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小孩] 兒童食慾不振 當心缺微量元素
家中有瘦小、食慾不振的兒童,要當心是否缺乏微量元素。根據林口長庚醫院統計,營養不良兒童,三成七有微量元素缺乏問題,其中以鋅、鐵最嚴重。醫師提醒,微量元素和兒童智力發展、免疫力及生長發育息息相關,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一名小女嬰,父母自她三天大開始就捨棄牛奶,餵食含有人蔘、甘草、豆類的高單位營養品,以為可以讓女嬰增強免疫力、頭好壯壯,沒想到才三、四個月大,女嬰就因營養嚴重失衡引發心臟、腎臟衰竭,小命差點不保,醫師檢查發現她體內的鈣磷比和一般嬰兒恰好相反,體內元素大亂,內分泌失調,所幸經靜脈營養注射後逐漸恢復健康。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世彥表示,兒童偏食,只吃特定食物,不愛吃蔬菜水果或肉類,是造成微量元素缺乏的主因;此外部分父母求好心切,為小朋友補充太多營養品,造成兒童沒有食慾,正餐吃的更少,也是營養不良原因之一。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調查近三年594名營養不良兒童,發現37%過瘦兒童有微量元素不足的問題,以缺乏鋅、鐵最嚴重。在這些營養不良兒童中,30%缺乏鋅元素,7%缺乏鐵元素。
陳世彥指出,缺乏鋅容易造成皮膚乾燥破皮、傷口不易癒合,此外鋅和腸道黏膜免疫功能有關,缺乏鋅的小朋友容易腹漲、腹瀉、食慾不振,又因為腹瀉再度造成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家長應該注意。至於鐵則和血紅素生成有關,缺鐵會造成貧血、記憶力不集中及食慾不振。
所幸兒童經過微量元素補充,多可恢復正常。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趙舜卿表示,鋅離子缺乏的兒童經鋅離子補充治療後,平均3個月可以恢復正常的鋅離子濃度,兒童食慾增加、生長曲線改善,另外缺鐵的兒童在鐵劑補充治療3個月後,70%病童可恢復滿意的生長狀態。
兒童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以鋅、鐵、銅最常見,陳世彥指出,鋅存在於多數肉類、榖類及核果,鐵以紅肉、葡萄、蘋果含量豐富,銅則存在於海鮮、肝臟、豆類等食物,另外牛奶富含鈣質,只要飲食均衡,就不用擔心微量元素缺乏的問題。不過,家有食慾不振、抵抗力不佳、生長發育不良或皮膚不好的兒童,父母不妨帶到醫院檢查,看看是否有營養不良問題。
兒童營養不均 易情緒不穩
兒童營養不均衡,情緒也會受影響。醫師表示,某些營養不良兒童的家長,只以為家中小孩不聽話、不吃青菜,卻不知孩子不聽話,可能是營養不良引起的躁動與情緒不安,若長期忽略可能影響智力發展。
陳世彥表示,營養元素如鐵、碘、鎂、鋅與神經傳導及骨骼肌肉的正常發育有關,臨床上常見部份長期臥床、慢性腹瀉或腦性麻痺的小朋友,因為營養流失,呈現躁動、吃不下的狀態。門診時也有些營養不良兒童的家長,會抱怨孩子不乖、不愛吃青菜,卻忽略孩子營養不良引起的情緒問題,長期可能影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力及判斷力發展。此外,腹瀉、腹脹也會影響情緒,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陳世彥指出,1歲到學齡前是腦部發展的黃金時期,家長應為孩童補充脂溶性維生素A、D、E、K及水溶性維生素B群及C,和鈣、鎂、鋅、銅、鐵、硒等元素,以及長鏈非飽和脂肪酸AA及DHA等,有助於腦部發展。
此外,維生素之間可互相幫助吸收,例如維生素D幫助鈣吸收,維生素A幫助鋅吸收,維生素C幫助鎂吸收,因此飲食均衡,才有助營養素利用率提升。另外,秋刀魚及深海魚類如鮪魚、鮭魚富含AA及DHA,臨床已證實可對早產兒腦部智力發展有助益,學齡前的兒童可多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