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9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emg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正心誠意的人格
有人說:「心不好,別人又看不到。」其實,是看得到的。所謂「相由心生」,佛教
強調身、口、意三業是平行的;只要起心動念,行動就會表達出來,也會從口中說出
話來。

有的人儘管心地很善良,就是講話很直接;自認很有道理,就理直氣壯而得理不饒
人;我認為:心好,嘴巴如果不好,也不算是好人;所以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

有時候,聽到不喜歡的人說一句話,就會不自主地挑毛病、發脾氣,或是聽到他人不
是誇讚自己,就覺得不順耳,而想毀謗受讚賞的人。這種見不得人家好的嫉妒心、容
不得別人犯錯的瞋恨心,往往瞬間就在心頭生起;也因為這種念頭生得快,所以只要
有心,一樣能很快地消除。

靜下心來想想:倘若錯在別人,我們為什麼要拿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假使別人真
的做得很好,我們又為什麼吝於讚歎呢?其實讚歎他人是在莊嚴自己。

只要能想得通、看得開,沒什麼好生氣的;但如果不斷地把嫉妒、瞋恨放在心裡,累
積起來,將很難自我控制,慢慢地會看什麼都不順眼、聽到什麼都不順心,接著必然
流露出不好的臉色、說出不好聽的話。

事實上,個性是經由培養熏習而來的,能熏習出不好的習氣,當然也能熏習出良好的
德性;修行,就是要調整心態,修正不好的行為,培養好的品行。而要做到這一
點,首先就是要能「服」。

看到別人好的言行,要起敬佩信服的心,且下定決心向他學習,也就是「見賢思
齊」。其次是知錯、認錯,許多人犯了錯卻找萬般藉口來掩蓋,結果愈辯愈錯。

當別人提醒我們犯錯的地方,應該心服口服地說:「是,我知道錯了,我一定會
改!」趕緊觀照自己有沒有壞念頭和不好的聲色;如果有,要勇於承認,而不是急於
辯解,及時改過就能把污點淨除。

一般人心中好與壞的念頭總是不斷地湧出、互相交戰,要消除壞的念頭,先要培養好
的念頭;想要改正缺點,得先學習好榜樣,對聖賢生起信服的心,如此修養成正心誠
意、內外合一的人格,才會真正受人尊重。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台灣固網 | Posted:2005-03-13 10:5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93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