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300萬年前,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發生擠壓,台灣經由這一次的激烈碰撞,才由海底浮出海面……10多年前學生時代教科書裡教授的常識,幾乎已還給老師,台灣地層的演變,和每日庸庸碌碌的生活根本搭不上一點關連,直到來到樟湖,觸摸到深嵌岩面的貝殼化石,才真切地感受到,教科書中更新世的變動,是真真實實存在過。
講到遠古時代,講到化石,大家第一聯想就是恐龍,不過,台灣沒有恐龍的足跡,因為台灣原本是沈在海面之下,在恐龍滅絕後,台灣才由海底升起來;化石會說話,說的就是台灣原本是在海面下的歷史,地層出現什麼化石,代表的是台灣是什麼時候浮起,而當時在海面下的深度又是如何。
樟湖地區的化石,是以海扇貝類為主,也有一些海膽、單體珊瑚和有孔蟲及一些生痕化石。
生痕化石,阿亮的名言,「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生痕化石就是動物曾經走過這裡的證據,也許是足印,也許是糞便。
根據地質學者的研究,扇貝、海膽、珊瑚這些化石的出現,說的是當時的台灣是在淺海的環境,因為這些都是在淺海水域生活的生物,而此區所在的深度大約是海面下幾公尺到幾十公尺;台灣的南北深度不同,南部所在深度比北部深,所以才會有泥火山之類的地形出現。
樟湖貝化石區,推斷其年代,大約距今700萬~800萬年前,屬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早期,其岩層為桂竹林層,為砂岩和頁岩所組成。
位於內湖溪注入清水溪河床上的樟湖貝化石區,發現的時間很早,成為觀光區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一直處於開放狀態,在發現之初,經由地質學家調查,貝類化石層大約有30公分厚。
不過,現場環境並不利於樟湖化石區的保存,這片裸露於河床上的化石區,雨季河水暴漲時,就不可避免地會遭到河水沖涮,而在河水量小時,又有人為的踩踏、破壞,甚至在現場烤肉,不但如此,許多外型完整的貝殻,都已被自私的遊客挖走,經過長期的破壞,這個化石層已愈來愈薄。
和樟湖一樣,擁有密集貝類化石的地區,還有苗栗通霄、白沙屯一帶,這3個地區都是地質學家的研究重點,但都和樟湖一樣,雖然化石區對於台灣地層演變具有相當大的見證意義,不過,直到現在仍然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
樟湖風景區,位於通往草嶺的149甲縣道上;前往貝化石區除了不要破壞現場環境,也要注意自身安全,雨季時需嚴防溪水暴漲,此區表面地層也不穩定,大雨或地震之後也常會有大石從山崖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