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49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rexli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2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鳥類][保健] 禽流感來勢洶洶~別過於恐慌啦
來源:台灣小冠鸚鵡俱樂部

禽流感來勢洶洶

報章媒體不斷報導禽流感的病毒有H5N1、H5N2,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那禽流感為何能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已經造成亞洲地區,甚至是全球性的恐慌嗎?目前到底有沒有有效抑制的方法勒?………目前亞洲地區禽流感盛行,除了食用的家禽受到感染外,間接的也影響到我們所飼養的寵物鳥也會有感染的可能性,為了讓鳥友對禽流感有進一步正確的認識,掌握禽流感的最新動態

★ 為什麼叫做禽流感?
醫學史上記載, 14世紀就有流行性感冒的發生,西方人稱為Influenza,相傳是每當看到哈雷彗星的尾巴,就會有一場感冒的流行,是流行性感冒的命名源起。醫學發達以後,病毒學家曾對上百萬種的鳥類和哺乳類病毒樣本做研究發現,鴨類、尤其是候鳥野雁等,是流感病毒的原始宿主,病毒在鳥類的腸內繁殖後,隨糞便進入水中,而人類混雜飼養的家畜家禽很容易受到感染,病毒在豬或雞身上產生變異後,變得可以侵犯人;而人體並無該病毒的抵抗力,於是引發快速傳染,歷史上幾次大流行就是這樣開始的。據統計資料指出,近百年間,分別在1889年、1918年、1957年和1968年有四次大流行, 最令人膽戰心驚、餘悸猶存的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或豬型流感(H1N1)」,它造成全球四千萬人死亡,比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死亡更悽慘 ;美國有三分之一人感染,67萬人死亡,也比美國歷史上任一戰役更可怕;台灣當時是日據時代,也有80萬人感染、2萬5千人死亡。

★ H5N1與H5N2有什麼不同?
亞洲地區的禽流感疫情持續加溫,天天看到媒體報導,令人不禁聞「雞」而色變,而台灣地區目前所傳出的禽流感疫情,其病毒株為低病原的 H5N2型,沒有感染人體的疑慮,但是卻又看到國外的禽流感疫情造成至少八人死亡,不由得使民眾對於「低病原的H5N2型禽流感病毒株不會感染給人類」這樣的說法感到矛盾與懷疑?

到底什麼是 H5N1、H5N2型病毒株?這樣的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其實這兩種基因型都是屬於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病毒外表有兩種抗原,分別稱為H抗原及N抗原,病毒的類型就是以這兩種抗原做培養分類,進一步分類為亞型,目前研究得知,流感病毒約可分為135種。

但是引起人類疾病流行的病毒株目前僅有 H1、H2、H3三種H抗原與N1、N2兩種N抗原,而歷年來曾經發生在禽類身上的高病原性流感的H抗原都屬於H5與H7兩種亞型。

世界衛生組織也強調, H5N2型病毒株與H5N1型病毒株不同,屬於弱病毒株,並不會影響人體,但是由於H5N2型病毒株也曾有突變成為H5N1型病毒株的紀錄,所以必須嚴密監控疫情,以免疫情擴大影響人類。

★ 禽流感病毒如何感染給人類?
北京青年報報導,據傳染病防疫中心和預防獸醫學專家分析,此次暴發的禽流感是由H5N1亞型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傳播途徑是病禽排出的糞便和分泌物中的病毒,吸附在塵埃、水汽等氣溶膠上隨風飄盪,然後進入禽類、人或其他動物的呼吸道、消化道而致病。因此,禽流感病毒是以空氣中的氣溶膠為載體,靠空氣流動來傳播。

★ 禽流感的臨床症狀?
禽流感是禽類間的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病發前並沒有明顯症狀,常常會突然爆發,流行初期的急性病例可不出現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所以讓人感覺禽類的死亡沒有預警,整個疫情也散發的十分快速。一旦爆發往往會造成大量禽類死亡,根據臨床研究顯示,感染禽流感臨床症狀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一般發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在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百分之百。

人類患上禽流感後,潛伏期一般為 7天以內,早期癥狀與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噁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

根據香港 1997年疫情的經驗,H5N1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症狀和一般的流行性感冒病徵差不多,如突然發高燒、身體不適、伴隨著咳嗽與喉嚨痛等,與其他流行性感冒一樣,通常二至七日內會自然痊癒,但部份個案會出現病毒性肺炎及其他併發症,以至死亡。

但是禽流感在禽類所出現的症狀就與人類大不相同,感染禽流感的病雞體溫會升高、羽毛蓬鬆、雞冠發紺,有的腿會變紅,鼻分泌物增多、呼吸極度困難、甩頭、嚴重地可窒息死亡,若是蛋雞,產蛋率也會明顯降低許多。

但是因為流感在禽類所表現的症狀變化多端,從隱性至致死性感染,通常取決於受害的禽種、年齡、病毒、並發感染和環境因素等,有些野禽 (水禽)如候鳥雖然感染了H5N1型病毒,卻沒有發病,因此而成為傳遞病毒的媒介。

★ 如何避免受到傳染?
禽流感主要是攻擊禽類動物,但是由於 H5N1型突變快速,已經可以透過禽類傳染給人類,尤其是進入豬體內,可能成了自然的培育箱,若是進而與人類的流感病毒接觸進行基因重組,將有可能會引發人傳人的禽流感疫情,屆時的傳播速度可能比SARS還快,那麼,1918年的大災難可能就會重演了。

一般大眾並不屬於高病原性禽流感的高危險族群,所以還是以預防流感為主要,另外也要減少與禽類接觸、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如果有感冒症狀,一定要避免與禽費接觸,以免讓兩個病毒產生基因重組,引發更嚴重的疫情。

勤洗手: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是經由飛沬傳染,但也有可能因為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而傳染,所以平
        常應該常洗手,並且儘量避免以手接觸口鼻。

提升自體免疫力:攝取均衡的營養,並配合適度運動,以提昇身體抵抗力,必要時要接受流行性感冒疫
                苗的接種,增強免疫力。

補充維生素及水份:除了平常食物的攝取外,也要多補充水份、維生素 C和維生素B群,能達到預防感冒
                  的功效。

少進出公共場所:沒有必要請儘量遠離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並請病人戴上口罩,以避免將流行性感冒
                病毒傳染給他人。


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心境開朗、切勿吸煙及避免吸入二手煙,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若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對雞肉等食物應徹底煮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心得]
本身有養鸚鵡,遇到這樣的事情當然很無奈;可能因為你的不瞭解
給了我們這些養鳥人異樣的眼光,我不怪你們。人總是對於未知的
事物感到恐懼,po上這篇文章是讓大家對禽流感有更深的瞭解,做
好環境衛生便是避面意外發生最基本的概念。


[ 此文章被rexli在2005-11-05 17:03重新編輯 ]



不嫌棄的話,送朵 或口頭鼓勵一下吧

您的用心   是我回文支持的助力
您的鼓勵   是我發文分享的動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05 05:4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67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