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8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oabearoa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8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小兒積液性中耳炎的症狀與治療
小兒積液性中耳炎的症狀與治療
醫星顧問馬偕紀念醫院
耳鼻喉科李國森醫師
中 耳腔正常時是一密閉的空腔,裡面充滿著空氣,與外耳道隔著一層耳膜,藉著耳咽管(又名歐氏管)與鼻咽腔相交通。耳咽管平時是關閉的,在吞嚥、打哈欠時它會打開,使中耳腔的壓力與外界達到平衡,也使中耳腔正常有的分泌液得以引流到鼻咽腔。因此任何會造成耳咽管阻塞或功能障礙的因素,均可使中耳腔成一密閉無法渲洩的腔。中耳的分泌液亦會因無法排泄而造成積液性中耳炎。這些積液可分為漿液性、黏液性和化膿性。

中耳有液體聚積時會影響耳膜的振動和中耳三小骨的傳動,因此會引起傳導性聽力的下降,也常會有耳脹和耳塞的感覺。由於其中耳抽出液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有細菌,治療方法和急性中耳炎相似,必須給予抗生素、抗組織胺劑和去充血劑等。此外尚可給予病童作耳咽管通氣動作和多嚼口香糖以改進耳咽管機能。

如果是因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或腺樣體增生者,在以藥物治療時,以類固醇作鼻噴霧治療或施行腺樣體切除術,可改善中耳積液的情況。如果仍反覆積液或持續積液三個月以上,可能會導致中耳發生變化或導致感音性聽力障礙,因此只好裝置中耳通氣管。一般術後聽力會獲得極大改善,平均一年左右,通氣管會自行自耳膜上排出,如果排出後仍會再發積液性中耳炎,則其治療如前,甚至必須再次裝置中耳通氣管。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06 15:4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92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