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養身] 乍暖還寒 易生「風溫」
【記者薛桂文/專題報導】
春天乍暖還寒,最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中醫稱之為「風溫」、「春溫」病,臨床上以發燒、惡風寒、咳嗽、咽痛等症狀為主,傳染性高,嚴重者甚至引起肺炎或腦炎等併發症,容易罹病的小兒、老人,此時宜調理身體,慎防染病。
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任陳明和指出,如果在冬天就易受風寒,或久病導致元氣虛弱、短氣懶言、疲勞倦怠的人,最宜在春季補氣、養陽氣,以增強體質,避免風邪侵襲。
對於這類元氣虛的人,食物上可多吃韭菜,中藥則以人參、黨參、黃耆、枸杞、紅棗為宜;但若過勞、熬夜、失眠、口乾舌燥、有口瘡的人,應以西洋參、玄參、麥門冬代替人參;常用調養方劑如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保元湯等。
雖然有病最好找醫師診治,不過,陳明和仍提供了兩種能自己動手做的食療藥膳,民眾不妨DIY,增強春天的抵抗力。
一、春季養生茶:黃耆2錢、黨參2錢、紅棗5枚、枸杞2錢、菊花2錢,以4碗水煎煮30分鐘,三餐後各溫飲一碗,可收補氣、養陽氣的功效,但血壓過高或有心臟疾病者不宜。
二、春季養生雞湯:荊芥2錢、防風2錢、黃耆2錢、白朮2錢、甘草1錢、枸杞2錢、桑葉2錢、紅棗10枚、生薑3片,上述藥材與半隻雞同煮,早晚飯後各一碗溫服,有助預防風寒感冒,但已有感冒、咽痛或咳嗽肺疾者不宜。
【2005/03/14 民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