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1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graceching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文章表情[健康] 专家提纾压妙方
三好四法 专家提纾压妙方


大考将届,再加上劳退新制实施,许多劳工担心前途问题,最近不少人都生活在「压力锅」中;但可别以为,压力忍一忍就过去,其实,压力常会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即引发各种身心疾病,务须积极处理。

耕莘医院精神科主任杨聪财指出,日常生活中,只要遇到不熟悉、没把握、非预期、超出自我能力范围的事,都可能带来压力;过去曾有学者将不同事件赋予压力分数,像配偶死亡是最有压力的事,达100分,结婚的压力也有50分,若在半年内累积压力逾300分,罹患身心疾病的机率便显着高于一般人。

杨聪财表示,如果一段时间(如连续1个月以上)持续出现下列症状的3项,就可能是承受了过大的压力,有广泛性焦虑症的倾向,应提高警觉:

(1)肌肉常紧绷,尤其是头颈、腰部特别不舒服。

(2)容易生气、烦躁。

(3)容易感到疲倦。

(4)注意力不集中,不容易专心。

(5)不易静下心来,常感到不耐烦。

(6)睡眠障碍,如睡不好、失眠。
 
此外,有些人面临巨大压力会以呼吸不顺、心悸、肠胃不适、头痛等生理症状表现,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工作、念书、从事日常事务的能力、表现,如果浑身不对劲,就医却找不出病因,用药治疗又效果有限,就得怀疑是压力惹的祸。

还有些人面对压力,会出现体重变化,像有忧郁、焦虑等情绪障碍者,常可能体重明显减轻,另一种极端,则是遇到压力、紧张,就拼命猛吃,体重节节上升。所以,若体重不明原因起伏,又没有生理疾病,也应考虑是否压力所致。

杨聪财说,面对压力,自己应对的态度,其实能决定其影响为正向或负向;他以划船为例,当遇到逆流时,有人很乐观,认为这是锻练体力、技术的好机会,但也有人很沮丧,觉得自己很倒楣,老天爷故意与他作对。

可别小看这一念之差,在生理上可是有截然不同的影响。研究显示,若以正面、达观的心态面对压力,体内的肾上腺素会升高,这是种好的荷尔蒙,让人更有应变能力;但以负面、悲观的心态处理压力时,体内的皮质类固醇会上升,这是较不好的荷尔蒙,会抑制许多生理功能、尤其对免疫系统影响更大。

医师提醒,人生充满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小压力或许可以靠自己调适,大压力就须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如亲人、朋友或社会组织、政府的协助来渡过;如果在压力发生一个月内,仍无法走出压力事件的阴霾,应尽速寻求专业处理,如医师、谘商专家等,以免其破坏力扩大,引发灾难反应。

【纾压DIY】

压力大时,该如何自处,才能安然走过风暴?精神科医师提出「三好四法」原则,民众不妨自行演练。

所谓「三好」,即面对压力时,应维持三个好习惯:睡得好,每天至少有6到8小时睡眠,养足精神,而不要老是往牛角尖里钻;吃得好,无论再忙、再烦、再没有食欲,三餐仍要定时定量,才有体力应付压力;多运动,可刺激脑部制造脑内啡,这是天然的麻醉剂,有助控制痛楚,让我们产生愉快、平和、幸福的感觉。

「四法」则是四种纾解压力的方法:说、唱、做、写。「说」就是对自己信任的人或专业人员,倾吐心中烦忧,如此可避免压力如处在闷烧锅中,不断发酵;「唱」则是藉歌抒情,同时这也是很好的胸腔运动,有助压力调适。

「做」是指采用腹式呼吸法,每天至少做80次,坐姿、卧姿皆可,也可分时段、有空就做,如此有助稳定自律神经,减少身心不适;「写」则是提笔写下心情日记,把脑中混乱的思绪,藉此整理清楚,也能帮助安定情绪。

此外,科学研究显示,有些纾压食物,在压力大时增加摄取不无好处。例如,牛奶、香蕉都富含「色胺酸」,这是天然的精神松弛剂,能改善睡眠,减轻焦虑、忧郁,改善头痛,加强免疫功能,也是形成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的必要原料。而深海鱼油含有丰富omega-3脂肪酸,其中DHA、EPA都对脑部保健有益。富含各种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吃也无妨。
-----------------------------------------------
来源:2005/06/28 民生报-记者薛桂文/报导
心得:现在的人压力大,如能找到解压的方法,对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是好事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台湾固网 | Posted:2005-07-02 19:4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25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