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小孩] 漫談中醫兒科病後調理原則
漫談中醫兒科病後調理原則
兒童體質不同於成年人的主要特點,是整個小兒時期都處於生長發育過程中
,因此疾病的發生、發展、康復過程,有其特殊的規律,同樣的,對於病後的調
理保健也必須遵循這些規律。
中醫理論認為小兒“純陽之體”,就好像是「旭日之初升,芳草之初萌」,
應時時照護小兒這一蓬勃、幼嫩、生發之性。同時又要注意到小兒未發育成熟,
所謂“稚陽稚陰”,對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足,患病後病勢會發展迅速,變化莫測
。兒科病後保健原則是根據小兒的生理和病理特點,進行病後調理。
一、充分休息,適當運動
患病後要注意病房安靜,清潔,避免收看暴力鬼怪電視節目,以免造成小孩
驚恐,以保證患兒充分休息和睡眠。當然,也不能整天待在床上,還要根據病情
,適當活動,以促進食慾,流通氣血,增強抗病能力。
疾病的急性期及重症兒,應以靜養為主,有的需臥床休息。慢性病及恢復期
,可適量活動,逐漸地增加活動量,注意孩子運動後的表現,進行適宜的調節。
運動方式有主動和被動兩種,主動是讓孩子自己去散步、玩耍等;被動是幫助患
兒活動,如臥床不起、行動不方便等患兒,可作定時翻身,改變體位,按摩肢體
等,以活血通絡。
二、陽光、空氣、水
照顧小朋友,就跟照顧一顆幼苗一樣,同樣需要充足的陽光、清新乾淨的空
氣和飲水。陽光可以殺死細菌,是良好的消毒劑。健康的孩子要多曬太陽,病兒
更應如此。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可使病兒精神清爽,食慾增加。病房
每天應開窗通氣,特別是咳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需要更多的新鮮空氣。
如果家中有過敏兒,家裏最好避免有地毯,不要養貓狗寵物,如果還是無法
改善,購買空氣濾清器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
相反地,對於表虛、裏寒的病兒,要注意避免直接受冷風刺激。以免著涼病
情惡化。
三、留意飲食寒熱
小兒腸胃脆薄,患病後消化力更弱,要注意乳食調攝,乳食要定時定量,過
飢過飽都會損害脾胃,影響消化吸收。對脾胃病兒,消化力弱,不可強迫進食,
否則乳食不消,更添新症,加重病情,如《景岳全書》中說:“不欲食者,不可
強食,強食則助邪;新癒之後,胃氣初醒,尤不可縱食。”所以應少吃多餐,清
淡溫軟。
中醫理論也指出,患兒病後,胃氣尚虛,津液未復,餘邪未盡,飲食宜清淡
,勿恣意過食,防餘邪夾食滯而復發熱。
中醫對食物寒熱有兩個觀點:
1. 是食物的「性味」,過食生冷瓜果,可致寒從內生, 損及小兒純陽之氣
,進而導致脾胃損傷;過食燥熱厚味,如鹽酥雞、薯條、炸雞排則易積濕生痰,
胃火亢盛,而陰不足,陽更亢,出現各種火熱症。
2. 是指食物的「溫度」,不可先進熱食,而隨餐冷飲, 寒熱驟變,易引起
小兒的胃腸疾病,特別是嬰幼兒更應慎重。
往往有父母愛子心切,病後調理又是人參、冬蟲夏草、又是雞精,補得小朋
友口乾舌燥、便秘、流鼻血,精神緊張,小朋友只好偷偷吃冰,使的身體越補越
大洞,這都是調補進食失當所致。
三、有愛心的爸爸媽媽
門診上常看到爸爸媽媽帶小孩來,一陣打罵哭鬧,小孩拒絕看病,爸爸一手
抓手腳,一手扳開嘴巴,媽媽按頭捏鼻子,一陣打罵哭鬧,醫師一身狼狽,不知
如何下手,小孩拒絕看病,常常弄得場面尷尬,感冒尚未治好,小孩子又嚇成尿
床、半夜哭鬧。
小朋友生病了,首先要消除其對醫生檢查、打針、服藥的恐懼心理。要多鼓
勵患兒,樹立信心,把醫師當作是朋友,家長不要自己先自緊張焦慮,把這種情
緒傳染給病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