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g
|
分享:
x0
|
[小品] Soft is Hard(轉貼)
轉貼/李仁芳
若干年前,參訪越南河內的「胡志明紀念館」時,特地抽空去「瞻仰」這位以人文打敗科技、以「低科技」打敗「高科技」、以在地農業技術打敗美國尖端精密科技武器「系統」的奇男子。紀念館裡展示著一九五一年胡志明的講話內容:
稻米田即是戰場,
鋤與犁即是武器,
農人即是士兵,
以後衛部隊取代前鋒部隊。
每一個人都積極求勝,
每一個小隊都積極求勝,
我們定將勝利,
敵人定將慘敗。
到了胡志明市(以前稱西貢)南邊附近的古芝地道(越戰當時越共的地下戰鬥總部,為總長達兩百公里的驚人構造),看到一些當時美國大兵以打火機燒蝕留下的一些文字,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如下:
We Are The Unwilling,
Led By The Unqualified,
Doing The Unnecessary,
For The Ungrateful.
在一片「高科技霸權」傲慢氛圍瀰漫、在「物質文明」豐饒環境中長大的人,就如同終於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畢業的派帕,對於「軟性」精神力量的巨大能量到底會有多巨大(Soft is hard),一定感到陌生吧!
而如果,MIT這所卓越傑出的工程學府所端出來的任何菜色你都能吞下去,恭喜你,你已經變成這地方的產品了(無論是MIT一次方,二次方或三次方):更快速靈敏、更聰明,但也可能更傲慢、更沒耐性、更直接、更不近人情……
你會學到,只不過用三或四個帥酷的微分方程式,就可以操控統馭一大堆的物理現象;當你聆聽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田園」時,心裡想的是馬達給音響唱盤的旋轉慣性提供了扭矩和角加速度;騎腳踏車踏青散心時,想的卻是「透過膝蓋動作,我給腳踏車輸入一個正弦函數,跟活塞可謂異曲同工:我的小腿相等於兩條連桿,接到一個雙汽缸引擎的軸心上。我身體裡儲存了許多能量,將輸入轉化為輸出,每小時十五英里……」;你也學會檢視一個人,就像撿起一顆螺絲釘那樣,從各個角度檢視他,找出他的缺點來。就像聰明得驚人的MIT教授,在研究所國度裡,把你撿起來檢視一樣。如果一個人夠好,你會將他跟其他高價螺絲釘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要是他不符規格,就把它丟到廢鐵堆中(典型的MIT作風)。無論哪一種情況,你都已不假思索,出乎本能地(這點要感謝MIT嚴謹甚至嚴厲的訓練)把他當成一個「工程系統」而非一個「人」來看待。
狄塞爾、法姆斯、巴爾提摩的例子教導我們,科技與人文的均衡涵養,會是真正的卓越傑出科技創新的張本。派帕在MIT這家生產創意和概念的創意工廠之旅,學習到嚴格精密的態度,以及「學習如何思考」。在那裡,他有幸能與許多偉大人物同行,「我覺得自己身在一群偉人當中,正要延續一項傳統,接收一項文化遺產。」而且MIT也的確使他變得比較聰明,這些都是正面的效益。但派帕也一再提醒我們:機械式思考的限制在哪裡?會不會引發孤離、寂寞、精氣耗竭和不完滿的人生?能不能將一些空間留給人文思考、心靈和精神面的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