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0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pplesony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1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資訊] 行車安全 安全帶扮要角
國內汽機車混流情況嚴重,跟車距離短、缺乏路口停車再開與讓路習慣,不僅機動車輛死亡率高於許多開發國家,對汽車安全設計的認知差距更大。裕隆汽車特地邀請歐洲知名安全先生樂國智博士 (Dr.LeCoz)來台,發表汽車安全最新趨勢,喚起駕駛人對車輛安全更多的重視。

每年帶領400餘次實車撞擊測試、逾4000次電腦模擬研究的樂國智表示,雷諾汽車自1995年搶先搭載安全帶瞬間束力限制器、智慧型氣囊,實踐Safety For All全員安全的品牌印象,至今7輛車贏得Euro-NCAP 5顆星頂級安全評價,確立雷諾在汽車安全領域的領導位置。

樂國智表示,雷諾的成就來自整合意外事故理論、生物力學及人類行為研究,再模擬真實狀況、產生對策,進而發展出減輕意外傷害的設計。

包括不論前後座、大人小孩都要求得到相同程度的保障,每個座椅都配備獨立三點式安全帶的細節,還有安全帶瞬間束力加強器、智慧型SRS氣囊避免壓力過大造成器官挫傷的設計,都是為全員安全而設。

近年休旅車快速成長,乘載多人的特性,使得結構及防衛要求比傳統房車更高,也是新興的安全課題。至於漸受重視的行人安全,實際上卻是從研發撞到行人之前,透過行車資訊及行進間主動安全設計,達到能瞬間閃避預防事故發生,再來才是減輕車輛本體對行人的傷害。

樂國智甚至指出,過去Euro-NCAP僅止於模擬單一車輛撞擊安全,未來則朝向2輛活動中車輛對撞的研究,更接近真實世界的模擬過程,打造安全的車子。

相較外國車的安全先進,國內才著手研擬實車碰撞法規已遠遠落後。身為雷諾汽車長期合作夥伴的裕隆汽車總經理陳國榮表示,國內預計2008年實施的實車碰撞法規,即使不會改變消費者不重視安全配備的態度,但國產車沿用原廠標準的製造程序及認證方法,絕對有能力打造安全的車子。

面對國產車消費者較不重視氣囊配備,樂國智表示,氣囊必須視它實際發揮的作用和效果而定。嚴格來說,正確使用安全帶反而更重要。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12 06:50 |
達人奇兵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貼圖天使獎
頭銜: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08 鮮花 x354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applesony於2005-03-12 06:50發表的 行車安全 安全帶扮要角:
面對國產車消費者較不重視氣囊配備,樂國智表示,氣囊必須視它實際發揮的作用和效果而定。嚴格來說,正確使用安全帶反而更重要。
.......
我個人也覺得正確使用安全帶的安全遠超過安全氣囊
因為安全氣囊什麼時候會爆開沒人會知道雖然它也是安全的一項配備
但是安全帶正確使用是可以有效保護駕駛和乘客的安全
表情


寬心待人 輕聲細語 做事細心 規規矩矩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先回到原點想想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HiNet | Posted:2008-04-07 21:27 |
r028902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06 鮮花 x80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係金a,這是粉重要的資訊!!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8-11-06 14:3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159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