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08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waterr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嬰兒] 寶寶發燒 該怎麼照顧?
 發燒想必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經驗,大人們發燒往往不把它當一回事,但如果是家中寶寶發燒,可就不得了了,非得馬上退燒不可,否則就會焦躁不安、擔心害怕。

 然而,發燒是一種徵兆,不是疾病,是身體抵抗感染的一種表現。發燒可以驅使體內的免疫系統,促進白血球與一些激素的釋出,及提高免疫系統的活力來對抗有害的微生物。寶寶發燒的原因以感染最為常見,尤其是病毒、細菌的感染最多。

 一般發燒不必過分擔心,因為最常見的是病毒性感冒引起,發燒會為期二至三天左右,且會合併其他如流鼻水、喉嚨腫痛、食欲稍微減退、咳嗽或腸胃不適等症狀。

 但若只有發燒並無其他症狀,或發燒持續三天以上時,要考慮是否為泌尿系統感染,或其他較少見的因素引起,必須前往醫療院所作進一步的檢查評估,密切觀察病程變化。

 每次發燒的狀況與引發的原因不盡相同,發燒的高低程度也不一定與病情的輕重有絕對關係。年紀越輕的寶寶,愈需重視引起發燒的原因,雖然有的只是微溫而已,病情卻已相當嚴重。所以,發燒經過適當的處置後,仍應儘速找醫師詢問,並配合醫師的指示,作最適當的照顧。

 可能是嚴重發燒的情況有:小於兩個月的嬰兒有發燒情形,或發燒持續24小時、且體溫高過40.1度,或哭鬧不停、姿勢稍微改變就感覺不舒服,或活動力變差、食欲不振、嗜睡、呼吸困難、口水流不停或吞嚥困難,或發燒本已退了一天以上,但又突然出現、或是抽搐現象的小孩,則必須立即送醫觀察。

 寶寶發燒時在家的處理原則:

 1.退燒藥的用法:

 退燒藥的劑型大致有三種:口服、栓劑與針劑。針劑現已較少處方,大部分都用在住院病人。栓劑則用於不能口服、高燒或高燒抽搐,需立即降溫時,由直腸黏膜直接吸收。口服是最常用的方式,依不同的退燒藥物成分,每四到六個小時服用一次。

 同劑型或不同劑型的退燒藥都不宜同時使用,且使用間隔也不能太過緊密,必須遵照醫師的指示使用,因為使用過量會有中毒的危險,導致肝臟與腎臟受損。退燒藥物使用過量是小兒科常發生的事件,家長們在使用上應小心。

 2.適合的飲食:

 a.以薑、蒜泥、香菇、豆腐、低脂絞肉與碎洋蔥為食材,作碎肉粥或燉肉,適合九個月以上、副食品添加訓練完成的寶寶餵食。

 b.蟹肉或牡蠣(若有過敏不宜食用,可以雞肝或牛肉替代)、嫩薑絲、高湯燉煮過濾後,溫飲,適合六個月以上寶寶飲用。

 薑、蔥、香菇與洋蔥有擴張末梢血管,促進排汗,減輕發燒反應、組織發炎作用,降低局部組織細胞破壞,還可抗病毒、細菌,提高身體免疫能力。

 豆腐、低脂絞肉、蟹肉或牡蠣,有豐富的鈣、鋅等礦物質、蛋白質與少量油脂,可降低腸胃消化負擔,並讓寶寶補充足夠的基本營養。

 3.生活照顧的護理:

 寶寶發燒時別忘了少量多次的補充水分,避免餵哺過飽。一般應只餵食平時的七分量為宜,以減輕生病時腸胃的負擔。寶寶手腳冰冷的情況下,不宜溫水泡澡,應多添一件衣服與補充溫水,以達到體溫中樞設定的溫度,才不至於發抖不舒服。待手腳暖和後,才可泡澡與喝涼冷的飲料。



劍上干戈止 凌步虛靜生
仙道為一拋 世風蜀道行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04 11:1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07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