內的成體幹細胞也是人體的備件和后備力量,不停的制造紅白血球或血小板,補充身體所需。

至于胚胎幹細胞則是通過兩種方法取得,一是從新生兒的胎盤臍帶血或不能受孕的試管嬰兒胚胎抽取,這是最接近胚胎的幹細胞,另一種方法是特別在實驗室內授精5天后的受精卵內取得,后者由于涉及生命倫理,目前受到宗教人士和衛道之士的抨擊和反對。

由于胚胎幹細胞是一種多功能細胞,還未分裂形成特定功能,因此被認定可以發育成任何器官組織的細胞,並且不會產生任何排斥作用,被視為醫學界和人體健康的救星!

【心得感想】

雖然幹細胞的發展很有希望挽回許多生命
但總覺得生命終有盡期
過渡的追求無限的生命,是好或不好
我也沒有太多的想法



不嫌棄的話,送朵 或口頭鼓勵一下吧

您的用心   是我回文支持的助力
您的鼓勵   是我發文分享的動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19 20:08 |
friend00718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鮮花 x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感謝提供寶貴的醫學常識.
讓我們生活健康,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謝謝!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30 15:4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45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