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88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deo2028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1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科幻] 巴格達的古文明:二千年前的光學玻璃鏡片

圖一:二千年前的古代電池(攝於巴格達博物館)
位於中東巴格達近郊的帕斯安城遺址因發掘出西元前250--224年的古老電池後便聲名大噪(1),此事件亦被收錄於正見網出版的《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您不知道的年代》一書中。但令人驚奇的不僅僅如此而已,現在有了更驚人的發現。
位於同一遺址的發掘處,又發掘出一個抛光鏡片,該鏡片約二個拇指一般大且透明度極高,經檢驗證實這是一塊經過抛光過的鏡片,但由於年代久遠,與該鏡片套合的其他部位都已不復存在,僅保存下具裂痕的鏡片部位,而這個人類已知的最古老鏡片,目前則收藏于大英博物館(2)。
教科書告訴我們:目前已知的最早光學玻璃的抛光技術則始於16世紀的歐洲。但我們卻能在二千二百年之久的古代遺迹中發現抛光過的光學玻璃鏡片。
製作這個鏡片的古巴格達人,顯然具備跟現在工藝家及科學家同等的打模及抛光知識,能藉由融熔所需的玻璃材料,加工成所的形狀並加以抛光以達到極高的透明度。而如果這些古巴格達人不具備打模及抛光知識的話,那麽,他們又是如何製作這一塊鏡片?照片資料提供者 Erich Von Daniken說:“我認爲這裏存在過一個不爲人知的古老高度文明!”。

圖二:二千年前的古代光學玻璃鏡片(攝於大英博物館)

圖三:玻璃鏡片放大圖:雖有破損,但仍可見製作之精細(攝於大英博物館)

圖四:博物館工作人員手持鏡片:由相片中可由鏡片的一端清晰的看見鏡片另一端的右手中指,可知透明度相當高(攝于大英博物館)
參考資料
1. William R. Corliss, Ancient Man: A Handbook of Puzzling Artifacts, Sourcebook Project Pub, September 1977.
2. Erich Von Daniken, Chariots of the Gods, Berkley Pub Group, August 1987.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12 11:29 |
andy01230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現代科技還真的沒有古人就難以改進 變成現代的高科技 所以古人真是偉大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9-18 09:3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995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