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14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t0306894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頭銜:
版主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日 韓][轉貼] 玩家經驗‧湯西川
西元1185年,平家家族在風雨飄搖中,硬是把年僅15個月大的言仁親王扶上王位,讓其成為第81代的「安德天皇」﹔4個月後,後白河天皇之子立即發難,伊豆的源賴朝、木曾的源義仲等源氏家族也相繼響應,就這樣把平家打成落人、四處逃散。一部份的平家落人,就這樣沿著江戶進入日光山區,再沿著溪流慢慢走進「湯西川」,在這裡建立起他們的「秘境」,一個不再有爭戰、不再有殺戮的桃花源。

2004年3月某日下午,我走進這座桃花源。在來到這邊之前,我完全不了解日本歷史、完全不懂什麼叫做平家落人。

Hananoyu彩乃湯花和華飯店人員拿出一張印有「平家大祭」的海報,簡單解說了每年6月5日到7日這邊都會舉辦平家大祭。祭典的意義是什麼?祭典流傳了多久?平家又是什麼樣的家族?在行程催促與語言溝通障礙下,我沒有機會進一步詢問,只是忘不了海報中那戴著傳統斗笠、穿著顏色各不相同輕紗的一整列祭典女子。

好看的不只是那個衣服與裝扮,雖然照片並不清楚,卻讓人強烈感受一股帶著些許憂傷與高貴的氣質。

傍晚之前,抽了個空,我從飯店走出來,沿著公路慢慢往上走,映入眼簾的招牌與指標全部都打著「平家」兩個字,或許是「平家最中」、或許是「平家之宿」,也或許是「平家之里」,也或許是「平家狩人村」。

我邊走邊看日文簡介,用有限的漢字拼湊可能的歷史軌跡,努力看了久,我還是只能看懂「秘境」、「落人」、「湯西川」、「源氏」、「八百年」。

3月的湯西川,天氣還是很冷,主要的路面之外,還是滿片滿片的厚厚白雪。我就這麼縮著脖子,走著,走著,走著,從大路轉進小路,卻突然看見漂亮的溪流,還有5間茅草屋。

那真是可愛的茅草屋啊!5間屋子,大概都是2層樓高,木造的結構,上頭厚厚舖著深咖啡色的茅草,那茅草很厚,卻整齊得猶如用剪頭髮的那種推髮器整過一般,像極了努力重視髮型的男人頭,頭上還頂著些許白雪。

屋子旁邊,湯西川溪水在兩岸的白雪之間緩緩流著,橫跨溪上的紅色鐵橋也在傍晚中努力散發最後的鮮豔,橋頭還緩緩冒著白煙,那是某家溫泉民宿的露天湯泉。

我就這麼坐著、看著,直到天色漸黑,直到冷得受不了。

這天晚上,我在飯店吃著湯西川特有的料理,有生鹿肉、有奇特的木炭爐火烤香魚、烘清酒,以及美味檸檬蜂巢蜜。他們的魚,就這樣插在竹子上,不用網子,直接插在火爐旁的沙子裡慢慢烤﹔他們的清酒,就這樣倒在竹桶裡,一樣插在沒有依靠的沙子裡,藉著木炭溫氣慢慢加溫。
晚上的湯西川,在飯店的燈火照景下,依舊伴著白雪、流水、溫泉蒸氣與枯木,淡淡散出一種蕭瑟美。

第二天我起了大早,抽了時間再往山裡去,迎面走來許多日本小學生,他們正打算去上課。一個年紀稍大的小男孩,很盡責的帶著隊,突然就點頭用很飽滿的精神衝我喊了一聲「喔嗨呦!」

我還是慢慢的走,走到橋邊,看那5間茅草房子依舊動人﹔卻沒想到,只要再往上走一點點,在一個需要收費進入的「平家之里」中,居然有著平家塚、還有著9間依照原始房屋重建而成的更漂亮茅草屋。茅草屋裡,靜靜陳設了當年平家落人的家庭器具與風貌。積雪很深,9間屋子的底部就這樣埋在白雪之中,平家塚也只見招牌、看不見塚。

我在平家塚的解說牌前,努力想要看懂它到底寫些什麼,生氣的是,明明許多漢字都認得,但就是看不懂,最終,我只看懂了最後的兩個字「合掌」。

我乖乖合起了掌,在一整片的茅草屋中,靜靜回想著這800多年前的平家落人。我依然不懂那歷史,卻這麼猜測:他們或許曾經是皇室貴族、他們或許曾經富貴、也曾風霜,最終,他們只選擇在這湯西川,恬淡的蓋起茅草屋,或許,他們會去打獵抓鹿吃鹿肉,或許,他們會去溪裡泡泡湯,或許,他們種起了稻米、養起了小雞,在那逃難的艱辛與報復的仇恨中,或許最終,終究化成恬淡生活的喜悅。

他們終究不願忘記的,是每年6月5日到7日,這應該要有的大祭,也因此,他們在恬淡與農村生活中,將自己打扮華麗、讓自己回憶過去,但卻依然掩不住那淡淡的哀傷,以及曾經有過的氣質。

事情究竟怎麼樣,我完全不清楚,只是我這麼猜、這麼想。

飯店的社長說,湯西川冬天的白雪很美、5月的櫻花也美,但最美的,卻是秋天的楓紅。

我後來看了照片,那樣的楓紅真的很美,配上當地特有的露天美人湯溫泉,還有別緻精美的懷石料理之後又更美﹔但終究,我記得的,還是那種自己幻想中的落人淒美。



介紹大家一個透過facebook來玩的網頁遊戲 : 海盜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2-25 16:1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39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