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52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oy6195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大 陆][转贴] 那年,在敦煌仰望
【楔子】
常常跟朋友说,我害怕阅读一些旅游书,那种记录旅程的心情,特别是自己走过的路,有旅者写出相同类似的旅途故事,我常常,会看着看着,不能自己。

害怕阅读,也许是害怕自己的心不平静。

当旅行成为生命里无法抛却的梦,人,无时无刻,都会想出走。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旅行?一个人自助旅行有什么好处?不危险吗?

现实里有很多问号,这些问号的语气里,有渴望,有向往,还有一些嗤之以鼻。毕竟,在这样多变的社会形态里,做这样一个梦,实在奢侈。

尤其,当一本本关于中国的游记开始在市面流转,我的朋友们,总是这样问我:「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也是像他这样吗?」,我很难回答,每个旅者的心境都不同,看同样的风景,也有不同的感触。

每个人的心境都是独一无二的。

就像那一年的三峡,我独自站在船头甲板上,李白的轻舟早已远去,船行在暗夜长江,两岸猿声还在的,千百年来同游在这条江河上的人,却都已经各自转烛。

唯一能够交叠的,也许是相同的那一轮明月。

有时候会想,这样的梦不知道有没有搁浅的时候。

习惯一个人的旅路,才渐渐地懂得了孤寂总是伴随着爱,也壮大了爱。

如果不是在异乡,如果没有遇到孤单寂寞,甚至是无助的夜晚,人也许不会懂得因为如此的孤寂,才能深刻感觉故乡及亲友的温暖,深刻的明白那样的爱存在心里的重量。

1996年初春,我背上厚重的行囊,去了一个自小在脑海里异常熟悉,却又不曾相见过的中国。启程的时候,我的行路没有一定的方向,中国这么大,怎么走,总会有落脚的地方,那么,出发吧,旅路是无尽的方向。

【敦煌】

故事,也许该让敦煌作为起点。

抵达敦煌时,时序入夏。西出阳关,大剌剌的烈阳,就开始尾随。

我在嘉峪关的清晨上车,王维的渭城曲还在脑子里飘着,空气里却已经开始弥漫沙漠的气息。而我是一个孤单的旅人,跟着脚边的行囊,踏上着个记忆里的丝绸之路。

「Hello!」

一个招呼声把我的思绪拉回这辆行驶在戈壁滩的巴士里,我回头,见着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孩,也是一位旅者,微笑看着我。

「Hi」我也对她一笑。

「你也是到敦煌吗?」她问,一口流利的中文。

我点点头,这车的终点是敦煌,想来她也是一个朝圣者,从一个繁华的城市,到这个荒远的大漠,我们在各自的生命中,惊鸿相遇。

「我是Niko,也是到敦煌,我从德国来,你呢?」她简单地介绍了她自己。德国,对我而言,一个遥远的国家,除了对啤酒的联想,我对她的国家没有深刻的感受。

我告诉她,我从台湾来。

「哦!Fomosa!!」她惊呼,我惊讶。

我不知道她喊得出我家乡的昵称,以一个惊艳的表情。

我们开始聊了起来,她是北京大学的留学生,暑假出来自助旅行,这是她第一趟旅行,从北京辗转要到敦煌,她说,她的梦想,是能够一睹莫高窟的风采。

难怪她中文说得这样流利,原来在中国念书。Niko年纪跟我相仿,一路上,她兴奋的说着她对中国的热爱,说着她一路走来,遇见的人事。我总是安静地倾听,我喜欢看着她述说的神情,透过她的述说,我有股不自觉的骄傲,骄傲着这一块土地,被这么多人热爱着。

聊着,在车里足足被烤了八小时,下午4点多,路旁开始出现了指标,而且还是手写的大字『莫高窟』,车入敦煌,我仿佛一个朝圣者,心忍不住开始兴奋激动,敦煌敦煌!绕了半圈中国,我终于到了敦煌!

找到落脚的旅店,四人一间的通铺,我跟Niko住一起,另外两位室友,一个是来自日本的武岩,一位是义大利的Granulau。武岩是云南民族学院的留学生,瘦瘦小小,笑起来很腼腆;Granulau跟我一样是个辞掉工作到中国旅行的旅者。Granulau总是笑得很灿烂,四个人里,最难沟通的是Granulau,他只会说简单的中文,而我们只会说简易的英语,不过他肢体语言丰富,接下来的日子,老是逗得我们大笑。

也许是因为都是孤身在异乡漂泊,我们四个人,背负不同的四种文化流浪着,却也因为有着相同的旅人特质,我们互相照顾,无话不谈。

也许是这样的因缘,让我们半年后的重逢宛如隔世。

【方向】

在敦煌的第十天,我们已经习惯白天酷热夜晚严寒的气温。

Granulau喜欢坐在敦煌的市集喝一瓶冰凉的黄河啤酒,傍晚的时刻,华灯初上,冷热交接的气温里,我们会在市集的露天啤酒座,各自享受属于这个沙漠的温度,这样的时刻,会有许多旅人在这里聚集,遇见,然后聊聊彼此的旅路。

Granulau虽然跟我们中英文夹杂沟通,可在这样的时刻,他可是我们最佳翻译员。许多国外的旅者,为了互通资讯,总会聊起自己走过的风景,我们四人,商议要一起走新疆,对于乌鲁木齐方向过来的旅人也就特别注意。

那一夜,我们遇见一对美国旅者,Eddy跟Jenny刚从吐鲁蕃抵达敦煌,他们从西藏进入新疆,讲述一路上的事件,不禁让我们睁大了眼睛,难掩敬佩。Eddy一路惊险刺激的旅途故事,让Niko听得一愣一愣,Granulau更是把用得上的中文字汇倾巢而出,我跟武岩用力揣摩,美丽而神秘的西藏,开始在敦煌的夜里幻化。

Eddy跟Jenny离开之后,Granulau继续兴奋地想像那一段路,我们则是各自沈默着,武岩专心写着他的日记,Niko两眼直直盯着我瞧,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Fiona,你想不想去Tibet?」Niko开口问我。圆圆的脸蛋,还没褪去方才晶亮的神情。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青康藏高原开始浮现记忆里,课本里那听来壮阔的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都被真实的谈论着,我的心隐隐激动,激动着眼前的方向,只要我愿意,我便可以一路行去,让这些心里的名词变成真实的影像。

可是,我并没有这样的准备。

进藏,是我连想都没想过的。除了没有御寒的衣物,我的健康状况也不敢冒险。

然而,这一趟流浪的旅程,不都是听着我心里的声音前进的吗?西藏的呼唤,并非因为一个旅人的述说而鲜明,那是自小在心里,课本里,对那片蔚蓝高原的想望啊!

武岩拍拍我的肩膀,「一起去吧!」他很认真的说。

我看看武岩,他露出招牌腼腆笑脸,「我跟Granulau之前商量要横跨塔克拉马干沙漠,我们买了自行车。」武岩说着,我跟Niko都很惊讶,这个计画居然没听他们提过。

「我们打算从乌鲁木齐,出发,从和阗出来,如果你们要去西藏,那我们再走川藏公路跟你们在拉萨会合,Fiona,你说好不好?」武岩看着我,Niko已经兴奋地拉着Granulau,喊着Good idea!

我倒真是有点傻了,「你….你们打算花多长时间?」我问。

「不一定,也许二个月或更久。」武岩耸耸肩,「先到拉萨的,就等另外一对,我们约好住【亚旅馆】,如果等不到对方,就在留言板留下讯息吧。」

旅人,很少会互相承诺的。

因为所有的约定,都会在变动与不安的旅路上产生误差。我想,武岩的一番话的确是影响了我,单骑横越塔克拉马干沙漠,瘦弱的武岩,坚毅的神情,有股征服的豪气,我的心里,也有一些声音,滋长了勇气。

始终不发一言的Granulau,笑着跟我说:「Hey! God will show you the sign!」

God will show you the sign!

我没有立刻回答,Niko已经开始计画她的进藏路线图,敦煌的夜风吹过心里,我仿佛闻到了蔚蓝的气息,在远方殷殷呼唤。

【呼唤布达拉】

决定前往西藏,是三天后。

当然,我不至于奢侈的用三天的时间思考究竟要不要去西藏这样的问题。早在Niko计画进藏路线的同时,我也一起加入了讨论。我们研究了许多可能的状况以及不同的应变方向,却惊讶的发现,我们的应变方向其实是无用的。由新疆喀什经叶城进西藏,这条名唤新藏公路的路线,距离另外四条进藏公路,都非常遥远。

基本上,进西藏有五条查得到资料的公路,分别是以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以及中尼公路。除了青藏公路是旅人们所较为熟悉且路况良好的路线外,其他四条,皆属难行,其中又以新藏公路地处荒远,平均海拔高于其他公路,有「世界最高的公路」的称号。

青藏、川藏、滇藏是邻居,三条路线有交会互通的可能性,而我们的方向,正对着新藏公路。

「别担心,Eddy跟Jenny不是一路走过来了?!」Niko一副自信的神情。

也许当时是一股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勇气吧,连御寒的衣物都很不专业的我们,就这样决定往西藏出发,手上的资料,仅有Eddy给我们的口述,关于新藏公路上的交通及天气。

Granulau及武岩也告诉我们他们即将行走的路线图,我们各自都即将面对一段冒险的旅途,一段在大漠,一段在高原,极寒极烈里,我们对于未知的旅途充满幻想,敦煌的最后一夜,我们提着啤酒,漫步到敦煌县城的市郊,沙漠的月光明亮,大家在这个夜晚异常安静。「我在想,我们会不会再遇见?」武岩打破静默,说。

仰望着夜空,这样的问题,我想没有人可以真正回答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吧?!

「会吧,我们不是约在拉萨吗?」Niko轻快的说道。

我们不约而同地面露微笑,虽然前方的路只有一个轮廓,虽然这一别,不论是跟敦煌或是跟武岩、Granulau,都不知道何日再相见。但是,在心里存在着一点企盼与希望也是往未知旅路行去的力量吧?

1996年敦煌夏季的夜空俯视着四个就要出发的旅人,把祝福系在背囊上,踏出的每一个步履,都是往拉萨的方向。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 | Posted:2005-03-24 13:5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79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