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87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estwood2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1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 鸿海九大将 灭六国
不断扩张版图的鸿海帝国,去年集团营收超过五千亿元,成为傲视全球的电子代工龙头。是谁帮郭台铭在近十年内,像秦始皇风卷残云般地横扫六国,一统电子代工江山?在外人眼里,鸿海光环永远笼罩在郭台铭身上,但他手底下分别统领百亿到千亿元营收事业群的一级战将,却还是谜样人物。到底他们是谁?又如何帮郭台铭打造一支让对手恐惧的帝国铁骑,成就无人能及的鸿海霸业?

「鸿在天,海在地,鸿海就是要做天地之间的生意。」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一语道出创业之初的雄心壮志。去年,鸿海创下集团年营收破五千亿元的纪录,再度蝉联民营第一大制造业宝座,营收首度超越全球最大电子专业代工厂伟创力(Flextronics),荣登全球电子代工龙头地位。

二月五日的林口体育馆,鸿海人心雀跃,等着看三百六十张、 价值达五千万元的头奖股票被谁抽中。当天,郭台铭带着十位一级战将上台向全场员工致意。其中,除了戴丰树是已分割出去的富士康控股(FIH)营运总裁,其他九员虎将都是鸿海各事业群负责人,也都在前一天晚上被郭台铭晋升为集团副总裁。鸿海的九名事业群负责人,加上富士康控股的董事长兼执行长陈伟良、营运总裁戴丰树,堪称是「浮上台面」的鸿海大将军。

郭台铭近年崛起壮大,外界喜欢用「成吉思汗」来比喻鸿海大军的攻城略地。而秦始皇一统战国七雄,灭六国的丰功,同样也可以形容郭台铭在电子代工产业上的争霸史,日正当中的鸿海,代表国内电子公司「六国概念股」的没落。鸿海的崛起,就像开启一页代工的战国史。花旗美邦董事总经理暨亚太科技硬体首席分析师杨应超(KirkYang),在《虎与狐》一书中这样描述鸿海:现在的鸿海,已经是产业界的「老大」。下游客户怕它,怕它随时逆向整合;上游供应商恨它,恨它把价钱压得只有一口气的喘息空间;它的竞争对手就更不用说了。

人人都怕沦为六国概念股

杨应超的诠释,点出鸿海在业界「树敌甚多」的情势。而「六国概念股」,泛指因为鸿海介入后,在产业竞争里遭到边缘化,或因为在股市资金配置下,遭到投资人放弃的鸿海对手。例如,光是鸿海家族的鸿准精密,近期就让相同产品线的华孚、可成、超众和奇鋐,遭到外资与本土投信调节。鸿准瞄准镁合金,是让华孚科技惨遭外资抛弃的原因之一;华孚的外资持股从最高的五八%高峰,落到如今的二七%;股价也从每股一一三元的高价滑落至三十七元。

同样的,铝镁合金机壳厂商可成,其手机机壳领域的布局,不只因为鸿准效应,还加上鸿海手机事业富士康控股二月赴港挂牌,而遭到外资调节持股,卖掉可成转进富士康。不过,这还只是最近的「鸿海恐惧症」案例。鸿海成立三十一年,崛起也是近十年。这十年间,还有诸多国、内外公司,因为鸿海的崛起威胁,都成了「六国概念股」。不论用蒙古铁骑,或是西秦虎贲军形容鸿海军队,都不能不提带兵的将军。鸿海骁将带领下的单一事业群,就可以媲美一家规模五百亿元到一千亿元的上市公司;他们的地位,等同于仁宝总经理陈瑞聪、纬创董事长林宪铭、精英董事长蒋东浚等诸多电子业大亨。

鸿海精锐
到处攻城掠地

鸿海大将,个个身价上亿元,他们在鸿海里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分类为老臣、新秀;猛将、谋臣;前锋、留守,各自按部就班站好定位。而依据郭台铭所阐述的鸿海四大阶段创新,也可大致区分出四大阶段的六国攻灭战里,各有不同的灭国模式与领军大将。鸿海赖以起家的灭国模式,就是产品的垂直整合,这也是购并上游零组件厂的同义词。一银证券协理黄嘉斌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证券(CSFB)科技股分析师叶美玲,都同意鸿海挑选优质供应商的眼光。黄嘉斌分析,假设鸿海有十家零组件供应商,郭台铭就会挑其中体质最佳的一家并入鸿海,壮大鸿海的零组件制造版图。而郭台铭手下的每位将军,都具备购并猎物的犀利眼光。

网路系统版图
吕芳铭、李光陆要大小通吃

例如,在网路系统产品事业群负责人吕芳铭的主导下,鸿海投资由智邦科技离职工程师创办的鹏瞻科技,买下了网路设备的某项技术。○三年,鸿海更买下网通大厂国碁电子。国电并入鸿海网路系统事业群后,去年整个事业群营收约达七百亿元,还超过智邦、明泰和亚旭等竞争对手的总营收。与吕芳铭共同负责网路事业群的李光陆对内部同仁说,刚购并时我们流失了一些市场,是让竞争对手「我丢你捡」;「但接下来,我们要大小通吃!」今年,鸿海网通事业营收估计可达九百亿元,逼近千亿元大关。

吕芳铭与李光陆,属于后期加入鸿海的新锐。在鸿海超过二十年的老臣,包括连接器产品事业群两位共同负责人卢松青、游象富,模具产品事业群负责人徐牧基,消费电子产品事业群负责人戴正吴。这四大老臣,是郭台铭创业初期的核心骨干。鸿海依赖的核心武器连接器,则由卢松青领头冲锋;赖以起家的模具技术,现在由徐牧基负责。

模具产品版图
老将徐牧基技术领军

与郭台铭祖籍同为山西的徐牧基,堪称「鸿海第一杯」。他的酒量极佳,认识他的朋友都说,他就像桃园三结义里的张飞。山西汾酒,清香醇厚,酒精浓度达六○%,是徐牧基的最爱之一。在今年的鸿海尾牙中,徐牧基扮起弯弓射大雕的蒙古大将,一身蒙古装颇能彰显他宛如草原汉子的爽朗。当然,徐牧基能在郭台铭手下主管模具事业群,不是靠喝酒,是靠他在模具方面的本领。一九九二年前,徐牧基主要负责鸿海的核心——连接器的设计和量产。之后,郭台铭指派徐牧基到中国厂区成立核心事业处(鸿准的前身),专做模具。

当时,徐牧基开玩笑地跟郭台铭说:「要反攻大陆啊?要反攻,就要先办黄埔军校。」于是,徐牧基一九九二年五月招募了第一批员工,他还称这七名员工为「鸿准七匹狼」。接着,鸿准开始成立培训中心,培养在模具方面的子弟兵,人力资源日益壮大,现已成长到五千人以上。

资讯系统版图
简宜彬、郭台成合力抢攻

如果说,徐牧基的模具事业群确立了鸿海垂直整合的基本功,鸿海第二阶段的「产品逆向整合」,就真正开展了六国歼灭战第一章。一九九六年到一九九八年,鸿海跨入了准系统代工制造。照郭台铭的定义:顺向等于与零件、原料厂商联手进入新市场;逆向,则部分产品可能与既有的客户起冲突,变成跟客户抢市场,昔日的客户在某些领域将变为敌人。鸿海从机壳跨入准系统,就开始对大众、神达、纬创等电脑代工厂造成威胁。昔年威名赫赫的大众电脑,在十四年前的营收超过鸿海两倍,但如今,鸿海的营收已是大众的十倍;大众,可说是「六国概念股」中最典型的代表。

鸿海在准系统上抢攻订单,除了超级业务员郭台铭,还包括了简宜彬、郭台成两人,也都在此领域大显身手。目前为资讯系统整合与服务产品事业群负责人的简宜彬,毕业于淡江国贸系,虽非专业电子、机械或是电机出身,但他却靠着努力补强技术能力,加上执行力与协调能力强,在集团内快速崛起。

鸿海的六国战里,四年前跨入主机板战场,堪称鸿海产品逆向整合的另一代表佳作。一块主机板中,约有一五%到二○%的购料成本是连接器,而过去的主机板公司,因为向鸿海采购连接器,都是鸿海的客户。当鸿海挟连接器制造优势,备战三年进入主机板领域,果然一举击溃原本在主机板OEM(专业代工制造)领先的Flextronics(伟创力)与Solectron(旭电),迅速地抢下了戴尔、惠普的主机板OEM订单。

鸿海不仅在主机板威胁伟创力与旭电,兵锋更直指台湾主机板的四大天王——华硕、精英、技嘉、微星。精英与鸿海在低价主机板的对决,更互有「填海计画」与「击鹰计画」彼此针锋相对。另外,美林证券副总裁曾省吾分析,昔日的一线主机板厂微星,其占五○%营收的OEM生意,也遭逢鸿海挤压。

前戴尔电脑亚太区采购总经理、麦实创投董事长方国健回忆,二○○一年鸿海抢下戴尔电脑的OEM主机板订单后,从此就让伟创力苦不堪言。根据瑞银证券的估计,二○○三年鸿海在主机板的江湖地位,以二千六百万片的出货量仅次于约二千九百五十万片的全球龙头华硕。到了去年,鸿海出货量约三千万片,依旧紧咬华硕,更以Foxconn品牌切入通路市场,意图与华硕竞争通路品牌市场;昔年台湾主机板四大天王的地位不再,只余狮虎(华硕VS.鸿海)相争。而主机板通路操盘人,正是郭台成。至于鸿海的第三阶段创新:产品横向整合,也就是跨入消费电子、通讯网路产品等代工模式。这期间,也交互运用逆向产品整合的策略模式,购并原本的优良供应商或竞争对手。

消费电子版图
戴正吴锁定新力、微软订单

鸿海的另一位老臣,也是鸿海股票上市时的第一位公司发言人戴正吴,现在是消费电子产品事业群负责人,负责新力(SONY)游戏机PS2业务的鸿海日本通。他是鸿海的「制造先生」,更因为内敛的个性与严谨的治军,被称作鸿海军团的「德川家康」。戴正吴是新力的account manager(专案负责人)。他过去是鸿海「竞争产品事业群」的负责人,只要是价格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交给戴正吴,他总有办法抢下战功。此外,他同时也是郭台铭「Low Cost Terry」(低成本的泰瑞——郭台铭英文名)的最佳执行力代言人。

戴正吴擅长从各项细节里挤出成本,改善成本结构增加获利。鸿海内部依例都有各事业群分享流程的交流会,曾有鸿海同仁提案,报告一年要节省超过人民币一亿元(约合新台币四亿元),让部分与会者难以置信。

但是,戴正吴在内部说:「这是很正常的事。」假设出货一千万台,一台的操作费如果是二百美元,每台节省四块钱,就是costdown(降低成本)二%,也就等于省下四千万美元。戴正吴说:「以我们现在的OEM生意,客户要求每月或每季价钱要降二%,各事业群都面临这股强劲的压力,如果无法做到,订单就减少了!如果有百亿元的生意,但只cost down一亿人民币,那大家也不必寄望太多年终奖金了!」因此,戴正吴要求各单位,务必不能小看流程提案改善。鸿海的第四阶段创新,从二○○一年起,开始产品多元整合。这时的鸿海进入机电整合、通讯产品合作开发的模式,也是从「制造的鸿海」迈向「科技的鸿海」关键期。而在同一时期,振衰起敝的苹果电脑,在这个阶段也成了鸿海的大客户。

数位产品版图
蒋浩良靠苹果红通通

靠iPod起死回生的苹果电脑,是科技业的年度大惊奇。负责苹果这家大客户的数位产品事业群负责人蒋浩良,也随着苹果的兴起而变成郭董身前的红人。CFSB证券就乐观预估,鸿海今年可望拿下五百万台iPod订单,供应里头的电源供应器、面板到连接器等关键零组件。

蒋浩良是新加坡人,加入鸿海前即在美国苹果公司工作十余年,并曾担任苹果的副总裁。三月二日,鸿海董事会后宣布与惠普结盟,从原本的代工接单合作,跃升为科技技术整合的长期策略结盟伙伴。因此,蒋浩良将来肩负的新任务,可能是为鸿海争取惠普科技的印表机订单。美林证券副总裁曾省吾指出,印表机的供应链集中在新加坡,以蒋浩良新加坡人在地背景的熟悉度,对争取惠普的印表机代工订单大有帮助。

如今,鸿海的六国歼灭战,只余笔记型电脑与液晶面板两大块尚不是鸿海的最强项。今年,杨应超预估笔记型电脑会成为鸿海成长的最大动力,包括为IBM、SONY、宏碁与联想笔记型电脑的代工,预估出货量可达四百万到五百万台,相比去年几乎没有产出的出货量,将是一大成长动力。对此,广达、仁宝早就严阵以待鸿海,不能再沦为鸿海铁蹄下的「六国概念股」。

手机代工版图
戴丰树擅长「及时生产」

除了笔记型电脑代工,杨应超与叶美玲最看好鸿海手机事业——富士康控股的成长力道。叶美玲说,鸿海若收购奇美通讯成功,无异如虎添翼。因为鸿海手机事业以代工组装为主,加上奇美的设计能力,将使鸿海从低阶手机组装迈向中阶手机、甚至高阶手机组装毫无困难,更可以快速、低成本的量产能力赢取更大的订单。

而专注为郭台铭打造手机事业的戴丰树,是继戴正吴之后的鸿海「日本先生」。他在日本丰田汽车的资历长达十年以上,也是后来为鸿海导入丰田「及时生产」(just in time)观念的关键人物。以戴丰树在丰田汽车的经历,他已被外界视为是郭台铭未来进军汽车产业的左右手。

秦始皇一统天下,没有与同时代的罗马帝国发生征战;但时光落在现代,当东方的鸿海一扫六国,自然与西方的伟创力发生硬战。这场鸿海大将六国歼灭战,将升级为东、西两大企业强权的正面硬战。在二○○三年,鸿海在全球电子专业代工厂的排名,以第五名落后第四名的广达,与第一名的伟创力更达近一倍的营收差距。但依二○○四年成绩,鸿海营收已经略胜一筹,可望超越伟创力三百亿元;鸿海股票总市值更达四千七百亿元,远胜于伟创力的二千五百亿元。当杨应超今年三月拜访伟创力位于中国苏州的厂房时,伟创力经理人主动聊起了鸿海的强大,认为是伟创力最可怕的对手。鸿海无所不包的产品线以及扩张野心,不啻是东方最具威胁性的代工强权。

鸿海能否在二○○八年,郭台铭退休前,再度拉开与伟创力的差距,就看鸿海九大将,是否能各显本事,带领鸿海各事业群逐鹿全球的电子版图了。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03-17 18:4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31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