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极 拳 经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则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太 极 拳 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之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